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美凤  李艺 《学术论坛》2007,30(12):6-9
人的技术化是人类自我拯救的一缕曙光?还是一个未知的敌托邦?技术悲观主义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持续高涨,对人的技术化持片面的否定态度.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技术本质的一致性,人的技术化可以看作是人与技术在双向互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与技术的融合.人的技术化推动人类的自我进化.人的技术化,尽管伴随着异化的形式,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技术化虽然受到西方人文主义学者的拒斥,但它却是一个客观事实.逻辑上,从广义的技术视野,人类的技术化是人与其创造的技术世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人的技术进化与异化并存.历史地来看,人与技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与技术发展史上的技艺技术、机器技术、信息技术三个阶段相对应,人类也相继经历了匠人、工人、信息人三种不同的技术化形态.  相似文献   

3.
吴大顺 《船山学刊》2008,(3):162-165
“北狄乐”是汉唐时期北方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乐通称。其发展经历了原创、交融、分化等历史变迁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进入北魏音乐机关,成为祭祀、享宴、郊庙音乐的一部分。其歌辞为华语系统,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其歌辞仍为鲜卑语。华化的这部分歌曲通过战争、外交、民间等各种方式流传到南方。在华胡音乐文化交流渗透中。“北狄乐”不断地被汉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鲜卑语系统已完全消融于汉语的音乐文化系统中。“北狄乐”入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华乐,进入华乐系统后。“北狄乐”的性质改变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生活中存在许多忌讳,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日常劳作、人生礼仪、民间节日等方面。这些忌讳,有的影响面极广,遍及日本各地;有的影响力较弱,只限于日本的局部地区。究其成因,有的源自宗教或民间信仰;有的是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还有的与日本人居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日语词语的发音有关。这些忌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心理结构及其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文化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性之镜映射的是文化的影像,人之为人在于文化的先在性。然而人既是文化的剧中人,又是文化的剧作者。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人之文化主体之所以为主体,就在于人之主体存在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孟庆仁 《齐鲁学刊》2008,4(2):58-64
人的发展道路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哲学界都没有阐述过、甚至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人的发展道路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人的发展道路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即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人的发展道路分为宏观道路和微观道路。概括的说,其宏观道路表现为人的形成-异化-复归的过程,人的形成、异化和复归,是人的发展的几个阶段;其微观道路即个人身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辩证发展过程,这是人的发展道路更加深层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四个环节构成的 ,它把争取社会进步同关注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一个同推动经济、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 ;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高形式。它的实现应具备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两大条件 ,是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双向互动关系。性质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不同。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先进文化是初级阶段造就“四有”公民的内在要求 ,而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必然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即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是衡量文化先进性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其进步的价值取向指导人的全面发展,以其先进性规范人们的活动并指导着通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人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社会存在者,从道德视域以及社会褒贬的程度看,可以将之区分为积极利他型、消极利他型、消极利己型和积极利己型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公正为导向的现代社会,在提倡向积极利他型者学习的同时,应使消极利他型与消极利己型两类人的数量增大,并尽可能地限制积极利已者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古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超 《江汉论坛》2001,(11):68-71
古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经历了羁縻时期、土司时期、改土归流以后这三个阶段,各个时期的开发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家族地区的发展。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土家族地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它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与其他民族地区相比,土家族地区在开发方式、开发主体、开发目标等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今天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应当借鉴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论因为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截然分为古今两个不同时段,它们各自具有不同性质。本文从评价坐标、关注目标、文化地位、发展机制以及学科体制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秉性。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厘清文学研究学科的基本状况,把我们可能只是经验层次的印象深化为学理层次的成果。最后,提出古今文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可能为文论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一个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亨廷顿发表的《文明冲突论》和“9·11”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外交行为的文化探索。文化通过影响一国的外交行为进而影响国际关系。日本种种“不可思议”的外交行为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特殊文化”基因呢?日本的岛国环境使之具有了一种“岛国根性”,危机意识异常浓烈,因此“集团主义”成为日本文化的典型特征,外交上便表现为结盟外交和“不负责任”外交。独特的“耻感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但是日本人的“町人根性”和特有的“中间人制度”完美地平衡了“耻感”,这一点从日本顺从地接受美国占领便可见一斑。日本“特殊文化”打造的外变气盾必须有所改变.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延伸和升华,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先天性地带有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简要地说,大庆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与传统文化中的精忠报国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经世致用精神和厚德栽物精神等文化基因血肉相连.认清并激活这些文化基因.不仅对大庆精神民族血统的认定具有重要归属意义,而且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延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朝鲜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朝鲜文化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华古老的汤谷扶桑十日神话,汤谷指朝鲜半岛东南端观日出测日景之地,也是朝鲜一词产生的人文基础。二是颛顼高阳族团文化,颛顼萨满文化、卵生神话与人工改变颅形习俗影响古朝鲜文化。三是殷商文化,殷商先起于东北并影响东北与朝鲜半岛,古辰国是商族海外属地,箕子所以“ 走之朝鲜”正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文化、文化模式、文化类型是学术界争论不体的话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模式分型。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心理差异比较研究称为跨文化心理学,中国不同地理区域、行政区域、城乡区域的文化心理差异比较研究称为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简称中国区域心理学。中国区域心理学视野中可以区分出都市文化心理和村落文化心理差异,也可以区分出东西南北中各类地理文化类型以及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关中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滇黔文化、闽台文化及西藏文化、蒙古草原文化、松辽文化等类型和模式,这些文化类型形成了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化圈,造就了各地居民的不同文化性格。文化类型心理差异研究不仅有利于跨文化心理学学科建设,也有利于揭示区域文化性格差异的心理原因,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六经"与中国古代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是人类文化史上共有的现象 ,但东方与西方却走着不同的道路。中国古代的“文化自觉”早于西方一个时代而发生 ,形成了具有二重性的早熟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文化自觉 ,是通过儒家的“六经”而具体展现出来。孔子删定“六经” ,将三代以来的贵族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 )加以转化并推广到民间 ,建立起以儒家礼乐文明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次自觉。这次文化自觉 ,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伦理类型的基础 ,也为汉代以后中国形成的“经学”提供了基本的文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的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首先从文化产业的传播特性、生产方式、全球扩张三个方面概括了当代文化的趋同性;然后具体分析了当代支持文化多样性的三种力量:国家化的政策保护、本土化的自我意识、个体化的自由选择;最后,从超越民族国家视界、解构极化思维模式、诠释文化传统三个方面,论证了文化多样性的合理蕴涵,强调只有经受了全球化时代的洗礼的多样性才是值得我们向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刑法体系非常发达完善,无论是《吕刑》还是《法经》或《唐律疏议》、《宋刑统》等,都可以说是刑法典。而在汗牛充栋的法典中,却找不到一部民法典或具有民事性质的法典。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民法典,如果有,它是怎么起作用的;如果没有,那调整民事领域内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是什么,其性质如何认定?  相似文献   

20.
华夏姓氏滥觞于远古神话时代,其主要源头是神话中的"始祖赐姓"与"图腾为姓",中国第一古姓"风"就是图腾崇拜的结果.神话时代的"姓"与"氏"是一种血缘与地缘的标志,"同姓不婚"是姓氏的最基本功能.随着炎帝黄帝及其后裔的繁衍壮大,中华姓氏不断衍生,姓氏文化趋于丰富.当今华夏姓氏前100大姓其祖姓都出自神话时代的古姓,神话帝王及其后裔为当今华夏子孙的血缘祖先.<山海经>为我们提供了华夏古姓的史前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