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就是广大农村的城市化过程。由于我国的国情所致,农村城市化面临众多阻力,我国所实施的小城镇实现农村城市化的策略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此,必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城市化之路,而中型城市辐射发展模式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小城镇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心,小城镇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小城镇的建设要遵循与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规划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的原则。小城镇规模与区域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最佳效益。建设现代化的小城镇,不在于高楼大厦林立,而在于突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表明,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趋势,这一趋势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的过程,城市化突出地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演变。对此,联合国在1983年就曾宣告:二十世纪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轰轰烈烈的、举世瞩目的伟大剧目。由于大城市是大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的中心,因而具有较高规模的聚集效益和较强的文化效应,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带动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繁荣中,起着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城市化道路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城市化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呈“分散型”。在走“分散型”道路实现城市化目标的过程中 ,如何处理大、中、小城市的关系 ,仍然是城市化政策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合理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科学建设小城镇 ,构建功能结构互补的合理城市体系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城市化与个人的城市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个是宏观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研究社会的城市化;一个是微观的角度,即个人的角度,研究个人的谈市化。社会的城市化是指一个社会随着工血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特质得到发展,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传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个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要经历一个从权村人到城市人转化的过程,这就是个人的诚市化。就目创我国的城币化来说,合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城乡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化过程存在着城市化网络体系均衡发展问题,城市化网络体系的变动的原因是报酬递增所引起的,城市规模就是根据其边际收益的大小而变化的.建立引力均衡模型,提出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没有恒定性的最优城市规模范围的观点.聚集规模的不同,城市由小到大,其边际收益逐级加大,要素从规模边际收益相对低的聚集点向规模收益相对高的聚集点流动.应建立城市发展从分散的乡村到集中的城市、从封闭的农村和城市到开放的互联的城市网络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城市化道路讨论的最初几年中,重点发展小城镇是主潮流。特别是1984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见《江海学刊》1984年第1期)后,在学术界、城市规划部门以至决策层引起了很大反响,把小城镇论推到顶峰。但是,随着经济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日益成为人们衡量事物的标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并且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城市化运动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速度、规模和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尺度。因此近代以来,各国都非常重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运动发展也很快,小城镇变为城市,中小城市发展为大中城市,大城市则向大都市、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广州市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华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广东的省会,也面临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问题,然而在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倾向,盲目地、片面地扩大建设规模,结果造成了城市…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平等的社会等级,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地限制城乡人口流动所造成的。继续控制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无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两个社会等级问题的解决。应该采用大中小城市(镇)同时协调发展,注重发展城市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使我国一亿多农民工进入城市,以至构建和谐城市面临新的问题.国家农民工政策调整对解决农民工生存与发展问题、对促进城市和谐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传统二元社会结构与计划体制时期形成的政策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其权益保障缺失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契机,实现农民工最基本的待遇,构建覆盖全民的待遇体制,这是目前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最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