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80年代,尤其是最近几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扶摇直上,并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令人注目。本文想就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动向、新矛盾做些粗浅分析。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和新特点 战后日本出现过三次对外直接投资高潮。它们的直接动因大致都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日元升值有关。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72年。这一年度的对外直接投资由1971年度的8.6亿美元跃增为23.4亿美元,几乎增加两倍。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60年代,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增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基础建设、技术更新的加速,日本的对外资本输出和商品销售出现巨幅增长,特别是对外金融扩张在80年代达到顶峰,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债权大国。据统计,1989年底,日本持有的国际资产总额已达1.4万亿美元,国际贷款额5090亿美元,海外资产净额2500亿美元,特别是日本的海外证券投资达到创记录的1133亿美元,再加上对外直接投资675亿美元,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资本输出国。本文仅就日本证券业的发展与管理谈  相似文献   

3.
根据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行业、地域结构的发展变化,可将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第二阶段:70年代的调整过渡时期;第三阶段:80年代以后的全球经营战略时期。本文拟就对日本跨国公司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初步探讨。一、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所谓“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1971年初次发表的宏观经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对50 、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形态所作的理论概括。他说:“所谓(顺)贸易导向型(以区别于美国的逆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其内  相似文献   

4.
9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波动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黎 《日本学刊》2001,(1):90-103
一、投资下降与曲折回升的情况及其特点80年代后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曾迅速发展,1989年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75亿美元(大藏省年度申报额统计,下同)。然而,1990年以来,随着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也转为下降和曲折回升的局面。1992年度,投资下降到谷底,为341亿美元,只相当于1989年度的50.5%。1993年后,投资虽然转为回升,但却是一波三折。第一次回升的顶点是1995年度,为507亿美元,相当于1989年度的75.1%。第二次回升的顶点是1997年度,为540亿美元,相当于1989年度的80.0%。第三次回升的顶点是1999年度,上半年度为465…  相似文献   

5.
日本跨国公司始建于本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后取得了迅速发展.到1987年,其海外直接投资额已从1973年的23亿美元增至323亿美元,成为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日本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是: 1.循序渐进的后发性.日本的跨国公司是根据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需要,紧密地同经济实力相适应,有节制、分阶段地逐渐发展起来的,表现出极强的先国内后国外、以国外补国内,即把经济中心置于国内的循序渐进的后发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采取了一种新形式,即跨国公司。它的迅速发展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产生了资本国际化、劳动国际化的新现象,控制了大约3,000亿至3,500亿美元的流动资产。国际政界、经济界、舆论界对此都十分关注。1972年7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联合国秘书长设置“知名人士小组”调查研究跨国公司问题。尔后,联合国又陆续发表了有关跨国公司的一些数据。美英报刊发表的有关跨国公司的研究论文以及专门著作,一般均援引联合国发表的数据。本文根据1977年版《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政治》一书以及近期的期刊材料,对跨国公司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是,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大举挺进美国市场,对美国经济和国际经济产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本文拟就80年代以来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及特点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济关系稳步发展。特别是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两国在贸易、投资、政府级的经济合作领域发展迅速。据日本大藏省统计,1990年度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申报项目165件、3.49亿美元;1991年度为246件、5.79亿美元。与上一年度相比,件数增加49.1%,金额增加65.9%,对华直接投资增长很快。截止1991年度,日本对华投资累计1105件、共计34.2亿美元。目前由于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破裂,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日本制造业界对外投资周期已近尾声,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动机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最为直接的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 ,是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手段。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迅速发展 ,一度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国。中国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象国 ,2 0 0 2年中国吸引对外直  相似文献   

10.
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跨国公司不断调整其全球研发战略及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获取更多的技术优势与资源,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目的和行为取向由市场追求型逐渐向技术追求型渗透.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进行剖析,发现近年来跨国公司也在调整其在华投资行为,但调整方向却是由成本追求型向市场和技术优势双目标追求型转变.这一转变要求中国内资企业、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等要相应地改变策略以适应这一新变化,以期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更多外溢效应,降低其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扩张的促动因素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企业国际化战略和资本的对外投资上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但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步 ,日本企业向海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异常迅猛 ,到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头号投资大国——美国 ,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投资国 ,日元也在日益扩张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在东亚地区已经取代美国 ,成为该地区的投资大国。日美之间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力量的倒转 ,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 80年代受“双赤字”的困扰 ,经济长期萧条所导致的对外扩张的收缩 ;另一方面是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随着经…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东亚的直接投资态势、动因、效果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日本对东亚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逐渐成为该地区第一大投资国 ,泰国和菲律宾外来直接投资中的四成以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来外来直接投资中的二成以上都来自日本。1同时 ,对东亚直接投资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与地位亦随之空前提高 ,如 1 995年上半年 ,日本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半就集中在东亚。本文拟就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基本态势、促动因素、经济效果与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讨。一、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基本态势   (一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变化。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半期开始急速…  相似文献   

13.
1.行业结构。日本对华投资的行业结构,总的来说是制造业比重大大小于非制造业。据日本大藏省的统计,截至1990年3月31日,日本对华投资累计余额为24.73亿美元,其中对制造业的投资仅为5.56亿美元,只占总投资额的22.5%。1988年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这标志着日本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进入了相应调整其对外经济关系和债权关系的阶段。这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 日本1985年底的海外净资产余额为1298亿美元,超过世界主要债权国英国、西德而居首位。美国同年出现1024亿美元的对外净负债额,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调整及其重新活跃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一、投资调整的现状及其原因80年代后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曾出现过迅速发展的局面,并一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陷入“泡沫经济崩溃萧条”,其...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自50年代初日本重新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之一。在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几经发展、扩大、调整的过程中,其本身发生了若干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福建等地的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建立了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国公司。与此同时,我国在海外开办的非贸易性企业(包括合资和独资企业)也获得稳定发展。截止1988年底,我国在6大洲的79个国家和地区开办的非贸易性企业已达526个,总投资额18.98亿美元,比1985年6月增长7.9倍;在总投资额中,我国投资7.5亿美元,占37.6%,比1985年6月增长5.16倍。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描述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教授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及其四个阶段,说明一个国家对外投资的起始和发展决定其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以及该国企业所具有的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大特定优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一个国家经过只有较少外资进入的第一阶段和以吸收外资为主的第二阶段后才可能步入以对外投资、吸收外资并重的第三阶段,最后进入以对外投资为主的第四阶段。作者以台湾省、韩国和美国的实证比较,反映了这种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的正确性和可借鉴性。通过中国吸收投资和对外投资的对照以及中国跨国公司发展过程的叙述,作者还论证了中国正处于以吸收外资为主的第二阶段,逐步进入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并重的第三阶段,并预测中国跨国公司的繁荣时期将在201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抓住机遇,参与国际竞争,从事跨国经营。目前,已拥有各类对外经济贸易企业7000余家,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5年增长7.5倍,1993年达到195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排名第11位。境外投资累计达到51.6亿美元,已拥有海外投资企业4500家。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累计达到324亿美元,营业额200多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合作人员80多万人,遍及169个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取得了显著成就①。一、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已取得的成就1.利用了国外的资金。企业集团跨国经营,利用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跨国公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现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1993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披露:跨国公司现在增至3.7万家,附属公司达17万个.真中,1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发达国家70%的技术转让和80%的工艺研究.全世界跨国公司控制的国外直接投资额为2万亿美元,其中1/3由世界最大的100家巨型跨国公司所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