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飞  柯文进 《统计研究》2020,37(2):93-104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始终是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应与区域的异质性相一致,以实现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本文在充分考量“四大板块”区域异质性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为视角,利用198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两个维度来探寻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效能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①全国层面,所有层次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初级和中级人力资本会遏制产业结构高级化,只有高级人力资本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②区域层面,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区域极化研究常用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系数方法对1987-2003年我国制造业的极化发展趋势进行刻画;同时,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需要,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分析四大板块的极化状况。结果表明,省际极化不断增长,四大板块之间的极化现象十分明显,而四大板块内部的极化状况各异,本文采用增长极理论对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安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全市立足基础农业的同时,通过调查农业区域结构,发挥特色产品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具有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的特色农业。目前,板块农业和产业带得到加速扩张,全市已经形成优质粮食、优势畜牧、绿色果品,安全蔬菜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四大板块”、“十条产业带”为格局的特色农业经济区域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深入研究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有助于理解新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与联动规律,从而为科学调控区域联动效应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在量化识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联动效应的基础上,以四大板块为基本框架分析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板块经济特征,东部板块与中部板块之间以及东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内部的辐射拉动效应已经形成;人口流动、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绿色发展差距的缩小均有助于推进区域间联动效应由虹吸效应向辐射效应转化。为使各板块内欠发达省份获取更多的辐射拉动效应,中部和东北板块可优先关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可强化人口流动以及增长极对联动效应转化的推动效应;而东部和中部板块则应关注绿色发展差距对区域联动效应转化的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城乡统筹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整个国家城乡统筹的发展.城乡统筹主要涉及城乡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统筹、城乡生活统筹三个方面.文章设计了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区域板块城乡统筹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四大区域极决的城乡统筹能力差距.  相似文献   

6.
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潜在主要来源和关键因素.在科学界定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产出、人力资本需求和人力资本潜力等6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所辖13个城市的人力资本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为提升江苏省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是决定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文章立足于煤炭企业人力资本现状,从国内外煤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比,分析两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总体水平上的差距。从人力资本投资贡献率视角,运用生产函数法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煤炭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得出煤炭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总量、提升人力资本投资资金利用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分析四大经济板块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差异程度.运用Super-SBM视窗分析技术着重分析了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绿色经济效率随窗口变动时的效率变化.之后运用变参数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从经济发展状况、开放程度、地区因素和自主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考察它们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将成为未来1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基于此,刻画了中国人力资本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测算出近20年间中国人力资本分布区域差异、极化程度,并对其动态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各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增长的同时,区域间的人力资本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储备占明显优势,且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扩散的趋势;②西部地区各省份与其他省份人力资本的差异是构成全国人力资本整体非均衡的原因;③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增长迅速,但区域间人力资本差异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人力资本越低的省份,人力资本增长越慢,而人力资本越高的省份,则增长越快。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和贡献方式的视角,将员工划分为一般型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营销型人力资本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四种类型,针对各类型员工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本建立分类计量模型,以期为管理者准确认识本企业人力资本状况,客观评价人力资本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和二次指派程序(QAP)方法,对中国省际农村贫困人口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省际贫困人口的空间关联呈现网络结构形态,各省份的中间中心度不同,存在非均衡的特征;空间聚类结构中,划分为净受益、双向溢出、经纪人和净溢出四大板块,板块成员个数差异较大,并呈现区位特征。从空间关联影响因素的QAP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空间邻接关系、地区GDP差异和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差异对农村贫困人口空间关联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城镇人口比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空间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综合评价人力资本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个人和社会富足的源泉,客观、科学地评价人力资本水平是进行一切有关人力资本研究的必要前提。鉴于现有人力资本水平测度方法的不足,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定义出发,在认真研究影响人力资本水平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AHP)构建了综合评价人力资本水平指标体系。力求将人力资本水平测算的更加科学、全面,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导的同时旨在开启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1996~2010年我国各省份面板数据,利用模型估计地区经济增长要素的贡献率,并分析影响人力资本外部性大小的三个因素,证明人力资本理论中的三个命题。研究发现:我国已有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作用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中表现出了超过资本存量的贡献率,而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有效的15个省份中,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大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人力资本水平增长率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对人力资本外部性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力资本水平的估算问题已备受关注,本文论证了永续盘存法估算人力资本存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遵循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估算思路、前提假设、计算依据等方面一致可比的原则,系统讨论了永续盘存法框架下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技术,有效解决了人力资本折旧确定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编制问题,从而形成了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估算的整体方案。并讨论了人力资本效率分解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1995-2005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效率水平做了估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物量与价格、折旧与重估价等概念的明确界定,提出并应用人力资本投资流量序列和人力资本实物量序列,估算中国1952-1998年间各实物类型人力资本的价格序列,从而将人力资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对人力资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纳入方式、附属账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构建了人力资本核算附属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区域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的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文章应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广东省总量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率;同时也分析了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广东省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与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和趋势下,中小商业银行转型战略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此,分析中国中小银行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逻辑、经济机制和绩效,并通过构建低层次人力资本向高层次人力资本转化和反映人力资本制度功效的微观模型,刻划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逻辑和经济机制,研究表明:中小银行人力资本制度可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产出增长,实现效率增进;同时以2001—2010年中国71家中小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模型结论。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主成分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荣 《统计教育》2006,(12):37-39
基于现有人力资本水平测度方法的不足,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定义出发,构建人力资本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在此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行评价,得出我国地区人力资本分布不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傅玲 《统计与决策》2008,(5):173-175
在"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理论中,人力资本价值的确认和计量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阻碍了该理论的推行进程。本文根据资本保值增值的性质,将人力资本价值认定同物质资本的价值认定相类比,并考虑人力资本投入的特性,以人力资本的成本和当期投入的资本增量之和作为人力资本价值确认的依据,并建立了人力资本成本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20.
贾彧 《统计与决策》2012,(14):142-144
文章从人力资本外溢性的角度来阐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运用新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分别在不考虑与考虑人力资本外溢性的前提下,测算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