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的灵魂论充满理性之思和德性追求;其“理念”世界蕴涵着他对现实世界的正义、和谐和秩序的伦理追求以及伦理超越;其神服从“理念”世界,以善为内在目的创造现实世界,最高的“善的理念”构成了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是灵魂和神的原因、目的和根据。  相似文献   

2.
对话是谈及柏拉图文论时永远避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柏拉图把它提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灵活地运用于学术讨论。柏拉图文艺对话的成因与柏拉图本人在对话中缺席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浅层,又有深层,并且这种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话”是谈及柏拉图文论时永远避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柏拉图把它提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灵活地运用于学术讨论。柏拉图文艺对话的成因与柏拉图本人在“对话”中缺席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浅层,又有深层,并且这种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伦理观念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传统人类伦理观念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前后两大阶段。传统人类伦理观念以人类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当代生态伦理观念则以生物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二者都存在着虚妄性,都是一种狭隘的生命特权主义伦理观。物种伦理观念是在对传统人类伦理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所达到的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它把整个自然界中的所有存在物都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内,主张建立起人类和各物种之间的全面的种际伦理关系。物种伦理观念是对传统人类伦理观念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的双重超越,是伦理观念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观念的比较"具有普遍的意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西方不同历史事态的发生机缘产生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从历时发展的维度看,中西马克思主义遭遇现代主义,是在历经斗争共振与兼收并蓄、否定碎片与肯定整体、回归超越与多元认同的砥砺过程中生成的不同的文艺观念品格.中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弥合比较显明现代主义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场域下的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观念形似枘凿,实则相通相补.  相似文献   

6.
文章追溯逻辑主义与直观主义的哲学渊源.逻辑主义源于柏拉图:他提出了化数学为逻辑的思想;他的实在论、唯理论和分析方法,成为从逻辑演绎数学的技术性工作的哲学依据.直观主义源于康德:他提出了用时间、空间直观构造数学的思想;他的概念论、先验感性论和综合方法,成为用时间直机构造数学的技术性工作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艺伦理学的发展逻辑和学科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伦理问题与文艺活动是共生的。道德对文艺的苛责 ,文艺对道德的摆脱 ,对文艺与伦理耦合的诉求 ,构成文艺伦理思想的不同取向与发展轨迹。鲍姆加通对美学的创立为文艺伦理学的建构完成了基础准备 ,康德对文艺独立性的体认 ,黑格尔对伦理道德审美化的描述 ,尼采对理性主义文艺伦理思想的反拨 ,是文艺伦理学逻辑发展与学科生成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8.
新刑法对原刑法规定的死缓制度作了修改,进一步体现了限制死刑的积极意义。但是,死缓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不是一种缓刑?本文通过对死缓制度规定在刑法第48条中本身存在的法理逻辑矛盾,重新诠释死缓是一种特殊的缓刑,并提出应将死缓制度规定到刑法“刑罚的具体运用”一节中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世界的本原和逻辑起点问题上,自然哲学家的观点表明,他们实际上走的是从经验到一般的认识路线.而柏拉图则是从一般到事实,通过"理念论",论证了知识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的客观依据,解决了"知识何以可能"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孔孟哲学和柏拉图哲学两种思想体系的现实目标、体系性质、特点、要求、内在矛盾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总结两种思想体系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上的差异,意在寻求中西方文化的中介点。  相似文献   

11.
12.
柏拉图的理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柏拉图的哲学和美学的核心概念———理式论 :1 确定它的本原的初始的意义 ;2 寻求它引申的、在某种哲学体系中实际存在的意义 ;3 说明这种术语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仁是儒家的人学,本质上就是伦理学。贵州各民族在信守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儒家所提倡之仁爱、通和、诚信、守实、和睦、友善、重义轻利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形成了以团结互助为核心的伦理观,提升了民族伦理道德层次,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原则、规范,主要反映在各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格言、谚语、文化典籍、礼仪、禁忌、宗教、族谱、碑文、乡规民约以及日常生活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逻辑体系则带有时代、民族和个人的特点。分析世界古代三大逻辑,既要关注它们的共同点,但更应认识它们的差异性。文章在分析三大逻辑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对民族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柏拉图攻击文艺的神学缘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诗学强烈的道德意味与其坚定无比的神学主张密不可分。柏拉图不仅在一定的宗教背景下展开其诗学批评 ,而且执意让诗和戏剧创作听命于理性神学的伦理规范。正由于此 ,柏拉图对有渎神倾向的诗和戏剧大加挞伐 ,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宗教神圣和对神的中心信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忠君观念是从孝中分离或延伸出来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孝既不能协调君臣关系,也没有包含臣对君的忠.忠君观念产生于春秋时期,其思想渊源就是西周的臣德"敬",其母体则是春秋的公共道德"忠".春秋时期调整、规范君臣关系的道德是"君明臣忠".君明臣忠观念的产生是由于君臣政治关系的明确和社会道德的进步,特别是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化."忠"君之德的产生与宗法制度和孝德无关.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文艺人类学的逻辑起点,其研究的重要价值成为这个逻辑起点的内在依据,为实现个体人内在生命自由解放提供了有效要素。文艺人类学的研究是人类诗意栖居的文化书写,这是整体人类外在生存境况的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18.
元代文艺观念与元代文人的现实境遇有着直接关系。元代文人境遇对元代文人心态的影响,及其对中国古共文艺观念的发展演变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出处行藏的两难选择使得元代文人在追求自由游戏的笔墨抒写之间,流露出一份淡泊、孤寂、落寞的审美心境;“夷夏大防”的传统观念促使元代艺术普遍充盈着对个体性灵的审美诉求,这种主体意识的萌生更积淀了明清时期的启蒙洪流;由宋入元,知识分子地位下沉,元代文人不再以修齐治平为人生大命,文艺活动成为艺术家关注现世人生,实现自由娱适的审美活动,至此,中国艺术逐渐具有了“为自己”、“为现世人生”的近古意蕴。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与伦理相互制约立论,从文化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揭示传统伦理道德及其学说的发生、形成及其在传统文化中扩张和稳定性的根源;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结构,从不同侧面阐述传统伦理道德在整个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整合的特点,揭示伦理道德及其学说在传统文化中扩张的道路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克隆技术发展的超前预想与伦理观念的适当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结合克隆技术的发展实际,谈及克隆技术与伦理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正是人们对克隆技术发展的某种超前预想引起了社会公众在伦理层面上的诸多争议和恐慌,而伦理观念的不适当介入将会影响到克隆技术的健康发展。我们以为,伦理观念对技术的发展应该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而不仅仅是为技术的发展设定“禁区”,伦理框架应该趋于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