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红娟 《劳动者》2004,(11):34-36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加强。社区就业已成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主要渠道。社区服务目前的状况究竟如何?如何进一步促进社区再就业?为此。我们对西安市社区中参与社区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和访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营山县东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先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00余人,走出了发展社区服务与推进社区再就业相结合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在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中,东城社区先后开发了23个服务项目,安置和吸纳100余名“4050”人员就业。他们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商业网点,加大社区保洁、保安、保绿等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大力扶持家政服务、商品配送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等适合下岗失业职工技能特点的服务项目的发展,力争使97%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并承诺只要“不挑不拣”都能在短期内帮助找到工作。牵线搭桥当好“红娘”。东城社区先后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和“爱心家政”公司等中介机构,积极为社区内外的用人单位推荐劳动者,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通过中介安排了近500余人次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同时,他们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开办青年技术培训学校、居民学校、科普学校,对失业人员开展多种实用技能培训,使一批失业人员利用所学技能,过上了幸福生活。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失业人员特别是在社区就业的人员,由于邻里之间比较熟悉,普通存在“爱面子”和“放不下架子”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西岗区红岩街道平等社区近年来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大做文章,社区内的807名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连续8年被大连市评为优秀社区居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城区15241名再就业人员中,在社区实现就业的有7346人,占再就业总数的48.2%. 兴化市在认真展开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社区居委会在促进就业再就业上具有"二清一近"的独特优势,即下岗失业人员情况清、社区单位和居民家庭用工需求清,与下岗失业人员感情近,从而形成了再就业工作必须依托社区、社区必将成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重要渠道的共识.促进社区就业,关键是开发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最近在成都召开,会议表彰了一批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带头人、再就业明星和社区就业示范点。省委常委甘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再就业十大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和扶持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在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参与政策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国社区服务建设示范和社区就业重点联系城市的南充市顺庆区.针对区内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社区服务需求量大的特点.近年来积极探索和深人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平台的职能作用.以“阳光行动”为统领.以发展社区服务为切人点.大力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已建立社区服务网点800多个.兴办社区经济实体500个.初步形成了家政、营销、家电维修和信息4个社区产业.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社区居民充分就业,近年来,珙县巡场镇龙祥社区创新思路引领,实施就业先导,以四大举措,切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社区有居民住户3147户,1.2万余人,有劳动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2600名,其中2553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2%,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8.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7%,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007年,龙祥社区被授予"宜宾市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称号,并连续五年达到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标准.2013年1月创建成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们对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江门、湛江的社区就业和社区就业管理等进行了为期近40天的实地调查.调查发现,家政业是广东社区就业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一方面使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另一方面也是吸纳农村及外省市下岗失业女工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如何培育这一重要的劳动力市场,对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武侯区龙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狠抓社区就业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失地农民、国有企业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社区居民肯定,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国社区服务建设示范和社区就业重点联系城市的南充市顺庆区,针对区内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社区服务需求量大的特点,近年来积极探索和深入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平台的职能作用,以阳光行动为  相似文献   

11.
江油红军纪念碑是这方红土地上的标志建筑。以纪念碑命名的社区处于城市商业中心,辖区居民1400余户,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50人。为了将“充分就业”落到实处,纪念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受到了社区居民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特困救助对象的一致好评,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社区干部经常走访“4050”、“零就业”等家庭救助对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再就业救助活动,帮助救助对象得到即时的岗位援助和再就业救助服务。社区居民卿明臣与妻子均无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社…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针对近年来下岗失业人员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初召开的四川省再就业表彰大会上,隆昌县大东街社区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小小的街道社区获此殊荣呢?答案很简单:爱是一个家。“爱是一个家”,支撑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也温暖着社区居民,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下岗失业人员。原隆昌城关粮站职工梁莉,几年前就已下岗。她在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帮助下,在隆昌鹅江花园开了个“味中鲜”饺子店,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及时通知她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使梁莉享受到了国家税收优惠的扶持,她店里的生意也日益红火。社区居民廖军从部队退伍后,一直失业在家,失望中社区帮他找到了一份物业公司的保安工作,当他与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双手紧紧相握时,心中的感激难以表达。截止到2004年底,社区失业人员3399人,实现再就业3048人,再就业率达92.3%,其中“4050”再就业268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855人。灵活就业政策是政府为下岗失业人员中特殊弱势群体搭建的一座“连心桥”。按照规定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对每一位申报者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张榜公示后上报县就业局审批。近期,社区内将有40多名申报者享受这来之不易的优惠政策。爱的空间是广阔的,让每一分钟多一点爱的载...  相似文献   

14.
资讯     
遂宁市船山区就业局深入乡镇社区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保补贴宣传工作,并设立咨询台,与下岗失业人员面对面讲解社保补贴政策。今年以来,全区已为1200名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办理了社保补贴登记手续,发放社保补贴123万余元,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更多的灵活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安徽省淮北市加大宣传力度,各社区的社保站劳动保障协理员,通过上门宣传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发放资料和张贴通知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新一轮再就业优惠政策。对申报人员进行政策宣讲和疑问解答,让广大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真正  相似文献   

16.
南江县准确把握社区服务与社区就业关系,坚持“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就业,促进社区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四个结合”,有力促进了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两年,全县7个社区就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746名,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609人。  相似文献   

17.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市场就业观念的问题.择业观的问题不解决,再就业就会遇到很多思想上的障碍,影响再就业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职介中心在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树立正确择业观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为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日前,湖北宜昌市向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经营主体(含个人)公开购买3000个公益性岗位。此次购买的公益性岗位包括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以及清洁、绿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湖北省荆门市围绕贯彻落实中发[2002]12号、鄂发[2003]7号文件精神,想实招、重实效,五措并举,全面落实有关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全市净增就业岗位1.89万个;城镇就业安置3.1万人,其中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110人,安置"4550"人员4051人,帮助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和无一人就业的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2063人.荆门市的工作得到省政府和中央再就业工作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劳动就业部门大力挖掘社区家政服务业潜力,开发、收集6万余个就业岗位,帮助3.3万人次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大连市是如何依托家政服务业开发就业岗位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