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比二语朗读的“读模式”、“听读模式”和“认知体验模式”三种不同教学模式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习者二语朗读熟练程度和听写、口语能力的影响,探讨适合不同水平学习者的二语朗读教学模式。研究表明,听读模式对提高学习者二语朗读准确性、连贯性和流畅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认知体验模式对提高学习者二语朗读信息传递和交际能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语流切分的认知心理学机制以及影响语流切分的因素不但是近年来欧美学界母语话语认知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二语话语认知研究的核心问题。综合欧美学界近年来大量实证研究结果,介绍话语感知的认知心理学模型及常见的语流切分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与分析母语音住系统、心理词库、语流音变、听辨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影响二语学习者语流切分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随着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迁移现象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焦点.学习者在进行二语学习之前建立的母语隐喻系统,将影响到他们的二语习得.本研究从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理论及迁移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认为母语隐喻迁移是造成二语写作不地道现象的首要原因,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符合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提高二语写作水平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语言迁移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从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角度探究了母语的可迁移性问题,语言迁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帮助二语学习者深入理解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在二语学习中充分发挥母语的促进作用,减少母语的干扰,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母语迁移的认知理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母语在中介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一直是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热点.受不同时期的理论思潮的影响,母语迁移研究经历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和对比分析理论、心灵主义的迁移最小论和认知学的迁移制约论几个阶段.人们对母语作用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不再把母语迁移当作二语学习困难和中介语错误的唯一根源,或者根本否认母语影响的存在,而是视迁移过程为受语言结构的标记性、学习者的心理类型和中介语发展的自身规律等因素制约的二语习得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6.
隐性不地道现象的提出是近两年来国内不地道现象研究的新成果,该现象是指二语学习者在二语使用中存在的一种虽带有母语痕迹但却符合二语表达规范的倾向。本文从频率、二语语言水平和母语语言体系的干涉这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成因分析,指出二语和本族语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所接触的词汇频率的差异造成了词汇在心理表征中联结权重的差异,引起词汇产出的选择不同,导致了二语和本族语者表达上的差异;而二语语言系统的不成熟和母语成熟语言系统的干涉共同造成了二语学习者在表达上的受母语影响、带母语痕迹。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教学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迁移是描述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的术语。它在行为主义背景下产生,又随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衰落而几乎被摒弃,之后在认知主义理论框架下重新得以发展。母语迁移既体现在对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二语输出的产生过程中,尤其直观地体现在学习者的写作中。分别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各种影响,尝试着提出了解决母语负迁移的方法——正确的认知态度、广泛的英语阅读与真实的写作情境、全面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是不可避免的.在二语词汇习得的很长阶段里,学习者会受到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依赖母语来获取二语词义,并将母语语言的搭配方式和学习策略应用到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断积累的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母语和目的语思维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减少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对母语思维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二语朗读研究基本上是与国外本领域的研究同步的。从研究方法上看,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从研究内容上看,对于英语朗读理论的研究从借鉴逐步走向消化和应用。不过,从国内二语朗读本身来看,依然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当前的朗读口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层面上。但如何通过朗读口语去发掘二语习得者在词汇、语法乃至语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几乎没有人涉足。其次,朗读对二语听力和口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虽然已经成为我国二语研究者和教师的共识,但在究竟该如何利用朗读去促进和发展学习者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方面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英语单词大小写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单词识别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词识别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识别实验证明:母语为汉语的二语学习者对于大写英语词和小写英语词的认知水平有显著差异。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提醒教师以及二语学习者应适当有意识地使用大写英语词的形式,同时,也应加强练习,提高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英语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问卷调查,得出大学生口语能力与教学大纲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的结论.设计、开发了英语四级学业口试,分析了口试结果,说明了产生差距的原因和大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的措施:即在英语精读、泛读和听力教学中导入口语训练、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境因素制约和补充习得者所获取的语言知识.当儿童习得母语时,语境提供语言材料供模仿,并帮助纠正习得过程中的种种误差.在第二语言习得(如汉族人习得英语)过程中,词汇的积累、阅读理解和口头交际等方面都必须依赖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运用间接言语行为语用功 能,将间接言语行为语用策略运用于学生口语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关于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包括经验论、唯理论、建构论等等,但都不能完全解释二语习得的过程。维果茨基提出了语言习得的结合论,他认为:人们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志是能运用这门语言进行思维,即言语和思维的紧密结合;其结合的根源在于外部交往活动;其过程必然经过外部言语到自我中心言语再到内部言语。该理论对二语习得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5.
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建构,与权力有着紧密联系,学校管理中的口语交际实际是管理者的权势话语与教师的个人话语的交涉,是权势话语对个人话语的支配。针对学校口语交际中学校管理者“独白”和教师“失语”的现象,可以从话语正当性角度进行分析,找出教师失语的原因,并借助“理想的说话情境”理论的部分思想,构建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真实的对话情境,从而找回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应有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6.
论信息处理能力与英语读写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读写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外语教学研究的焦点,而要完成相应的读写任务,学生须首先具备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与英语读写课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应将二者相结合之理论上升为教学原则。信息查询的过程就是锻炼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消化、吸收所需信息的能力的过程,这种培养锻炼必将相应地促进学习者语言运用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语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语言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该文从分析L1/MT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着手,指出L2/FL学习者的心理词汇与其L1/MT的心理词汇既有共同之处,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在L2/FL心理词汇中,单词的形式与意义对单词的记忆与保留起着同等的作用;而L2/FL心理词汇中词项的呈现则经历三个渐进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L1/MT心理词汇对其L2/FL心理词汇施加了巨大的影响。对L2/FL心理词汇的这些理解对L2/FL教学、特别是L2/FL词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阅读中的模糊容忍度与其随后口语产出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阅读中模糊容忍度与口语产出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阅读中的模糊容忍度与随后口语产出质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模糊容忍度越高,其口语成绩也越高.模糊容忍度对口语的影响表现在流利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三方面上.对语音和交际能力没有影响.阅读中的模糊容忍度与随后口语产出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女生而言存在这种相关性,对于男生则不存在.  相似文献   

19.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本文基于转喻的认知本质,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语言素材,利用概念转喻来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词汇、语篇和文化,旨在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西昌方言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文白异读(文/白读:我,[?o314]/[?a 33];你,[li314]/[?ia33])为研究对象,分别归纳第一人称 和第二人称文读、白读的使用情况,总结相关语法规则,发现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文读使用范围均比白读广;此 外,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文读的起源均与四川话(西南官话)的基本语音规律一致,而白读的起源与语言接触,特别是北方方言 和南方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有关。通过研究,旨在分析文读使用范围较白读广的原因以及语言接触如何产生出文白 异读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