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史学界公认,解放战争初期为我军内线战略防御阶段。但是,内线战略防御方针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吗?不是。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时间最终确定?本文拟对这些问题略加论述。 关于战争初期战略方针的问题。当时党内、军内存在着不同意见。首先起因于南线战场,它是解放战争的主战场,解放战争爆发前夕,这一地区共有三支大军: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和中原军区所属部队。另外,刘伯承、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由于形势需要,也属南线战场序列。其中,中原军区部队早在1946年1月10日“停战令”生效前,已被国民党重兵压迫包围于宣化店地区。 国民党在南线战场投入的兵力,占其一线作战总兵力的一半以上。内战烈火,首先在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非常重视东北根据地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党中央从各地抽调了大批干部和主力部队陆续进驻东北。我们三五九旅就是当时进驻东北的部队之一。进军东北一九三九年秋,我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前线调回延安,驻守在陕甘宁边区,护卫着延安的南大门。同时,为了克服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扫荡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在南泥湾开荒生产,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达到了丰衣足食。一九四四年冬,根据党中央决定,王震旅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的归属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部署是东北解放的根本保证,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并由此展开的战略决战,则极有力地加快了东北解放的进程。东北的解放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东北的解放对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起到了重大的支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北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就时间来说比全国早几个月。“四保临江”和“三下江南”的胜利,标志东北我军由攻势防御转为全面进攻。这里主要介绍一九四七年五月发动的夏季攻势(主要谈四平攻坚战);一九四七年九月开始的秋季攻势;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发起的冬季攻势(最后是四平收复战);之后我军整训,准备战略决战。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战场上活跃着几支回民支(大)队,他们在党中央和中共东北局的领导下,剿匪锄奸,摧毁日伪政权,参加土改,建立东北根据地,配合主力部队消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三年多的时间,在白山黑水之间,松辽平原之上,从凌河之滨到辽东山地,到处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足迹,许多优秀回族儿女的鲜血洒在关东的黑土地上。  相似文献   

6.
在三年之久的东北解放战争中,陈云作为我党我军在东北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历任许多重要职务,在政治、军事、财政经济、职工运动工作等方面功勋卓著,为赢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一、贯彻执行党中央对东北的战略方针,领导开辟北满根据地抗日战争结束后,远在大后方的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谋图抢占东北,企图利用一九四五年八月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取得接收东北的合法地位。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频舞调遣军队到东北,升始了以争夺东北为中心的“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和  相似文献   

7.
黄克诚是我军军政兼优的高级将领。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从我党制定夺取东北的战略方针到进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最后解放东北,黄克诚都起了重要作用,为东北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展开了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艰苦斗争。陈云在领导东北解放的斗争中,把贯彻执行中央战略方针与东北实际相结合,依据"交换"、"比较"、"反复"的原则和求实精神,运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在东北广大农村建立巩固根据地的思想;具体领导了东北根据地的创建;积极探索如何做好接管城市工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领导和管理城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解放战争在东北首先胜利,是有客观必然性的。有利的国际地理位置,东北疆域的辽阔,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先进的工业基础,都为我军的迅速壮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党中央对夺取东北的高度重视,东北局得力领导核心的配备,大批领导骨干和精锐部队的调入,为夺取胜利准备了充分的主观条件;国民党对东北军事投入的不足则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刘少奇为我党争取东北的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抗战后期我党所制定的“向南发展”方针及时改变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把拒阻蒋军进入、我全力独占整个东北的方针及时改变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方针。这“两个改变”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奠定了国共双方大决战中我党取得辉煌胜利的坚实基础,充分表现出刘少奇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东北工业基地在战争中起步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工业体系的确立、管理机制的健全、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同时论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支撑作用、对全国解放的巨大的物质支援以及对全国工业恢复与建设所提供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1945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毛泽东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为了适应东北当时的战争形势,决定将刚刚在沈阳成立不久的中共辽宁省委,分为辽西、辽东两个省委,主动撤离随时可能被国民党占领的沈阳。当时担任辽宁省委书记的陶铸被任命为辽西省委书记。在他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期间,已经亲眼看到了当时东北的紧张局势。由于国民党正派出接收大员从南方和北平进入沈阳和长春,蒋介石又派出大批国民党军队从秦皇岛、山海关向东北进犯,所以刚被我军占领的沈阳很快就弥漫起紧张的战前阴云。国民党军队在进入…  相似文献   

14.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一再要求从残酷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刚刚走出来、正处于由游击兵团向野战兵团过渡阶段的还不熟悉"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东北我军"夺取东北",实现与由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支持进入东北的蒋介石军队"最后一战".这是研究东北解放战争所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令人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甚至是许多经历者和研究者在感到不解之后,只能认为这是毛泽东的一个失误.这到底是毛泽东的失误?还是毛泽东超常的战略思想?一直没有能够为包括战区指挥员在内的当年战争经历者和后来的当年战争研究者所领会.  相似文献   

15.
东北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是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伪、匪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的过程中,随着解放战争,根据地建设和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开展,而逐步建立、巩固和发展起来的。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东北的归属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斗争的焦点。斗争的中心是,抗战胜利后的东北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东北,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国民党“政治土匪”利用日伪时期留下来的民族问题和矛盾,对东北朝鲜族人民加以迫害,使他们流离失所。相反,中国共产党自六大以来一直把东北朝鲜族作为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对他们加以保护,歼灭了在朝鲜族地区胡作非为的“匪帮”,进行土地革命,让朝鲜族人民分得土地,提高了朝鲜族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体现了我党传统的民族平等政策。  相似文献   

17.
四战四平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四战四平是实现我党经略东北战略方针必走的几招“棋”;是东北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加速了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是英雄乐章中可歌可泣的一章;大大提高了四平这座城市的国内外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战略防御计划”是美国1983年提出、1984年付诸实施的一个庞大的军事战备计划。里根政府目前仍执意进一步推行这一计划,但正面临着经费短缺、技术困难以及西方盟国大多持消极态度等一系列问题。一、“战略防御计划”提出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里根于1981年初就任总统以后,为改变70年代以来美国在与苏联争夺中所处的不利地位,重新取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完成的,没有国共合作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战略防御阶段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敌,对于振奋全民族的抗日斗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东苏于九一八事变后,和张君励共同组织国家社会党,宣传国家社会主义,抨击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对日妥协政策,同时也反对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主张建立抗日联合战线。抗日战争时期,他住在日寇占领下的北平,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为抗战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①,国民参政会成立时被推选为参政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曾被日军逮捕,关押了半年多时间,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1944年,他秘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民盟中央常委,后兼任民盟华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成为民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张东苏在政治上比较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