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安徽省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科技经济、生态环保等方面建立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年安徽省各地市的农业数据,综合运用3个DEA模型对安徽省各地市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进行评价,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对DEA无效地区进行投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整体水平一般,区域差异明显,只有黄山市实现了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环保的协调发展,投影分析发现,农业科技经济投入指标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农业财政支出指标的冗余率相对最低,专利申请量指标产出严重不足,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各区域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不一.但是,其中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是建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此,发展区域经济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区域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区域经济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中,得出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可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如何加强区域农业合作,整合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区域集群良性发展的农业管理体制实现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状况,通过2006-2016年面板数据研究了全国整体资本配置效率以及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发展抑制了实体经济资本有效配置;金融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政府债务规模的增加不利于促进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整体有效,然而三个区域的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按东、中、西部的顺序依次递减,并且影子银行发展、金融市场化和政府债务规模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也按东、中、西部的顺序依次减弱;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4.
区域碳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提高减排效率的重要工具,有效发挥其资金配置功能对促进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和交易市场自身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从资金配置视角分析,由于我国CDM项目定价权缺失、碳金融创新不足以及区域限制导致的市场主体减排成本差异小等原因,我国区域碳交易市场在发挥国际、国内融资潜力和优化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当下加强机制创新、促进区域市场间的合作是我国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依次经历了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审视这一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阶段相应作出了公平优先、效率优先以及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价值目标选择.分析这些价值目标选择,对 于我们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6.
流通效率是反映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具有多元内涵的复合型概念,综合反映了流通业运行的节奏和价值实现的速度。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包含市场、企业、资本、人员等4个层面的10个基础性指标。对我国31个省区市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区域流通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态势,流通效率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流通效率低的区域则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省份。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P模型是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分析方法,该模型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产业的形态和效率。运用该分析方法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属于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这种垄断不仅导致了农村金融产品产生供需矛盾,造成了贷款难的现象,损害了广大农户的利益,同时由于缺乏竞争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都相对偏低,无法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1997~200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在这几年中,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是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提出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多渠道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吸引和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缩小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新型的区域竞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耀 《中州学刊》2005,(3):18-22
区域竞争是与区域发展相伴而生的,有效的竞争激发发展的活力,不当的竞争则会降低发展的效率.中国作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统筹区域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经济重要战略,而统筹区域发展必然要关注区域竞争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我国目前区域竞争的趋势特点并给予理性的评价,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区域竞争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区域之间规范有序地竞争、持续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宏  程雁雷  夏焰 《学术界》2008,(2):176-187
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等多学科所一直关注的学术命题,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跃升为大众化之际有关大学改革的实践命题.从方法论考察,以往的研究大都是把既有的大学和区域经济状态作为给定的静态基础,就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发展"要素"的效应、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程度等视角展开的,缺乏从动态的、系统的相对关系模式及其效率和制度环境上的研究,因此需要在方法论上创新.而以共生理论的视域和范式来观察和研究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大学的生存发展取决于与区域发展共生程度和共生效率.我国的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需要从再造共生单元、创新共生模式、完善共生界面三个环节着力,尤其需要以具有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方案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局面的根本改观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高农业竞争力已不仅仅是过去的在国内争取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平衡发展,而且要争取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分工和地位。这样,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就成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经济命脉也被日本所控制。日据时期的台湾农业,确实得到了发展:米糖为主的农作物产量增长迅速、农业生产由单一体系向多角化发展。日据时期的台湾农业发展虽然有殖民色彩,但相对集约型的农业模式对人多地少的大陆农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村供销和农业保险)之一,它本身所具有的分散风险、补偿损失功能可为农业和农村金融保驾护航,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还不成熟,面临着经营风险、现实需求、技术支持和法律政策等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必须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农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品牌建设浪潮,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有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农业正在发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品牌建设理应走在全国前列。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探求农业品牌发展规律,对山东省乃至全国农业品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立足我国现实国情,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标准化是发展外向型农业必须经历的一道重要关口,农业标准化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外延型、数量扩张的发展路子,使农业走上精细化、内涵型的现代化之路。同时,要发展外向型企业,推行规模化生产,必须要用发展工业的方法发展农业。从长远看,要推动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向外向型农业发展,必须有意识地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财政支农的力度是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相邻地区的总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支出的比例越高,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周边地区的财政支农力度对本地区产生溢出效应,在带动本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间接地带动相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了结块效应。另外,相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本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其相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会起到辐射作用,形成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7.
产业融合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化和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并呈现出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即农业产业融合化。农业产业融合化不仅拓展了农业经营理念,而且改变了农业经济的属性,使农业也具备了与其融合产业的功能和特征。大力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产业融合是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18.
宋教仁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民国政府第一任农林部总长,对发展农业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宋教仁对农业的基础地位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宋教仁主张从加强农业理论方面的研究、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农业生产力、设立金融机关和教育机构、培育科技人才等方面促进农业现代化。研究宋教仁的农业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投融资窘迫局面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刚  郑宇 《河北学刊》2002,22(5):57-60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我国农业经济整体的水平及发展速度仍远远滞后于其他产业,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农业资金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金融休制僵化、投资机制缺失、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直接造成了我国农业资金的不足,减缓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战略,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明确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任务,采取战略措施,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