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照片魔"与"相机控",一拍即合 今年30岁的王旭是辽宁大连人,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学的是数码媒体视频专业,拍艺术视频、广告或者是电影,跟视频动态有关的都拍. 上大学的时候,王旭曾给一位影像艺术家做助手,学会了大画幅相机的使用方法.有趣的是,其间他痴迷于老相机和镜头的收藏,挣了钱就去淘货,没事就拿这些设备给朋友拍一些肖像照.  相似文献   

2.
小区最近换了一个保安,个子很高,人很帅,脚蹬战靴,制服笔挺,非常乐于助人。我的建材多数都是他帮我运进去的。这个保安非常喜欢同业主聊天,楼上楼下打得火热,每个人他都认得,每家情况他都了解。我一度认为他就是我理想中的保安。可同学老伍到我家做客,临走的时候却警告我,和保安太熟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老伍有套大房子,人又厚道,老乡来了都去投靠他。楼里的保安跟老伍很熟。有一回,老伍认真地跟我们说,“我发现那个保安很崇拜我……”老伍常冒出这种话来供大家娱乐。尽管遭来一片嘘声,但老伍还是顽强地分析道“:他可能以为我是演电影的”。据…  相似文献   

3.
《堕落天使》: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东邪西毒》: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情人》:我已经老了,在人来人往的大厅,有一位老人向我走来,他说我认识你,那时的你还很年轻、美丽,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追求者,不过跟那时相比,我更喜欢现在你这经历了沧桑的容颜.  相似文献   

4.
阳光 《21世纪》2008,(8):40-41
放弃欧洲最大的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合伙人的身份,不和世界五百强之类的大公司打交道,却心甘情愿地回到国内和中小企业交朋友——"我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已经老的时候,有很多的中国成功企业家在说,在我们企业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叫宋新宇的人,他的易中公司帮助过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这就足够了。"这是宋新宇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刚认识她的时候,他俩喜欢在网上卿卿我我地聊天。可他发现,无论俩人聊得多欢,到晚上十点半的时候,她都会准时下线,有的时候还说句晚安,有的时候话题戛然而止,有的时候干脆直接隐身。他问她为什么,她说她要保养,不能让脸老得很快。他说:“我喜欢的是你的人,不是你的脸。”她说:“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我把握不住你的人,也只能把握好我的脸。”  相似文献   

6.
周幼马 《新天地》2012,(4):12-13
记得那是几年前一个喜气洋洋的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厅里,朋友们在热烈庆贺著名老记者爱泼斯坦(又名艾培)九十寿辰。我带着大小相机为他拍照,忙得不亦乐乎。最后我也挤过去,握住他那还很有劲的手,祝他生日快乐。他瞧我一眼,笑着说:"幼马!当年我抱过你,现在是你抱我了!"我一听,被逗乐了。这个可敬可爱的老人,确实衰老得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他不失常有的  相似文献   

7.
白明 《北京纪事》2009,(12):71-74
“绿色造假”的“秘方” 上回说到老D弄来一只假汝窑,没让我挑出一点儿破绽,说他手里有“绿色造假”的“秘方”。至于这个“秘方”到底是什么,老D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若有所思地说:“哥们儿,我以为这宇宙间的万物,都是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老D顿了一下,神秘地看着我说:“但是你想过没有?这宇宙万物,它还能有个‘死而复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短信     
父亲没文化,而且不苟言笑。自从我出外工作后,父亲更是每天都沉着脸,没人知道父亲想什么,包括母亲。一天,母亲跑到几里外的公用电话亭给我打电话,她说:"儿子,你爸老惦挂着你呢,半夜总折腾得睡不着。他老说,我家儿子咋样了?前段日子,村里的二虎买了台‘讲话机’(我猜母亲说的应是手机),你爸没事干的时候总围着人家看,你也给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他都以失败告终。为此,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却一直关注着儿子。见儿子问自己,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老船长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已的码头。"  相似文献   

10.
我父亲原来是北京市邮政局的乡邮员,他负责投递西直门外大钟寺一带.解放以后,他年岁大了,才被调到海淀区黄庄邮局工作.有一天,他正在大厅里扫地,发现有一位女干部一直在注视他,他也觉得这位女士有些眼熟.该女士先开了口:"您是住在大觉胡同吗?"我父亲说:"过去住过,现在搬家了.我看你是老陈家的大闺女吧?"女士忙说:"您是何叔!"于是两个人便坐在椅子上聊起来.  相似文献   

11.
我的老伴是一位爱管"闲事"的八旬老头。我有时劝他:"你已经退休了,年纪也不小,别管那么多‘闲事’,况且现在国家政策好,退休生活有保障,不要瞎操心其他事。"他反驳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不上班也要尽量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雷锋不是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吗?"我知道说不过他,只好让他去做他喜欢的事,有时候,还陪他一起管管"闲事"。  相似文献   

12.
樱桃的滋味     
<正>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里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对我影响深远,因此我很乐意再讲一次。有个失意的人爬上一棵樱桃树,准备从树上跳下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决定往下跳的时候,学校放学了。小学生成群走过来,看到他站在树上。一个小学生问他:"你在树上干什么?"人倒霉时,连想自杀都不顺利!唉。看着小孩,他心想,总不能告诉小孩他要自杀吧。于是他只好说:"我在看风景。"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社区》2013,(5):64
镜子的痛苦镜子对照相机说:"我好痛苦啊,一辈子让别人照,就不晓得自己长啥样。"相机说:"没关系,我帮你照张相不就得了。"相片洗出来后,镜子看了就大哭起来:"为啥照片里还是相机啊?""夸"爸爸5岁的女儿让老爸帮她做事情,老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第11期山西老年我到过10多个国家的几十个城市,如果要把在国外的日子累计起来,大概有70多天吧,其间我从未看见人家在大街上、餐馆里或者各种娱乐场所互相吵架。吵不起来架,为什么?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理解。一次在伦敦街头,我走过一家商店时,有一位黑人学生,他背了一个大书包,哈着腰正在看橱窗里的东西,我走过时,无意碰了一下他背的书包,我们俩同时说了“Sorry”(对不起)。我说对不起是应该的,因为我撞了他,但这个黑人学生在还没有回过头来的时候,就说对不起,按他的意思是,他背了这个书包是妨碍了我走路,因此他要说对不起。我们俩都说…  相似文献   

15.
于丹 《社区》2009,(17):6-6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今年2月底的时候.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最后正好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白明 《北京纪事》2009,(6):84-86
老黄为什么总给我们讲述那些西服革履、手提密码箱和"大哥大"的主儿?其实他就是被这类人给骗惨了。老黄说,虽然我们都是那一片儿的"倒爷",但也术业有专攻。您要是拿钢筋来骗我,还嫩点儿。可人家偏拿"老票"来忽悠我,我还就"进套"了,说起来要多邪性就有多邪性!  相似文献   

17.
投资的心态     
《北方人》2008,(6)
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很有名的算命先生,人人都说他算命很准,但是偏偏有一个人不相信,于是就把算命先生请到了家里,想试试到底灵不灵。主人请算命先生吃完饭以后,拿出了一把名贵的茶壶,问道:"请给我算算,这茶壶什么时候会碎掉。"  相似文献   

18.
开车的哲学     
汪政 《社区》2013,(35):49-49
丁师傅是一家企业的驾驶员,今年春节我因有事偶然坐了他一回车,真的让我肃然起敬。一上车,他就跟我招呼,好像老熟人一样,也只瞄了一眼,他就低头把副驾驶的座位调了调。等到我一坐上去,就觉得前后高低,都那么合适。车上放着轻音乐,他说时候还早,你眯会儿,只要我电话一响,他就把声音调低。他做的都是你想的。  相似文献   

19.
是通过劳动去改造80后的"小畜生",还是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80后的"小畜生",这是个问题推门而入黄鸣办公室的时候,这个"老畜生"正在电脑前写博客,这是他当时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一年前我说,我们两个"小畜生"来采访你这个"老畜生"吧?黄鸣不怒反乐,会意地一笑。"老畜生"和"小畜生"就分老、小坐下,围桌而言。我们敢对一个家产几十亿的老板大呼"老畜生",绝不是因为我们是他家亲戚。即使是亲戚,骂他"老畜生",不是也把自己绕上了?我的智商还没有到这种骂人不讨好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我叫彼德·施莱米,是一个渴望拥有财富的人。一天,一个灰衣人走到我面前说:"先生,请原谅我大胆的请求,你若不反对,能否把你的影子让给我?"我想他肯定是发疯了,气愤地说:"你自己的影子还不够用吗?"他说:"你的无价的影子对我来说,付多少钱都不过分。我这里有个钱袋,里面的钱币永远掏不完。"我立即把手伸给他,说:"好,为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