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界》2004,(1)
立足于人学价值论立场理解合理性精神  崔月琴在《社会科学战线》2 0 0 3年第 4期撰文《合理性 :理性精神的当代意蕴》指出 ,从韦伯对现代社会合理性的分析 ,到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思想的确立 ,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转换 ,为全面理解和科学地认识合理性的内在思想蕴涵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是立足于人学价值论立场来理解合理性精神的。从这一立场出发 ,我们认为合理性既不是传统理性哲学所推崇的与经验相脱离、相对立的绝对的抽象的合理性 ,也不是现代实证主义哲学所崇尚的工具合理性 ,而是从人的双重性出发 ,追求人之为人的…  相似文献   

2.
“同情说”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精华,是认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基础.宗白华的美学“同情说”受到了叔本华的同情伦理学、庄子的齐物哲学、禅宗的妙悟思想的影响,其精神蕴涵十分丰厚,表现为社会同情的伦理精神、物我会通的艺术精神、人我不二的禅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新民主体性思想与马克思人的主体性理论,从生成方式和根本特性两个层面来比较,表现出“心力”扩张与历史生成、“良知良能”与实践的明显差异,此差异深层蕴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成于西方文化土壤的马克思主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崔华前 《江汉论坛》2004,(12):47-49
学界有些人认为,庄子思想从根本上说不具有进步性。其实,庄子思想不仅具有进步性,而且其中蕴涵的“常因自然”的遵道贵和精神、“一而不傥”的人格独立精神、“不言之教”的以身作则精神、“美成在久”的严于律己精神,以及“应时而变”的创新精神、“物无贵贱”的平等精神、追求“心和”的宽容精神、“不以养伤身,不以利累行”的淡泊名利精神等进步思想,对于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必须要对之加以全面分析,采取正确对策。  相似文献   

5.
史锦秀 《河北学刊》2006,26(6):129-131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人文观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本文从文学的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等方面入手,在对“仁”、“礼”、“情”、“德”等思想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中,着重论析了中国古代诗学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炜  柳媛 《人文杂志》2008,2(3):27-33
科学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意识形态化和信仰化的结果──科学主义也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后果,其一是堪称"启蒙悖论"的"科学压倒启蒙",即遮蔽了科学所蕴涵的自由批判精神,而使本来是思想解放活水源头的科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思想独断的渊薮.其二是弱化了"求真"这一科学精神本应具有的重要内涵.其三,限制了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使其中关注人的自由和解放、充满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救赎精神的内容被遮蔽.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循环经济伦理.循环经济伦理蕴涵生态伦理,但相较于生态伦理,循环经济伦理更加凸显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科学精神,以及人与社会关系层面的人文精神;循环经济伦理蕴涵经济伦理,但相较于经济伦理,循环经济伦理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注重规范非物质利益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循环经济伦理蕴涵社会伦理,但相较于社会伦理,循环经济伦理把是否具有生态理念作为衡量个体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同时把环境公正作为其重要理念.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伦理是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生产和生活实践观的发展伦理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及蕴涵其中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的思想走进当代、参与当代社会和思想对话的鲜活的精神资源.探释马克思批判思想的萌芽、生发与衍进,阐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所做的创造性延展,对于我们自觉继承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和弘扬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谷佳媚 《理论界》2009,(4):181-183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传统解释大都停留在事实认识层面和经验形态上,缺乏深层次的哲学追问和理论深度。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提升人的自然性;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方面的需要,实现人的社会性;能够满足人的精神方面的需要,丰富人的精神性,这些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根基提供了新的解释范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就是开创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学哲学。马克思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学哲学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末期,人们为了摆脱人与人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追求社会真正的公平正义的新时代。马克思在哲学史上从哲学态度和哲学对象、人本论基础、唯物论基础、辩证法基础、社会存在论基础、观察世界的哲学立场、哲学的使命和性质、哲学价值观、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家的人格理性精神十个方面实现了根本的变革。把握马克思这些思想的深刻蕴涵,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现代哲学凸显"以人为本"时代主题的历史根源和思想逻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形成和发展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和精神的思想体系.分析研究、发掘弘扬传统中和思想所蕴涵的积极合理的思想内核,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具有丰富的蕴涵,"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和仁爱万物的伦理准则,和现代生态伦理思想非常契合,特别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实现自然道德和人伦道德的逻辑统一、重精神体验和具体经验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具有丰富的蕴涵,“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和仁爱万物的伦理准则,和现代生态伦理思想非常契合,特别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实现自然道德和人伦道德的逻辑统一、重精神体验和具体经验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是文化的存在 ,文化也凝聚着人的精神。人类的精神在文化的积累与扩张中 ,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解惑、不断地提升。文化精神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定文化体系中作为思想基础 ,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中国文化精神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多年来 ,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研究成果颇丰 ,但由于研究角度或研究方法的差异 ,使人们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有人从人性价值角度表述中国文化精神 ;有人则从致思方式角度进行阐述 ;也有人从伦理角度进行概括。诸多见解虽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大多存在有偏颇 ,不足以全面、深刻地说明…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何需存、怎样存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三个核心论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问题必须厘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存在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式的存在问题两个层面。人的秩序性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根源和依据;解释和维护特定的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普遍性和具体性相统一、阶段性与永恒性相统一和独立性和渗透性相统一则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状态的表现特征,也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钱钟书的文学创作虽然出现于不同的年代 ,但其文本所蕴涵的主题意蕴有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 ,短篇小说《纪念》就存在着与鲁迅小说相似的意蕴 ,表现在对人性弱点和劣根性的暴露、对人类生活方式、精神方式进行现代性阐释 ,尤其表现在描写和解剖传统文化浸润中的中国女性的母性与女儿性胜过妻性而导致中国女性的精神畸形方面。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山水文化与山水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透析我国独特山水审美观入手,详尽阐述了我国山水文化的主要表现内容、特征及其所蕴涵的深邃精神,极大地丰富我国思想文化宝库,对于进一步研究我国山水文化及其思想精神将产生极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是否论证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其立场和观点是否同劳动人民相对立,这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避开的重大学术问题。作者借鉴现代管理哲学的辩证思路,通过对《孟子》文本的系统解读,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西洋化评析和教科书定论,比较深刻地阐释了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命题主张中所蕴涵的真知灼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结合的道路上作出了有益的学术尝试  相似文献   

19.
彭彦华 《东岳论丛》2019,40(2):168-175
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精神是要确立和解决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是一种内向性的自反思维,是一种以精神境界为目标的价值思维,中国文化主张通过内在精神超越的方式克服主体自身的局限,在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归宿。无论是从目的、内容还是方法上看,中国文化都可以说是一种心学或"心文化",心学蕴含着深厚的宗教精神和圆融的超越智慧。"心"蕴涵了所有的生命潜能和宇宙奥秘,"内求于心""反求诸己"式的修行,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内在的生命价值必须通过个体的修行才能得以实现,即强调实践,强调知行合一或本体、工夫与境界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史学遗产中蕴涵的民族传统包括鲜明的史学经世思想,深刻的民族凝聚意识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遗产可以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