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剪纸装饰方法是陶瓷装饰技法中常用的装饰手法之一。本文以剪纸艺术为出发点,阐述了剪纸艺术这门传统的手工艺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剪纸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技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两者在结合过程中所出现的独特效果,并从剪纸题材和形式方面说明对陶瓷装饰技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纸质材料在装饰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为装饰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了装饰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推动了装饰绘画艺术美感的升华。本文分析了装饰绘画艺术的装饰性、实用性,概括性和寓意性,并介绍了纸质材料的多种形态,如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软性与硬性、彩色与原质、表面光滑与粗糙的纸质等,分析了纸质材料在装饰绘画艺术中应用的形式,如剪纸、衍纸、拼贴画等。  相似文献   

3.
纸质材料在装饰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为装饰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了装饰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推动了装饰绘画艺术美感的升华。本文分析了装饰绘画艺术的装饰性、实用性,概括性和寓意性,并介绍了纸质材料的多种形态,如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软性与硬性、彩色与原质、表面光滑与粗糙的纸质等,分析了纸质材料在装饰绘画艺术中应用的形式,如剪纸、衍纸、拼贴画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陶瓷艺术在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日渐成熟.许多艺术家洞悉到陶瓷作为媒介的艺术品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和饱满的艺术思想.所以艺术家们携当代艺术理论和观念,带着满腔热血,借助景德镇陶瓷方面的成熟制作工艺,来体现艺术家对生活态度、内心情感和精神延续的思考.在陶瓷装饰手法中,不断地追寻新的运用方式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之路,装饰手法的创新运用直接作用于小到一幅画的装饰效果、大到陶瓷装饰技术领域运用.我希望把青花及釉下材料的喷绘、刻绘手法运用到新型的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5.
艺术的真实包括客观现实的真实和主观理想的真实,写实表现偏重于前一种真实,装饰表现偏重于后一种真实。中国画的装饰表现手法,即我们通常说的中国画装饰风,是指画家在艺术形象的组织中,采用装饰图案的手法将现实对象加以组织配置。它是以美化、理想化为目的,在现实基础上,不局限生活中形体与色彩的真实性,通过提炼、夸张、省略、变化、加工改造物象外形,使作品的主题更鲜明,使艺术形式更适合表达特定的内容,形式美感更适应欣赏要求。中国画以线为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用墨线勾勒来描绘对象,通过简练的线条将复杂的自然现象作程式化、定型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陶瓷艺术在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日渐成熟。许多艺术家洞悉到陶瓷作为媒介的艺术品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和饱满的艺术思想。所以艺术家们携当代艺术理论和观念,带着满腔热血,借助景德镇陶瓷方面的成熟制作工艺,来体现艺术家对生活态度、内心情感和精神延续的思考。在陶瓷装饰手法中,不断地追寻新的运用方式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之路,装饰手法的创新运用直接作用于小到一幅画的装饰效果、大到陶瓷装饰技术领域运用。我希望把青花及釉下材料的喷绘、刻绘手法运用到新型的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7.
宋代磁州窑陶瓷借鉴并融入了唐代长沙窑瓷器制作的特点,其作品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北方民众最受欢迎的陶瓷产品,其装饰具有卓越成就。本文从宋朝磁州窑的装饰工艺入手,具体分析其装饰特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毛笔绘画装饰、刀具划刻装饰和釉料装饰。另外,还对磁州窑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究,并有针对性地从技艺方面研究绘画装饰、地理环境层面对釉料装饰影响、其他工艺对刀具装饰手法影响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水是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是古代先人的精神寄托,水纹作为陶瓷器物中的一类装饰纹样,在许多器物上与龙、兽一同出现,以表达吉祥的寓意.列举陶瓷发展中不同时期的水纹装饰器物,对纹样进行梳理工作,试图深入分析宣德款青花瓷器中的波涛纹代表器物,探讨在宣德时期由于朱瞻基皇帝对于艺术的喜爱和推动,使得宣德时期的艺术成就十分辉煌,历史背景、政治决策,都对陶瓷的装饰产生了影响.通过这篇论文对水纹这一类装饰纹样的发展过程进行总结和梳理,重点分析宣德时期陶瓷器物上的水纹装饰、图形的构成、材料的使用、绘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彤 《中国民族博览》2016,(18):165-166
水墨画是指用水跟墨经过一定比例调和出来的绘画作品,它在我国传统的绘画领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与艺术地位,对我国绘画的推动有着深远影响.对我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对我国当前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将从传统水墨画在我国当前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入手,对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其文化底蕴进行分析,希望得出一些对室内设计领域的一些启发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66-167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历史漫长,从战国开始就有了它的踪迹,唐代自成一门.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形式达到了鼎盛时期,以黄氏画派和院画最为著名.宋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出的安静闲适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形式的推动下,工笔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宋代的构图形式,也渐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传统绘画技术与西方绘画技术交织相融,激发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将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画作传承的影响,总结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改革和创新,传承和发扬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最早古陶瓷纹饰是用来表现一种物象特征的符号,其形象拙朴、单纯,又容易识别。随着人类文明发展,陶瓷作品中的图纹装饰符号成为视觉审美和提高情趣的主要艺术品。纹饰的装饰也越来越多样化,陶瓷装饰构成语言和元素更为直观明显,对情感的标示、对物象的代替、对故事的表达意义、对情感延伸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怪诞,作为与"美"相对立的艺术表达形式,从古至今形式多变,向世人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精神面貌。怪诞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豪放无拘的画风,使表现内容常常是天马行空,极端反常。随着人类审美进程的不断推进,"怪诞"成为了一种不断发展的美学范畴和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艺术家们及大众的青睐。本文通过对"怪诞"在历史流变中的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达利的绘画作品与同时期的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阐述怪诞艺术是如何在达利作品中发展传承的。  相似文献   

13.
表现主义绘画在现代派的美术史上,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的流派。中国"意象"的表现艺术传统和表现艺术理论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当代绘画艺术品里,并成为他们营造"新表现"的原初动力。具有东方诗情"意象"的油画作品,以自由、澎湃的表现风格在当今的新表现主义绘画中独树一帜,以真诚的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意识为主,在纯艺术领域中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作品强调一种诗意的、神奇的艺术境界,注重情景交融,强化充满丰富情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一种触动人心的"意象"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更敦群培是20世纪上半叶一位杰出的藏族学者、启蒙思想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文学作品;同时,他也是一位在藏族传统绘画和非传统绘画方面都颇有造诣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活动主要包括早年安多时期、拉萨时期和南亚时期,并创作了不少绘画作品。他作为上世纪最早受西方绘画和艺术思想影响的藏族画家,在西藏现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文章根据近年来陆续发现的更敦群培的绘画作品、有关其艺术活动的文字资料以及收集的口头采访资料,系统论述了更敦群培短暂一生的艺术活动、绘画作品及其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詹凯 《中国民族》2008,(6):71-72
印度细密画是印度优秀画种之一,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也是世界插图艺术的重要代表。所谓细密画。其实是一种尺幅较小的绘画样式,最初是用作装饰书籍的插图,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开始掌握绘画的技艺时,影绘艺术这一艺术形式就开始出现在了人类的生活中。从最早的岩画到后来产生的剪纸、皮影,各类造型的剪影与块面在绘画的领域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悄然发展。  相似文献   

17.
装饰绘画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依据装饰绘画课程特征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以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为例,从工作室教学模式与装饰绘画课程特征入手,就工作室教学模式下高校装饰绘画课程改进行革分析,以期改善装饰绘画教学质量,促进装饰绘画教学优化发展,为相关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论藏族民居装饰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藏族民居装饰的内容和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藏族民居装饰的表征,它已不拘泥于传统藏族固有的石木结构与白墙形成的装饰特征,而是融入了过去王宫、园林、寺庙等建筑装饰艺术特征,无论在结构的布置或形式的设计,越来越倾向于一种融合,使民居建筑装饰呈现多元化与丰富多彩。这可能是当代藏族民居装饰艺术的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形式对色彩的要求也不一样,西方现代画家将色彩与造型相结合,为艺术开拓了新的领域。在现代绘画中,每位画家都非常重视色彩的形式语言。本文从色彩语言的审美因素、色彩美的时代特征和色彩的意蕴美分别阐述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精美的插图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学遗产中,少数民族的民间叙事诗是一束瑰丽的奇花。近年来,这些作品不仅得到再版,并且提高了装帧艺术水平。其中,傣族长诗“苏文纳和她的儿子”插图尤为精美,不仅烘托、渲染了作品的浪漫色彩,又给读者以装饰艺术的美的享受。作者周菱、秦元阅同志从事民族绘画的研究和创作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套插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