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11,(22):24-25
被公认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最早的上海,截至去年年底,注册社工人数仅为1554人。尽管社工专业正获得越来越多认可,从事该职业的人却只有30%左右,远没有达到社会发展对专业社工人才的需要。为老服务、助残、心理服务……在不少居委会和社区中,社工出现的频率不低。目前不少社工的月薪不过2000元,正是这种收入水平,使得不少新增的专业社工不愿意从事社工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需要考量的问题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整合性探讨,包括对不同层次及内容的社工实习教育目标的整合性认识,以及专注于学生专业自我之培养、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的反思性学习实践的内涵、方式与结构。这些探讨有助于形成社工教育界和实务界在社工实习指导实践中的分工与合作,锻造和彰显社工实习的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回答行业内、外离职意愿社工是否为两个相似的群体以及是什么因素导致有些社工想要离开社工行业而另一些社工却只是想换一家机构两个问题,采用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现状调查的子样本开展研究(n=1 528)。结果表明,尽管行业外离职意愿社工在人力资源状况上并不显著优于行业内离职意愿社工,但行业外离职意愿社工比行业内离职意愿社工对当前职业和工作的态度或感受更消极,且家人对其从事社工职业的态度更消极,职业对家庭的影响也更消极。这一结果表明,行业内、外离职意愿社工并非两个相似(同质)的群体;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社工是否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家人对社工从事该职业的态度,以及职业认同对社工的行业内、外离职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政部于2020年部署在全国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入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的关键阶段,本文将其总结为以社工站为基石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阶段。其中“社工站制度”是该制度体系的基石,而社工站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面向城乡社区居民生产、传递和提供普遍可及的基本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配套制度。社工站服务提供制度的核心又是“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制度”。为保障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体系的有效建设和可持续运行,相应的社工站人才队伍制度建设应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是推进社工职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佛山五区128 名社工开展的调查问卷和7名社工的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佛山社工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原因清晰地阐述出来,并提出了增强佛山社工职业认同的对策和措施.期望为进一步提高佛山社工的职业认同感,增强社工队伍的稳定性,大力推进本土社工职业化进程和社会工作事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社会组织的发展与领导注意力密切相关。乡镇社工站作为一种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广受关注的农村基层社会服务组织,正在吸引基层政府的注意力并在各地渐次兴起。本文以雨露机构的社工站建设为案例,从纵向发展历程和横向发展类型两个维度剖析乡镇社工站建设中的领导注意力现象。从纵向发展历程看,对应领导注意力经历个体重视、群体推动和制度建设三个阶段,乡镇社工站亦走过零星出现、逐渐扩散到规范发展三段历程;从横向发展类型看,依据注意力主要来源于上级主管机关民政部门还是上级政府部门的不同,乡镇社工站的领导注意力可分为以块为主的紧密型、以条为主的疏离型以及条块结合的联动型三种类型。研究显示,唯有实现持续的制度性注意力吸引和条块结合的注意力联动,乡镇社工站方可获得持续稳定发展。为此必须内外同时发力,一方面必须提高相关领导对社工站建设的认知,另一方面社工行业务必在乡镇社工站建设事业中做出实效。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2,(4):60-60
前段时间,中央组织部等18部委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希望借此填补我国社工缺口。在国外,社工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一些发达国家甚至称他们为“社会工程师”,但在我国,“社工”还是个相对陌生的职业,需要我们多借鉴国外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李璐琳 《社区》2014,(15):14-14
浙江省安吉县是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生态县城。县域社会工作刚刚起步,一线社工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但社工管理人才和教育研究人才仍很缺乏,新形势下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符合当地需要的本土化社工督导队伍,以使专业社会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宋国恺 《社区》2008,(13):28-29
“社工”是时下从事社区工作的人群中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不少多年做社区工作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正在准备参加今年的社工考试,为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社工师做准备。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呢?  相似文献   

10.
研究指出,社会工作在中国方兴未艾,但面临着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超载等角色问题。功能角色理路与实务角色理路是社工角色研究的理论基石,但也需要一种角色管理方案。社工扮演着事务性、补偿性、增益性三类角色,事务性角色厘清了首要职责,补偿性角色提供了社工发展的实践舞台,增益性角色为社工提供准确的专业角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事业不断壮大,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专业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张、社工机构数量的不断增长,民办社工机构暴露出内部管理滞后等问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临诸多困境。基于国内外民办社工机构人力资源研究成果和分析、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以及由社工机构负责人或人力资源工作负责人填写的《民办社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表》,梳理了长春市十四家民办社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了适合民办社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策略,助力民办社工机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类服务需求、更好地参与创新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对中国社工离职倾向现状的总体描述,并检验“个体—职业/组织—家庭三因素模型”对于解释中国社工离职倾向原因的科学性,采用“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现状调查”的大样本全国调查数据(n=3111)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有19.6%的社工想离开社工行业,这表明中国社工离职(转行)倾向的现状不容乐观。分层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因素、职业/组织因素和家庭因素均可以独立地解释社工在离职倾向得分上的变异,这表明,“个体—职业/组织—家庭三因素模型”确实是一个解释中国社工离职倾向原因的合理框架。这一模型是对西方“个体—组织模型”的扩展,体现了在东方文化中家庭因素对社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对社工机构如何降低社工的离职倾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速度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既有的建设路径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高校学科之间的约束性、人才发展的地域性、社工专业机构发展的资源约束性、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结构软性、社工待遇差、工作自主性差等问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嵌入性"建设需要针对上述困境寻找破解之法。具体而言,应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和层次,建设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社工组织网络建设,充实基层队伍,并提高社工的待遇和工作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调查100名医务社工来探讨该群体的留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95%的医务社工有一定的留职意愿。婚姻状况、工作经验、工作自主性和来自医院体系的社会支持对医务社工的留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角色模糊和职业倦怠对医务社工的留职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工作自主性和来自医院体系的社会支持可显著提高医务社工的留职意愿。研究建议,通过明晰医务社工的角色分工和职责范围、提高医务社工的工作自主性、增强对医务社工的社会支持和减低医务社工的职业倦怠感,来提高医务社工的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工作(以下简称“企业社工”)的概念起源于欧美,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在企业内外从事员工的生产适应、环境协调、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工作,其目的是在员工职业与福利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效率。不过,企业社工不管是在理论普及还是实践推广方面,其在国内的认知度都相对较低。尽管如此,易才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李浩始终认为,坚信推行“中国企业社工培育计划”将开启雇佣关系新模式。
  “企业社工是完善人力资源制度,提升员工幸福度、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作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社工在平衡、优化人力资源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程度将日益突显,企业社工或将成为企业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必要且重要措施之一。”李浩说。  相似文献   

16.
1987年解严后的台湾,社会福利服务的民营化带动社福团体的发展与社工专业人员的投入;1997年社工师法确立了台湾社工专业以证照作为专业化的路径。20年证照专业化的实施固然奠定了社工专业的社会地位,但证照制度造成社工之间的阶层化,瓦解专业内部的团结。更严重的是,社工作为劳工处在政府与机构之间的矛盾,专业证照无法有效改善社工的劳动条件。本文将先梳理福利民营化与专业证照化这两个形塑当前台湾社工样貌的主要动力,指出这两者实则是新自由主义下构成的福利规训体制。具体以薪资回捐的现象说明社工劳动议题的困境,并提出“社工工会”做为台湾社工专业面对民营化福利体制的对策,最后展望“社会工会主义”做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杨荣 《社区》2010,(4):14-14
“大学生社工进社区”,是这一两年社区建设中的热门话题。很多社工专业的大学生可能从一开始进入社工专业就很迷茫,他们中间大多数是因为报考其他专业落榜被调入社工专业,即使是第一志愿报考社工专业的学生,其实对将来究竟要从事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也丝毫没有心理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上海、南京一些大城市相继推出的“大学生社工进社区”,就吸引了很多社工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觉得,能够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由政府主导的工作,应该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培养理工兼备的民族科技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当今中国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为他们是国家经济腾飞的生力军。但我国每年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材却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为适应青海经济建设的需要,青海民院化学系在专业设置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由过去的纯理科专业转向社工兼备,工科课程逐步进入了课堂。那么,面对广大少数瓦族学生,如何提高工科课程的教学质量,使他们成为具备一定工程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青海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近年来的教学与实践,为青海民族经济建设的需求培养大批社工兼备的民族技…  相似文献   

19.
孙秀萍 《社区》2012,(4):61-61
在英国,社工的工作通常需要与一些特殊群体打交道,向儿童、老年人以及心理、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务。英国社工类型很多,除长期职业化的社工,不少社区非营利性组织也会定期雇佣短期社工以及志愿者。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鼓励学生加入社会工作的行列,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徐炯权 《社区》2010,(4):8-10
进入新世纪的10年,是中国社会建设起步的10年。作为社会建设落脚点的社区.在这一阶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大学生走入社区,成为职业社工,是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有人形容进入新世纪以后.大学“社会工作系”的成立“有井喷之势”;在2004年前后,一批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投身到社会建设领域,职业社工作为新兴的社会行业逐渐被认同。在人们欣喜的同时,一些相关的具体问题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