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说”的演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正中  王立杰 《云梦学刊》2011,32(2):132-134
"再说"最早出现在六朝,作动词短语;宋元时期作短语的用法逐渐增多,明清时期普遍运用。"再说"作动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到清代运用得比较普遍;作为连词,在清代时才出现。短语"再说"可以出现在句末和句首,句末"再说"逐渐演化出动词用法;句首"再说"逐渐演化出连词用法。"再说"的词汇化伴随着语法化,虚化是"再说"由短语演变成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10,31(4):135-137
在古汉语中,表示"吞咽食物、饮料"义,秦汉由"食"和"饭"等词承担。"食"和"饭"兼有名词和动词二种语法功能,先秦至汉魏六朝"食"的动词用法超过了名词,元代以后随着"吃"出现频率的增加,在通俗文献中"食"、"饭"主要用作名词。"吃"和"喫"是两个词,"吃"表"口吃"义,"喫"表"吞咽食物、饮料"义,魏晋出现混用,后归于一字。从晚唐五代起,"吃"在白话文中开始取代"食"和"饭"的这一用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用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是比较特殊且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它一般是被看作表示判断的动词,所以,过去有不少语法论著认为“是”字句就是典型的判断句,它的宾语或补语一定是个名词性的成分。但是,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复杂的,实际语言的复杂性带来了词的复杂性。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是”除了作动词外,还可以作副词、形容词、连词或代词等;“是”的后边既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性成分。本文拟从几个方面谈谈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其具体的用法。 需要说明的是:“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如“于是”、“但是”、“可是”、  相似文献   

4.
"放置"义动词从上古发展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置"是上古至中古时期"放置"义的主导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放"在搭配对象、义域上不断扩大,逐渐取代了"置"成为"放置"义的主导词,沿用至今。现代汉语方言的"放置"义动词比通语中要丰富,既有承传词,又有创新词。各方言中使用的"放置"义动词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5.
孙书杰 《殷都学刊》2011,(4):102-106
《论语》中的"而"绝大多数是连词。作为连词"而",最基本的语法功能是连接两项述语成分。"而"字所连接的前后成分之间具有多种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是由上下文决定的,不是"而"来承担的。  相似文献   

6.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成分 ,它们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复合动词 ,由于它们的构成成分之间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中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 ,语法界称这类动词为离合词。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离合词已经词化 ,所以说补语总是对离合词中的动词性语素变成的词作补充说明 ,由名词性语素变化而来的名词是不能带补语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分现代汉语词类,应以语法功能为根本标准,并注重划分的层级性。首先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根据独立使用的能力以及与其他词组合的能力分为独立词、半独立词和组合词。独立词只有叹词;半独立词只有拟声词;组合词分为体词、谓词、饰词、代词,其中,体词分为名词、数词,谓词分为动词、形容词、状态词,饰词分为区别词、副词,代词分为代体词、代谓词、代饰词。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量词。  相似文献   

8.
马梅玉 《殷都学刊》2011,(4):107-111
上古时期,"千"、"万"常作数词用,二者还可并用作位数词,后发生词汇化,成为一个并列复合词,表"众多,许多"义。唐代时,"千万"虚化为程度副词,稍后就产生了语气副词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的产生是"千万"进一步语法化和主观化的结果。其同素逆序词"万千"经历了类似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多词动词是英语中一种特殊语类,在语法、语义等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在此先对多词动词的定义、分类及其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概述,然后就被动化现象阐明其实质是施动性,运用生成语法相关理论探讨并解释多词动词存在被动语态的条件。最后,从生成语法视角下总结英语中多词动词的被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古代典籍中的"言"字的用法,对先秦经典中的"言"字进行仔细研究,发现它共有五个意义,与传统的研究有较大的不同。它既是一个虚词,又可以是实词。既是动词、名词,又是代词、连词,还可以作为形容词尾,争论较大的是作为代词使用,而它本身是具有代词功用的。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中致使词的三个语法化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动式是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分析型致使结构,致动式中标记致使关系的语法成分,我们称之为致使词或致使标记。普通话中共有六个常见的致使词“使”、“令”、“让”、“叫”、“给”和“要”。这六个致使词处于三个不同的语法化阶段,组成了一个语法化斜坡,其中“使”和“令”处于最高的语法化阶段,已经很少用作使令动词,而专门用作致使词,而且由致使词“令”组成的致使结构倾向固化,能产性降低,经常用在关系化小句中,已经具有词汇化倾向。“让”和“叫”处于语法化的中间阶段,二者做使令动词的频率要远高于致使词,而“给”和“要”使用频率最低,还没有充分语法化。  相似文献   

12.
"还NP呢"的语义特征及语法意义都具有特殊性。"还NP呢"是一种语义丰富并具有特定语用价值的语法形式,能够表达对一定语境中NP所指对象的强烈评价,语气上相应表现为褒扬或贬抑。NP具有异感性和主观性,"还NP呢"具有表义不平衡性,这一结构也反映出隐喻与认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是”为一个常用词,从造字法来说,它是一个会意字。经常作动词用,表示判断意义,因此语法上一般称之为判断动词。在逻辑中,它经常作判断中的联项,起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然而是否判断中的“是”都是联项呢?不是的。是否语句中的“是”都作动词呢?也不是。“是”在逻辑判断中有时作联项,有时作量项,有时作谓项中的一部分;在具体语句中,有的作动词用,也有的作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用等,有时与其它词构成固定格式或固定词组,有时与语句中的其它成分不发生结构关系,属于独立语。因此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是”的意义。下面从两个方面分别谈谈“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中国人的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里 ,就有了动词“向”理论的萌芽—语词的“向”理论。语词的“向”包括起词 2、止词 2这些必有的支配成分与象静司词、转词这些可有的说明成分。语词所带的起词以外的名词性成分 ,《马氏文通》还曾尝试以“宾次”这一术语统概之。这种做法体现了马氏的一种句法思想—语词前后的名词性成分 ,除了可做主次的起词外 ,其他皆处“宾次”  相似文献   

15.
说"诸"     
尹世英 《河北学刊》2007,27(2):214-218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后面的“诸”通常被解释为“之于”的合音词,我们通过对先秦典籍中“诸”的使用以及语言学典籍对“诸”的解释的调查,结合现代语言学合音词、韵律句法、语法和词汇的关系等语言理论,对动词后“诸”是“之于”的合音词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古代汉语中“诸”的词汇意义很虚,作为虚词,它的主要语法功能是联结动词和它后面的连带成分,使前后两部分密合成一个整体,使动词的动作有所归属;在现代汉语中,随着汉语和汉字的发展,动词后的“诸”演变成一个意义更虚的词,它和“之”的最大差别是文言色彩更浓一些,使句子在能够完整表意之外,在节律上更趋向完美和流畅。  相似文献   

16.
在此对"是"与"连……都/也"作焦点标记时出现的句法位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同作焦点标记时句法位置大致类似,但也有不同表现,并在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下解释了两者不能出现的位置的原因。相同语法功能的词或词组句法表现会受语义内容制约而出现差异,"句法自足"不代表生成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自始至终都没有忽略对语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言文字学,一般是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人们对语言所做的研究.它有3个传统,即古印度传统、古希腊传统和古代中国传统;语言学的3个传统是与人类文明的3个发祥地结合在一起的.从对后代的影响来看,前两者对世界语言学影响较大.一、古代印度语言学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印度就有了一种用古代梵文写成的《吠陀》(Veda),这是婆罗门教最古的经典文献.为了传播和阅读这种经典,古印度学者用经验法对古梵文的语法进行了相当精细的分析、描述,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伟大的语言学家巴尼尼(Panini)著名的《梵语语法》(Astadhyayi,又称《八书》)中.这部诗歌体的著作对梵语语法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把《吠陀》的语法现象总结为3996条简炼的语法规则.在这部书里,把词分为4类:静词、动词、介词和小品词.表示实体意义的词叫静词,表示动作意义的词叫动词,介词的功能是限制静词和动词的意义,小品词包括比较小品词、连接小品词以及只用于诗歌中做形式成分而没有实际意义的小品词,代词和副词不算独立的词类,分别归入静词和动词中.在构词法方面,认为词由词根构成,认为一切有实际意义的词根都是由动词词根变来的;又把词分为词干和词尾两部分,词干是不变部分,词尾是变化部分;每个词在句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心理动词中普遍存在着通感隐喻,通感隐喻可以作为一种构词的方式和理据。通过对心理动词的考察,我们发现各类感官词构成的心理动词数量不等,在数量上未完全体现通感层级分布的规律,这主要体现在嗅觉类感官词上。像其他隐喻一样,"通感式隐喻"也是语言中新词产生、词义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填补了许多词项空缺,扩大了词语的语义范围。  相似文献   

19.
借鉴配价语法中动词配价的相关理论,以三价动作动词的语义配价为基础,以简单句作为考察范围,对汉俄三价动作动词的句法配价进行了对比分析。三价动作动词包含施事和受事两个语义成分,同时,按照另外一个语义成分的语义性质的不同,三价动作动词又可分为五个小类,即给予类动词、取得类动词、言说类动词、称名类动词和放置类动词。  相似文献   

20.
根据Fillmore的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动词意义和构式意义都有语境因素的参与。Goldberg认为构式意义相对于动词意义有一定强制作用。本文支持另一种看法,认为动词意义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语境因素,构式突显了包括语境因素在内的动词意义的某些方面,形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因此,论元结构的产生跟语境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