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89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出乎意外的“盲流冲击波”。之后,对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目标模式,又引起了新的争议。有的同志认为中国的“城市化目标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刻”,“曾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道路和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转移模式,由于规模效益差而无法承受商品经济的大风浪,这次由于紧缩,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涌向城市,就证明了这一点”。结论是“原有城市拓展空间和建设新城,这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复合转移”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单方面强调“离土不离乡”或者“离土又离乡”是片面的。虽然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阶段,并且也是两个可以并存、互补的形式和途径。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量的持续增加,选择包含了更大的劳动力就业空间的“复合转移”模式更为合理。就目前而言,“复合转移”以“离土不离乡”为主体特征,而现代意义的“人口城镇化”,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外部转移”在我国还没有呈现出清晰的宏观形态。  相似文献   

3.
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现状的城镇化道路是当前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没有走一般意义上“离土又离乡”的城镇化之路,而是借助文化旅游业的特色发展,“离土不离乡”地带动全县超过50亿元的大产业。村民们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完成“不离本土的城镇化”,这给中国探索新的城镇化之路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经历了由离土不离乡—东南流—回流的转变,产业布局体现为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东部产业集聚—产业内迁的演变;受此影响,我国城镇化道路也形成了由20世纪80年代小城镇发展模式—90年代集中型城镇化模式—21世纪以来城市体系分散化的趋势。当前产业内迁与劳动力回流趋势促使城镇化重心偏向落后农村区域,因此,城镇化发展重点要由大城市到乡村振兴转变,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要由集中的城市区域向分散的农村地区延伸,这将成为改善城镇化结构与区域趋同发展的契机与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164-168
我国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离土不离乡"的农民是"人的城镇化"的主体。这些新市民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和融贯性的功能。但由于现有政策、学校资源、政府责任等方面的原因,其平等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为此,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予以完善:政府提供资源大致均等的"就近入学"学校;加大财政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借鉴教育券理论来确实履行法定义务;与此同时,应将既有的成功经验法制化来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王潇  焦爱英 《兰州学刊》2014,(11):71-80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村改社区"建设成为改善农村人民生活质量和推动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文章以天津"村改社区"试点乡镇的搬迁村民为调研对象,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村民的内心感受为研究主题,探讨了村民搬入新社区后的居住满意度、社会保障的改善与主观幸福感、社区认同、社区参与间的关系,通过对700名参与"村改社区"搬迁的村民的调研,运用结构方程等统计分析方法,发现这些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和社会保障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社区认同、社区参与存在的显著的正向因果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村改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安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也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江汉论坛》1992年第2期刊载了阳小华同志的文章《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道路和阶段性》(以下简称“阳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阳文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在于“必须首先向农村工业转化,然后以农村工业的发展带动现存的二元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在此特殊性的基础上界定了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既经历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劳动力自由流动三个阶段。阳文以上观点若独立来看,基本是正确的,但综合阳文全文看,至少有四处没有表述清楚或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丁海涛 《学术探索》2015,(4):139-143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大量农民“离土离乡”在城市安家落户,成为城市“新市民”。面对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环境,部分人暴露出安全感下降、身份认同困难、信心不足、心理失衡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因此,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有利于转变“新市民”的传统观念、提升综合素质、激发精神动力,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助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蒋小勇 《学术论坛》2001,(Z1):52-55
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认识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阶段性鲜明.从改革开放到80年代末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主要是"离土不离乡",即首先是在本地寻找非农就业机会.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底全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为123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1978~1991年转移到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占总转移的83.5%.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与乡镇企业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据有关方面统计,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9万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0%,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36%,乡镇企业现有职工1.2亿人。他们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虽然仍属于农民阶级,毕竟同传统的农民不属同一个阶层。作为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它繁荣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以来,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于对农村社区内涵上的不同理解和本地城乡发展的具体实际,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模式具有差异性的路径导向作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在发展路径上具有城镇化的功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阻碍;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多中心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新思路,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河南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情况,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说明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农村的影响。发现新型城镇化在微观层面通过产业带动,促使农民工返乡临近就业,显著地缓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中观层面上通过拉近、扩展、强化邻里关系,增强了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任、互惠和规范作用;宏观层面上通过空间集聚,大大增加了居民的公共领域及其利益交叉,进而增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这是结合社会热点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全新运用,丰富深刻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作用,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乡村社会的重构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帮助政府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完善制度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谷显明 《云梦学刊》2010,31(4):109-112
"乡下人进城"早在城乡差别产生之时就进入了文学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母题之一。新世纪小说中有关乡下人进城书写,展现了进城乡下人在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冲突中陷入身份危机、生存两难、游荡漂泊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境遇,体现出作家对进城乡下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现实关注和人文关怀,隐含着作家对城市化语境下乡土叙事的思考与探寻。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荆门市农民进城买房定居的案例说明,以地市级城市和县级城关镇为关键环节的农民自发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市县模式”应该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可选之路。为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县模式”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一方面需要增强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保障进城买房定居农民的生存发展权;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动摇,为进城买房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和补给线。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实现区域内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青岛市近年来创造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青岛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就要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创新协调发展机制,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体现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融合性、互补性;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引导城镇集约化发展;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改革有实质性突破,扫除农村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铸造城市之魂,探讨符合建设国内著名中心城市、国际知名城市要求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多元化、多层次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防止城市病,而且要让农村居民特别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居民享受城市文明而又不破坏生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在中西部山区,多数是国家级贫困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海南省白沙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做了有益探索。白沙个案表明: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国家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资金,按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造贫困村庄的住房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当地居民既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又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特别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杨金洁 《理论界》2014,(6):154-156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政府或社会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本措施之一,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来保驾护航。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身份平等,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城乡和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成果的公平共享。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都市城市化进程和大型居住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的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导入、外来人口聚集于郊区,导致郊区常住人口短时间内快速膨胀,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对新型城市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镇管社区”正是适应郊区快速城市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三农”与城市化,是事关我国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构想,我们绝对不可能通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的转移,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的转变。农民人口多,农村土地广,这是我们的现实国情。我们只有在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开辟广大农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城乡二元工业化结构体系,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无限转移,并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最终解决二元向一元转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