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特殊阶层的隐士,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在当时剧烈的社会变革面前,一部分士人以安身保命为己任,逃避现实,隐居不仕,成为隐士;另有更多的隐士则以隐求名,以隐干禄。隐士的两种价值取向又往往互为表里,形成他们的两面人格,并对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造成深刻影响。隐士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后世则渐渐低落,形成对君主的依附。这种地位的变化与前后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林彬 《东南学术》2011,(4):143-149
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范畴,与欧洲国家"知识分子"涵义相近的概念可追溯至"士"。古代知识分子不仅严谨治学,还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及可作表率的人格修养;近现代知识分子在用知识启蒙、积极治学的同时,主张"经世致用"介入政治,用鲜血和生命去改造旧世界;当代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传承传统先进文化、传播新思想和新知识、传导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传授教育知识等方面,发挥着引领风尚、更新理念、创新创造与"传承传导"的独特使命。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同时 ,这一时期也是各民族大融合迅猛发展的时期 ,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已经形成稳定的族体 ,并和周边各民族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和频繁的交往。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广泛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成果 ,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采的文化并渐次向周边地区幅射传播。本文拟着重对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文化的南渐及其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以拥有知识学问为自豪、优越的阶层。春秋战国之际,"士"崛起于社会并逐渐发展起本阶层的价值。经过孔子,这个阶层奠定了以道德、学问为大体的基本品格。同时,学问与技能被二分为大小、高低、贵贱这样两端。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所谓"小道",便是与道德、学问不同的技艺性的事情,"如农圃医卜之属"。一般说来,技艺之事低浅、卑俗,价值有限,因而不值得看重。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礼记·乐记》中的这一著名说法,所表白的无非是重大道轻小术的懦学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初期,知识分子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和中国实际。他们带着"士阶层"的旧有意识去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又以马克思主义来反观自身的绅士意识,在马克思主义与士阶层之间,书写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早期历史。瞿秋白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任侠之风兴起于春秋战国,基于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政治斗争的需要.作为政治权利场中工具性质的任侠者应运而生,是任侠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不仅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反映在汉代及其汉代以降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时代.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通称为“士”的社会属性在先秦秦汉时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春秋战国前之“士”是贵族的一个等级,春秋战国时期是为游士,秦汉时期,尤其是汉初方正式形成一个士大夫阶层。汉初,由于高度集权的中央君主专制体制的确立,士人的社会角色也基本被确定为入则为官、出则为士,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阶层及其社会功能由此基本形成,并历经两千多年而无本质变化。汉初士大夫的社会功能或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积极入世,投身于社会政治,为新兴的汉王朝反思历史,拨乱反正;规划政权,制礼定制;亦官亦师,教化民众等,对汉政权的确立和巩固、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文化学术的繁荣倡盛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是继承和传播文化,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任侠之风兴起于春秋战国,基于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政治斗争的需要,作为政治权利场中工具性质的任侠者应运而生,是任侠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不仅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反映在汉代及其汉代以降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时代。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崩溃,社会生产力发展时期。商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由商人阶层。这个阶层流品复杂,既有冲破“工商食官”束缚,获得自由的“贾人”,也有从贵族、官僚、个体手工业者和庶人转化而来从事买卖活动的人们。这些成分不一的人们,组成了一个松散的没有特定阶级属性,但有自己特殊利益的自由商人阶层。他们的形成,一般都认为是在春秋中后期,他们随着生产的变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以致到了战国中期,经商逐利已成为一种社会风俗和时尚,富商大贾以及他们所拥有的财产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知识阶层的生成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成为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要素,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等领域出现的从业者越来越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结合成为一个阶层--知识阶层.这个阶层的生成是由知识经济和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所决定的,也将对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我国知识阶层的生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是不想做官,而是不能随便做 也许是因为主要研究先秦思想史的缘故,我对余英时先生的名著《士与中国文化》①,历来读得最认真的还是第一篇论文《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从中受到的启发更是终生难忘。余英时先生曾说:春秋战国时期,“这时社会上出现了大批有学问有知识的士人,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关于富民阶层的社会作用,时人有许多肯定的议论,认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内部发生变化的强大动力,在国家的赋役承担、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的社会管理、经济文化、灾荒赈济、公共设施建设、助君"养民"等各项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优是中国古代一个低微卑贱又不可缺少的文化阶层。他们为皇宫弄臣 ,扮演十分重要、复杂的社会角色 ,拥有极端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他们提供娱乐 ,传播思想 ,创造艺术 ,具备无以替代的独特文化功能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普及和交流贡献卓著 ,影响深巨  相似文献   

14.
从秦末到汉初的数十年间 ,是封建社会初期剧烈变化的时期 ,政治上由大乱趋向大治 ,经济由凋敝转向繁荣。历代史学家对汉初社会变化的原因及过程曾进行广泛的探讨 ,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本文试图从士人群体的功能和作用入手 ,对士人与社会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一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诸侯各自为政 ,战乱不已 ,礼崩乐坏 ,社会进入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时期 ,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各阶级、阶层之间开始了新的变革和组合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士从贵族中游离出来 ,逐步变成以知识技能服务于社会的群体。士人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5.
在哈尼族社会中,摩匹是作为一个阶层而存在的,这个阶层就其性质而言是文化的,这是由它所具之社会职能决定的,也是从哈尼族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中形成的。于是,在哈尼族社会化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中,有一个特殊的阶层专门负责文化的保存和代代相传。同时,摩匹作为哈尼族的知识阶层,在哈尼族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中一直发挥着其他力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对哈尼族文化的继承、创造、保护和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特殊阶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祖云  戴洁 《江汉论坛》2006,(1):129-133
论文首先认为,农民工阶层是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即1978年以后出现的中国社会的第三大阶层。农民工阶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农民工阶层最基本的特征是其社会身份、社会地信、社会生产的双重性;农民工阶层是中国社会转型推进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现实角度看,农业经济与非农经济、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差别不会迅速消失,因此,农民工阶层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从长远角度看,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向纵深推进,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农业经济与非农经济、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差别的逐渐消失,随着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整体性推进阶段,农民工作为一个阶层最终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7.
杨小辉 《学术界》2007,50(6):228-232
梳理相关文献,笔者发现既往研究过于偏重士绅政治角色,轻忽了其知识阶层的本质.因此,将传统士绅与现代知识分子联系起来考察,动态的分析知识阶层在近代的这一转型过程,或可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值得研究的问题大致如下知识阶层是如何超越、游离传统"士绅"的乡土性,走向现代意义的都市知识分子的;以及此一过程中,知识阶层生产机制的转换、知识体系的刷新与转化、其所处社会结构位置的变迁、新知识共同体的形成、新身份与集体意识的孕育等.  相似文献   

18.
"蹈义而死"是中国古代士人阶层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传统。它以"视死若轻"为骨,以"遗生行义"为魂,表征士人独立的人格与精神。这一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达到为社会理想、为人格慷慨赴死的高潮。后经两汉教育制度、选官制度、社会氛围等多方面的影响,以及魏晋以后佛教修行、儒家重生、道家隐处等多元文化的浸染,士人蹈死传统发生着由盛而微、由炽烈而和缓、由丰富而单一的变化。然而士人的慕义本色,却在这种嬗变之中依旧昭彰夺目。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的记忆理论去回首中国知识分子话语建设的历程,便是一部令人寒栗的苦难史。从他们创造文字、识辩阴阳开始,便被牢牢地栓在政治权力的马桩上。如春秋战国时期,正是时代呼唤知识精英一展身手之际,我们却只见孟尝君类贵族之聚说客三千等,各自以拼命的姿态去把自己的知识为供主的政权而创造审时度势的话语,惨淡地支撑着地位,而历史注定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身话语建设中的悲剧性。汉朝风烟,亦是知识精英张良等运筹帷幄,但最终是草鞋登位、书卷退隐,行进的话语又成了隐逸的一种解构。至于清代文字狱的先法西斯做法,更将欲行重建知识…  相似文献   

20.
秦汉历史变迁中的知识分子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名词为“士”,其实质含义为服务并从属于特定社会统治阶层、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读书人。他们本身也因此形成为一个社会群体,一个具有某种特征的社会阶层。这个阶层形成以来,就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运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各个领域发挥他们知识的潜能与动能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历史的转折时期,这种功能与作用的表现尤为明显。本文拟通过秦汉之际的历史变迁,探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并求教于对这一问题有兴趣的师友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