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谈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调整一、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建立城乡融合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之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一直是由城乡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组成。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已呈现出不断交流和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下称新农保),使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当前二元社会保障模式决定了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城市社会保障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构筑一个阶梯,打造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连接和相互转化的平台,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过渡,最终实现在全国建立以社会公正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三元”分立的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遇到了一定困难。本文作者认为,必须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基础整合,建立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蔡跃进 《中国劳动》2004,(11):68-69
近年我国对农民养老实行社会保障已进入试验和探索阶段。江苏省苏州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一个体系、两种办法”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种植、养殖业等)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对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农民,逐步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一、苏州市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做法(一)实行农村劳动力分类参保,尽可能扩大覆盖面。苏州市根据本地城乡…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虽然以“农民工”身份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近1亿,我国农村仍然还有1.5亿农业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万人,农村就业比重目前仍高达65%。农民,特别是新成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将会持续下去。一段时间以来,虽然一些  相似文献   

6.
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应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化为重点,尽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年老后基本生活需要,通过“跳跃式”的方式加快政策制定步伐,应对…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改变目前城乡社会的两极分化局面,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权利和保障待遇的不平等状况,实现城乡居民人人都有社会保障,并逐步缩小差别,增进公平。近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农村低保和新农合制度,农村养老保障成为农村社会保障的短板,同时,由于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统筹城乡养老保障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和探索的问题。目前,城镇已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的重点无疑要放在解决涉农群体养老保障的缺失上,即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解决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最终整合城乡养老保障,实现城乡一体化。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养老保障问题复杂,有必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鉴此,本期向读者推荐《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分析》一文,这是一篇关于江苏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的实证研究,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章剑谷 《中国劳动》2004,(10):25-26
自1992年民政部在全国推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率先进行试点,开始形成了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轫和雏型.但是,在这一制度的施行过程中突显出法则无、参与少、持续难、组织弱等问题.行至今日,当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和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得以基本普及和关注之时,与城乡统筹、形成广覆盖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所缺失之处便是需要研究长期在一产中劳作的一般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保障格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实践表明:完全个人积累式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必须要研究一种新的适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要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结合长春市实际,对长春市实行农村养老保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常亮  邵扣 《劳动世界》2017,(13):48-49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乡之间人员流动频繁,农民到城里打工、学习、生活,城市居民到农村居住、务工、养老屡见不鲜.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城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城、乡居民身份,正在被打破,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规定,各地相继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打工农民心中的又一"纠结"被彻底破除.  相似文献   

11.
一、劳动管理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涨,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城乡劳动力流动频繁,城乡劳动力分割使用格局被打破。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开放竞争的劳动力大市场已经凸现。对此,劳动部门必须彻底转变职能,改变只管城市不管农村,只管企业职工不管乡下农民的传统做法,把劳动管理对象从城市企业职工延伸到农村,实施全方位统筹管理和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走近农民工     
李静   《劳动者》2005,(11):34-39
据统计,我国目前外出打工农民已达1,026亿人,其数量已超过城镇劳动力。他们为农村收入的增加和城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亿多农民工,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农业、农村、农民之外的“第四农”。所谓农民工,就是长期生活在城镇、长期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以此来获得主要收入,但户口在农村、户籍身份是农民的劳动者。说白了他们就是具有农民身份的工人,他们干了工人的活,但没有得到工人的身份。许多农民在城市工作数十载,但身份仍然是农民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保证,就是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建立个人社会保障专用账户——个人发展账户,尽快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抓紧建立城乡统一大病统筹的保险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不断增加,他们的心理、安全、教育等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要从根本上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找原因,即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在农村得不到改善.因此,通过带动农村地区农业的产业化、工业的集群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要重建乡村文化,使农民重获归属感.以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来促使农民主动选择留在农村,是减少留守儿童数量的根本和可持续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载体。个体私营企业能否履行好社会保险责任,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员工的生活、社会的和谐稳定。个体私营企业参保现状不容乐观以川东北某县为例。2012年末,该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万余人,其中参保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239户、职工5600人,个体参保人员约3.4万人,主要为已征地农转非人员以及少部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而同期在该县工商登记注册的私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国家城乡统筹农村老年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老年社会保障是作为社会运行的稳定机制而发生作用的,是为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动中一些具体、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家庭保障的弱化、收入的两极分化等而提出的对策性措施.虽然各工业化国家建立农村老年保障制度的时间、方式和内容等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大都坚持的是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的理念,并形成了趋同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结构.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之中,农村家庭的传统养老功能正在弱化,以土地为基础的生活保障制度也越来越不可靠,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化的农村老年经济安全体系.因此,研究工业化国家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结构及其经验教训,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已逐步趋于完善,但究其初衷,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农村、农民的社会而言,推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意义是在于为农村老人创造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所以真正的农村"养老保险"不仅仅涉及到制度与金钱物质补偿,还应该着重于老人真正的内心与真实生活现状的保障与提高.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提高人民幸福感的社会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真正落实完善"养老保险"、为农村老人生活幸福保驾护航的角度,通过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的实地调查,揭示部分农村老人生活面临的窘境现象,并提出关于改善这些问题的相关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注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容回避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长春市老年群体基本状况的调查数据,考察了长春市老年群体的养老意愿、养老现状与养老担忧.研究发现:不同户籍状况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差异明显,城市老年群体所期望的养老方式倾向于社会化,生活中选择机构养老模式居多,最担忧晚年生活无人照料;农村老年群体期望的养老方式和实际生活中的养老方式都偏向家庭养老,最担忧的问题是生活费的来源.因此,针对城镇老年群体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医疗照护保险,针对农村老年群体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耿一铭 《劳动世界》2009,(11):27-30
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只能通过能力越来越有限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来实现,往往一次风险就可以把农民一辈子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全部赔进去。通过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就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农村贫困,增加农民福利,缓和家庭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特别是随着老龄化、城镇化、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革,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受到严重威胁,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加强社会管理和控制,维护农民权益和相关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体现社会人文关怀,建立社会安全网。建立和推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势在必行,要让社会保障真正成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市化道路,客观上要求减少农民,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农民向城镇转移要具有在城镇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和就业收入能满足其在城镇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两个基本条件,制约和阻碍农民向城镇转移存在农村和城镇两方面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对土地的收益和补偿机制以及农民进入城镇后的保障机制等新机制,对于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