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可证伪性"分界标准看证伪和"证实"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是否完全否认了经验“证实”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具有把“经验证伪”原则推向极端的片面性,理论界对此问题基本上作出的是肯定的结论。本文仅通过对“可证伪性”分界标准的分析,认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虽然突出的是批判和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但与此同时,波普尔通过“可证伪度”、“确认”、“确认度”等概念对“可证伪性”分界标准的进一步说明,使他的科学方法论也十分重视科学理论的稳定性,从而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把否定和肯定、证伪和“证实”统一起来,避免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过程中建立起了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科学哲学系统。证伪主义的基本概念是可证伪性 ,波普尔抓住了可证伪性概念 ,把它用作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判据 ,并通过可证伪性概念解决了分界问题而导致了归纳问题的解决 ,从而引起了以证伪性为实质的方法论 ,进而借助于四段图式把可证伪性概念带到科学哲学的几乎一切方面 ,并将科学的观点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  相似文献   

3.
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是一位历史主义学派的著名哲学家,波普尔的学生。他原属批判理性主义学派,后来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创立了一种新的、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理论。他自称其哲学是波普尔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将自己的学说称为“精致的证伪主义”而将波普尔的学说称为“朴素的证伪主义”。同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理论评价观相比,拉卡托斯的  相似文献   

4.
“精致的证伪主义”──拉卡托斯科学哲学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姆雷·拉卡托斯创立了一种新的、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理论。他自称其为“精致的证伪主义”,而将波普尔的学说称为“朴素的证伪主义”。相比之下.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具有更加明显的辩证性、整体性、多元性、过程性和客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以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所形成的科学方法论,不断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改变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思维,尤其对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使这一时期经济理论的构成和研究方法深深地打上了科学哲学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正>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曾围绕着科学发展是按照什么样的模式进行的问题展开过激烈争论。以库恩等人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在力图克服波普尔证伪主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科学理论本质上都是猜测的,最终要被证伪,也就是说,科学理论的进步是一个不断被猜测和不断证伪的  相似文献   

7.
情境分析:经济学假说检验的可能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布劳格的<经济学方法论>一书所引发的关于证伪主义方法论论争大致可以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捍卫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的一方即"不悔悟的证伪主义者",代表人物有布劳格、哈奇森等;反对方主要以考德威尔、汉兹、博兰等为代表.本文针对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展开分析,对经济学方法论证伪主义争论图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批判性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得出情境分析可以作为经济学假说检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实质在于否定性波普尔(K.Popper)的《研究的逻辑》一书致力于探讨两个问题——归纳法问题和分界问题——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把它们称作认识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他的否证方法的形成与他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有着密切联系。波普尔的科学方法有三根支柱,它们一起构成了有相当牢固度的基础。它们是:(1)反对归纳主义;(2)反对可证实性原则;(3)试错法。归纳主义认为,科学从“纯观察”开始,通过归纳法把观察材料归纳成普遍性陈述。《研究的逻辑》的主旨之一就是反对这个观点。波普尔所持的理由之一是:观察不能成为理论的“素材”,相反,观察要靠理论来指导。观察怎样进行,选择哪些观察对象,观察和实  相似文献   

9.
<正>重新检讨波普尔证伪主义,缘于科学哲学界对该理论的已有批评存在着严重缺陷。 波普尔认为:“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历来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而研究知识增长的最好途径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依此设定,证伪主义本应关注科学认识的实际活动,即应与科学史分析相融汇。然而,从总的研究趋向看,波普尔证伪主义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从一个先在的逻辑前提出发而建筑的,即证伪主义是一种逻辑构造物。证伪主义的核心在于以证伪原则做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在讨论可能出现的对该标准的种种反驳意见时,波普尔解释道“我的建议是以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的不对称为根据的,这个不对称来自全称陈述的逻辑形式。”所以“证伪法不以任何归纳推理为其前提,而只是以正确性没有争议的演绎逻辑的重言式变形为其前提。①(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书)  相似文献   

10.
证伪主义对科学的和非科学的经济学命题提出了根本性的分界标准,从而是经济学认识论上的一次革命。但是将证伪主义应用于经济学认识论时,存在着证伪与证实,抽象与具体,目标与手段, 规范与实证方面的难题。就经济学方法论而言,科学研究纲领和范式革命有助于解决证伪主义的很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是层次性和时效性不足。证伪主义、科学研究纲领和历史主义的范式说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以互补,支撑经济学的认识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孙绍振的文艺美学思想与康德的批判美学、黑格尔的美学理念、正反合三位一体模式,有可比性的对应关系.孙氏新美学原则的当代性反思判断,主要对"美是生活"论、"生活决定"论与"政治一元"论等三大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质疑与反拨;其学理则进一步对机械反映论、二元对立论与非审美论等三大形而 上悖论作出批判与超越;然后又以二律背反、正反合三位一体模式与波普尔的证伪与证实相结合方式等方法论模式,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波普尔看来,历史决定论者们的整体主义方法论是典型的非科学的,将此方法论应用于政治领域常常导致非常可怕的后果。波普尔在对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改造工程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提出了一种与之相对的渐进式的改造方式,并进一步阐明了他对何为真正的科学方法的独创性见地。  相似文献   

13.
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以其精致证伪主义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享誉当代科学哲学界。而他关于划界标准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论述,却较少为人重视。笔者以为,这是一个缺憾。就像波普的证伪主义有其反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4.
证伪主义不可能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兼与陈英同志商榷陈聚祉《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发表了陈英同志题为《从证实到证伪: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反思》的论文。该文探讨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认为波普的证伪主义给危机、混战和困惑中的西方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有关西方科学哲学的论文、述著不断被介绍进来。其中,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证伪主义。应该说,对于探讨经验自然科学中的逻辑方法论问题,证伪主义的某些观点,不仅具有合理的因素,而且就其所涉及的问题本身而言,也有着一定的深度。但是,从总体上看,证伪主义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有些方面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对证伪主义作出深刻而恰当的分析和评论,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本文不准备涉及证伪主义的很多观点,而仅想针对证伪主义真理观中的某些错误内容——把认识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证实和证伪、批判与继承绝对地对立起来;只承认否定,不承认肯定;只承认证伪,不承认证实;只讲批判,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20,(3)
制度主义理论是波普尔社会科学哲学中的重要内容,缘起于波普尔反对心理主义的现实需要,制度主义理论涉及波普尔的反心理主义、社会进步理论、"零星社会工程学"等内容,标志着波普尔本人由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向整体主义理论的悄然转变,也标志着方法论个体主义由强方法论个体主义向弱方法论个体主义的过渡,同时自制度主义理论提出和发展后,波普尔学派的其他成员就沿着方法论个体主义和制度主义两条路径并行发展,从而使得波普尔的制度主义理论在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证实与证伪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在现代科学革命的影响下产生的,他力图对现代科学革命进行哲学概括,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哲学观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只是假说,只能证伪不能证实。这个观点现已被我国某些理论工作者所接受。这就给我国的哲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波普尔的这个观点符合科学史的实际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证实与证伪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文兵 《学术探索》2003,2(6):13-15
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 ,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其批评的立足点就是认为历史不可预测。本文认为 ,波普尔实际上未能正确理解历史中的必然与偶然、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的能动选择性之间的关系。他对“历史决定论”的批评 ,是与他的证伪主义原则的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角度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加之梳理。认为波普尔作为逻辑基础主义者,将科学哲学思想方法向社会科学哲学作了推广。这种证伪主义的方法论与其知识观和政治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方法论个体主义的讨论中,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心理主义。波普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波普尔、沃特金斯、阿加西等都讨论了方法论个体主义与心理主义的关系。波普尔始终坚持批判心理主义,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社会理论的自主性以及社会科学解释的合理性;沃特金斯在其早期认为心理主义有助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彻底解释,但在其后期提倡的中层解释方法中,心理主义却几乎没有立足之地。阿加西原则上对心理主义持反对态度,他主要是通过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制度主义的个体主义理论。本文通过论述三位波普尔学派代表人物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以求更好地理解他们关于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主要思想和侧重点,并为更加准确地评判方法论个体主义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