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语中的“white”与汉语中的“白”并非完全对应。通过对“white”一词的追根溯源。分析其现有的常用义项,并对其相应汉译进行归类分析,可以为英语颜色词汇的教学与研究提供帮助.并对基本颜色词汇的翻译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预设否定副词"白"(无代价/无效果)核心义出现早于预设否定副词"干",二者在北宋时期的连用共现现象表明了副词"白"的语法化程度高于副词"干"。二者的语法化进程中展现的语义因子的遗传、句法功能的悬空、与神经中枢系统相似的"有限多联结结构"的语言规约制导是二者发生语法化的基础,二者的语法化历程中主客观语义的演变,揭示了语法化与主观化演变方向存在不一致现象,即语言的主观化仅为语法化进程中某一阶段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萌"从日语"燃え"和"萌え"到汉语"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探究汉日同形汉字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是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过程,汉日网民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推动汉字的意义不断演变,使得汉日同形汉字具有共同特征;受制于本土社会文化等因素,同形汉字语义演变轨迹在汉日语境下也经常产生偏离,成为汉日同形汉字的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4.
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型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巨大的语义生成力;语义场是实施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副词"白"与"瞎"的考察、比较,探究二者意义的联系和区别,尤其是主观性的差异。通过句类分布的考察,论证"白"的"无效果"意义,"瞎"的"无明确目标"意义以及"瞎"的"无根据"意义,体现出主观性由弱到强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对由"一"构成的词语或结构,发现其中存在符合认知规律的语义解释与关联,通过对"一"的语义进行不同的分类,探讨其认知规律,最后呈现出"一"的语义图示。  相似文献   

7.
隐喻(metaphor)是日常交谈和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隐喻。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逊(M.Johnson)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  相似文献   

8.
“控”一词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而肆意流行起来。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发现“控”的原型有别,发源于中国传统词义的“控”为“控1”,而网络流行词义的“控”为“控2”。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试图阐释“控”的认知演变历程,及其相关的构式特点。由于语言经济性的要求,人们对“控2”的识解使其偏离了其外来词汇的中心范畴,而更加接近中国传统词“控1”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以cold的语义理解过程为例,分析指出,词汇的语义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熟练地运用心理语言学相关知识掌握这一过程,对英语词汇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语言的运用中,特别是汉语,语法与语义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多样性,即一种句法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从而形成了句法、语义之间的非一致性关系.这种关系看上去超出常规,但可从认知、语用上得到解释,从而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1.
汉英委婉语比较--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委婉语的相似性表现在忌凶求吉、避俗求雅、礼貌悦人及美化时政等方面;它们的差异性表现在同一事物,一方婉言,另一方直言,汉语因同音字和谐音字而产生的委婉语多于英语、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词义的模糊性在不同语言中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开展语言模糊性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模糊性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本文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从词汇义的模糊性这一方面探讨了不同语言之间词义的模糊性之异同。  相似文献   

13.
谚语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使用广泛。对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共性以及相互翻译的方法进行探讨,有助于对英汉谚语的理解、运用和翻译,也有助于中西文化的相互介绍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汉英颜色词语象征意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语在传统文化、职业、经济、政治象征意义的异同。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宗教信仰是汉语和英语的颜色词语产生不同象征意义的原因。由于人类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了解汉英语言中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地了解汉英两种文化,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质,提高汉英两种语言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谚语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思想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吸取自己优秀文化的结果,其发展均对人的语言交流与表达起到或多或少的影响。通过英汉/汉英谚语翻译的比较,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科学地看待和理解东西方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宗教伦理,缩短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更好地掌握与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意义,相同的文化意义又由不同的英汉动物词语来表达。英汉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契舍与冲突主要是由于语言和变化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承包分为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两大类,<农村土地承包法>对两类承包作出了不同的法律规范设计,笔者对两类农村土地承包的相同点14个方面和差异点18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便人们准确把握<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具体法律规定,更好地指导农村土地承包实际运作,达到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对英语、汉语、日语文化的异同进行对比性的概括 ,从而总结出英、汉、日自本位、自他本位及他本位现象。  相似文献   

19.
英汉动物词所承载的寓意反映了英汉民族的文化内涵。英汉动物词在英汉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四个方面存在着差异 ,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异同 ,对促进英语教学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汉植物名词民俗语义对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植物名词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诸多因素,不同的民族的植物名词在民俗语义方面会有所异同,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比较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