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83-188
将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贯彻于票据法,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动态交易安全保护之要求。我国现行票据法中关于"真实交易"和"对价"的规定与《票据法》第13条彰显的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相冲突,有损票据的交易安全,阻碍票据信用的生成,亟待修订。德国是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发祥地,德国的票据法及其实践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最新的主张是:对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不应超出票据法规定的范围。基于此,对于我国未来的票据法修订,应以理论清源的相关结论为指引,在限制票据行为无因性适用范围的同时,删除《票据法》第10条和第21条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孟子关于人性的论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西方哲学》杂志1994年第1期(总第44号)中,发表了艾琳·布卢姆(Irene Bloom)的《孟子关于人性的论辩》一文。论文以《孟子》书中“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为题记,对近年来关于孟子人性学说的讨论作了某些评述,并提出了若干自己的见解。该文表现了西方学者对孟子人性学说的研究状况,兹将论文的某些要点介绍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票据作为一种信用或支付工具,其基本的特征是要经过多次转让,从而在多个当事人之间流通,因而保障票据的流通性就成了票据法首要的目标。但同时又绝对不能忽视票据的安全性,因而票据的流通与安全就成了整个票据法所追求的核心法律价值,票据权利善意取得与票据抗辩正是实现这一价值的重要制度。(一)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指持票人从无票据权利人之手善意而无重大过失地依票据法规定的通常方法取得票据,则自始地取得票据权利①。我国《票据法》第12条规定:“以欺诈、盗窃或者协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  相似文献   

4.
张清华  罗荣华 《天府新论》2006,(Z1):197-198
对票据的恶意抗辩的认定,我国《票据法》应采用"损害认识说",恶意认定的时间点应以持票人取得票据时为准,抗辩事由是否存在应以票据到期日或行使票据权利时为准.并且,在票据恶意抗辩制度中,"明知抗辩事由"不包括非法取得票据的情形;持票人明知债务人对其直接前手的前手存在抗辩事由仍取得票据的,债务人为恶意抗辩;恶意的内容不包括重大过失.  相似文献   

5.
杨蓉 《学术探索》2013,(2):60-63
票据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重要体现,是交易规模突破地域限制的一种新发展。相比中世纪末就创造了票据制度的欧洲,新中国的票据制度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是票据发展的里程碑,这种缺乏历史底蕴的“快车道”立法必然存在一些“瑕疵”。虽然2004年修改了《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但违背了“票据技术性”的第10条并没有废止,这一关于“票据行为诚信”原则的规定与票据制度技术性特征相左,导致了票据法灵魂——“票据外观化”形同虚设,应当在将来的票据法修改中去除。  相似文献   

6.
票据契约行为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票据行为性质的一种学说。该理论认为,票据行为是一种契约行为。由于英美国家将票据视为一种合同,因此,被学者们划到了票据契约行为理论体系中。尽管美国将票据视为一种合同,但是比较而言,美国票据法上的合同理论与大陆法系的票据契约行为理论并不相同,将美国归入契约行为理论体系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7.
论票据抗辩切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 ,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出现 ,又随着商品经济逐渐繁荣而发展。如今票据成了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的信用工具。在普通法律中 ,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和对债务人抗辩权利的保护。而票据法则突出强调对票据交易的安全和流通的保障 ,限制票据债务人的抗辩 ,从某种意义上讲 ,票据法是一部限制票据抗辩的法律。整个票据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限制抗辩的基础上。[1] 因此研究票据抗辩的限制 (理论上迹称票据抗辩切断制度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票据抗辩切断制度的探讨 ,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一、票据抗辩切断制度的概念及学说所谓…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票据关系当事人于一时难以确定票据的某些必要记载事项但又需支出票据的消况,为了方便票据关系当事人,我国《票据法》借鉴了大陆法系及英美法国家票据立法的经验,于《票据法》第86条、条87条有条件地允许票据关系当事人签发、交付空白授权支票,由出票人把本法允许的空白事项授权受款人或者持票人依其事先的合意补记或填写。这种有待持票人或者受救人补记的空白支票涉及出票人、受权补记人、善意的票据受让人等多方的票据法律关系,欠缺交付要件仅在外观上与完全票据无异的空白票据,又引发包括票据抗辩在内的诸…  相似文献   

9.
利益偿还请求权是票据法为调整持票人与债务人利益的第二次平衡而规定的一种特别请求权。它在成立的条件、行使的方法等方面均具有自己的特性。我国票据法对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的规定存有不周全之处,为使这一制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票据法第18条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正教神学不认同“原罪说”,强调人的神性“位格”,具有人性向善的特点;东正教神学认为人性不是静态自然物,而是在上帝恩典中走向与上帝合一的“成圣”过程;东正教神学对人性的认识不是关于人的现实处境的理论学说,而是力图改造和提升人性的实践教化。上述三点都与中国儒家人性论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票据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信用工具,票据的广泛使用,取代了部分货币的职能,因此保证票据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流通性是各国票据立法的宗旨。普通民事法律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和对债务入抗辩权利的保护,而票据法则突出强调对票据交易安全和流通的保障,限制票据债务人的抗辩。从某种意义上讲,票据法是一种限制票据抗辩的法律,整个票据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限制抗辩的基础之上。但允许票据抗辩也是各国票据立法的通则。这是因为票据法作为一种民事法律,不能剥夺债务人的抗辩权利,否则无公正可言。票据债务人享有抗辩权不仅对维护自…  相似文献   

12.
肖琳 《学术探索》2003,(10):48-51
利益偿还请求权是票据法基于衡平观念而规定的一项特别请求权。有诸多问题需要辨正、澄清。文章通过对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的概念、性质、条件等问题的阐释,较为中肯地指出我国票据法第18条规定存在的严重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邱双成 《船山学刊》2009,(4):208-210
人性问题是中国伊斯兰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伊斯兰学者以人性思想的研究为契机,为中国穆斯林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伊斯兰哲学人性思想源于《古兰经》又深受中国传统儒家人性学说的影响;同时,还与中国化的佛教佛性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以王岱舆、刘智等伊斯兰学者的人性学说为例深入探讨伊斯兰哲学人性学说的深层价值对弘扬伊斯兰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权利抗辩是票据债务人主张票据持有人无权利,拒绝其权利行使的抗辩。其不同于物的抗辩、人的抗辩与有效性抗辨,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虽然无权利抗辩是全部票据债务人都能够提出的抗辩,但基于票据的流通性,并出于对票据第三取得人保护的需要,其会根据善意取得制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对人性的探讨就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开始。千百年来,对“人性是什么”的问题,思想家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春秋末年的孔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习得才发生差别,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人性问题,但他没有揭示人性的内容。在荀子之前,系统阐明人性学说的是孟子,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与其他一切存在物不同的条件,此条件是人类独有的,是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及价值自觉能力,在他看来,封建伦理道德发端于人的本性,其目的是为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寻找人性上的根据;可见,孟子剖析人性,主要侧重于社会性方面。荀子所谓人性,则恰与孟子相反,它是指人生而具有的本能,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和要求,荀子的人性理论,也是为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寻找人性依据的,荀子主要从人的自然性上去剖析人性,他得出了“人  相似文献   

16.
期后背书系指背书人在一定的期限后或在票据权利行使受阻后所为之背书。期后背书并不等同于一般债权转让,仍然能够产生票据法上的法律效力,但存在权利移转效力、权利证明效力、权利担保效力和票据抗辩限制等特殊性。我国《票据法》禁止性立法规定与票据关系实践不符;我国《票据法》明令期后之背书人承担票据责任,与期后背书的法律效力产生矛盾,却又不能达到预期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7.
岑庆祺 《东岳论丛》2001,22(2):83-84
伦理学的基础是人性论。在我国历史上 ,孟子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人性论的学说。“孟子道性善。”〔1〕(《滕文公上》)“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1〕(《告子上》)孟子的“性善说” ,主张人性是善的 ,是无有不善的 ,它影响了儒家主流两千多年。导人向善 ,其功甚伟 !但仔细分析其理论 ,又应把他的学说正名为“性有善有不善说”。一他说人体有六官 :口、目、耳、鼻、四肢、心。“口之于味也 ,目之于色也 ,耳之于声也 ,鼻之于臭也 ,四支之于安逸也 ,性也。”〔1〕(《尽心上》)心之官与上面的五官不同 ,“心之官则思…  相似文献   

18.
王力 《船山学刊》2010,(3):16-19
王夫之关于人性为善的思想论证既"明"且"备":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考察了人性何以为善,认为气质之偏之人人性亦可为善,并说明善乃"人之独"。王夫之关于人性为善思想的人文价值在于他颠覆了以往人性学说的独断论思想,并从形而上层面阐释了人性缘何为善的问题,使学界关于人性为善的思想,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9.
《唐律疏议》由十二篇构成,《名例律》居诸篇之首,共六卷,五十七则律文,其内容涵盖了唐律的立法理论和基本司法原则。儒家思想极其深刻地影响了《名例律》关于立法的思想,人性学说是儒家哲学体系架构的逻辑前提,于是唐律立法理论宏观上以儒家人性思想为基本前提,并且在"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中贯彻了儒家的人性思想,儒家坚持人性经教化可以从善弃恶的观点,所以,唐律立法理论关于德礼与刑罚的价值取向是德礼为主,刑罚为辅。  相似文献   

20.
人性与道德关系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多年来 ,我国哲学伦理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与争鸣 ,但仍未得到完满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决定论和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论是不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可以这样表述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是个性、集团性和共性的统一。人性理论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表现为它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前提。人性对道德的特殊意义表现为三个层次与方面 :第一 ,人道主义意义 ;第二 ,道德价值意义 ;第三 ,道德理想意义。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人的本性即他们的需要 (利益 :物质的和精神的 )是道德发生和实践的最初动力 ,不断的人化自己与动物相同的自然本能 ,丰富人的社会性 ,弘扬人的主体性 ,不断使德性超越天性 ,理性指导约束本能 ,社会性超越一己偏私、丰富个性 ,这正是人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理想人性的造就成为道德的最终目的 ,人性论构成各种伦理学说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