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亮、亲属吴启华的访谈中得知,白乙化学名荣欧,字野鹤,满族人。白乙化家境原本殷实,依靠父亲在邮政部门任职的收入补贴家用,不幸白乙化幼年丧母,六岁时父亲又迫于兵乱离开邮政与继母外出奔劳谋生,白乙化依靠祖辈和叔伯照看。他幼年聪明讨人喜爱,在亲朋资助下进学堂念书,12岁就习诗摹画、喜欢音律,被乡里人称“神童小才子”。13岁考进了辽阳中学,不久转入辽阳师范,视野逐渐开扩,追求新思想,常和同学到县城白塔公园向群众宣传抗日、抵制日货。曾教过白乙化的康老师,还记得当时白乙化站在白塔前演讲时言辞犀利、观点鲜明、理足气畅博得父老乡亲热烈鼓掌的情景。他说:白乙化喜欢历史课,他不赞成帝制而坚持自己主张,常和校长争辩是非。这一消息传回乡里亲朋们担心他学业受阻,又盼望他茁壮成才,因而吓唬他说:再跟校长顶嘴,就不供你念书啦!这件事被同村一长者马兴洲、当时担任东北军第16军参谋长,回村探家时知道后说:“白乙化小小年岁敢作敢为,将来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好材料。”于是推荐他到沈阳进入东北军教导大队。此举正中白乙化胸怀,对日本人侵犯家乡而愤怒,早就想从军报国的白乙化结业后又报考了东北军讲武堂步兵科。在学习期间他公开抨击军阀们只顾相互争夺地盘却无心抗日保国等言论,得到白乙化1911年6月11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1953年,我们部队参加抗美援朝胜利回国后,曾在白乙化的家乡辽阳小驻,我们三名原中国大学和附属中学的同学、战友曾去县城的太子河区曙光乡,白乙化的家乡石场峪村和他读书的学校访拜。在与白乙化侄子白许多同学赞赏却被校方视为逆向言行,迫使他离开了喜爱的专业。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基础上,华北各地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开辟抗日游击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本文重点记述了开滦、枣庄、淄博、烈山、华丰、六河沟(磁县)、焦作、井陉、阳泉、大同、石圪节、太原西山(东山)、灵山等煤矿抗日武装的建立与斗争。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历史上所进行的第一次较为全面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这种在特殊的民族战争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建党路径、建党方式、整顿组织、党内教育、领导工作、核心和堡垒作用的发挥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团结和带领各抗日根据地群众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的一些做法对处于和平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941年1月后,在刘少奇、陈毅同志领导下的盐阜区各好党组织,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建立三三制政权的战略决策,建立了真正的抗日民主政权。他们在选举中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选举制;用组织法规充分保证人民对政府的批评监督;民选产生的各级政府和干部厉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作风。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在盐阜大地上创造了民主运动的奇迹,有力地推进了盐阜区的抗日斗争,同时也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提供了可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江淮日报》是抗战时期华中局的机关报,它是在刘少奇、陈毅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创办的。《江淮日报》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激励广大军民的抗日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创办使苏北根据地出现了“江淮时代”,促进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盐阜地区新的文化高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日人反战活动;日人反战组织的建立、发展以及演变过程;根据地各级领导和军民给予日人反战组织以积极支持和帮助;日人反战组织的活动主要是进行政治宣传、协助和参加根据地的抗战以及协助受降遣反等;日人反战组织广泛开展的活动,揭露了日本军阀的罪恶本质,瓦解了日军士气,从道义上支持和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7.
聂荣臻与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 ,晋察冀根据地在聂荣臻同志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 ,抗日民主政权在从建立、初步健全到完善的过程中推动着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作风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进步 ,密切了政权和人民的关系 ;推动着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 ,充分调动了一切抗日的力量 ;推动着根据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综合力量的建设的开展 ,使晋察冀成为了敌后模范根据地。同时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的实践 ,为我们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鲁西抗日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伟大意义。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失陷,日冠沿津浦线大举南侵,直指山东。具有革命斗争传统的鲁西人民,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奋起反抗日冠侵略。鲁西共产党人遵照党中央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担负起领导组织人民抗日救亡的重任。他们同国民党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将军精诚团结、共同抗日,使鲁西北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聊城失守,范筑先殉国,统一战线破裂,鲁西形势急转直下,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及时派出主力部队巩固并发展了鲁西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鲁西行政主任专署成立,标志着鲁西抗日根据地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有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各个抗日根据地政府在实行减租减息、农业互助合作的同时,还采取开垦荒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耕作方法、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推广先进技术、培育和推广良种、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冀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在艰苦复杂的抗战局面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根据地政权,发展人民民主,高度重视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改造,坚持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运转有效,在组织、政策、运作等各方面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东北救亡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东北爱国民主人士、流亡民众、东北军爱国官兵共同发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以宣传抗日爱国、支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统战性质的救亡团体,直接参与和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场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为推动全面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东北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中国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毛泽东指示下,新四军部队挺进华中地区,开辟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和新四军部队的大力协助下,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新政权、开展减租减息、组织大生产运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这些举措不仅使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在政治上享受着空前的民主与自由,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了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全面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形式和持久抗战的根本条件.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施的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和民族资产阶级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重大贡献又是抗日民主政权得以巩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在东北人民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为世界人民战胜国际法西斯所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张闻天同志在抗日根据地、东北合江和建国后外交部的知识分子工作回顾,阐述了张闻天同志一贯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希望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分子工作的政策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马占山将军率领东北挺进军在府谷哈镇驻守八年,在此期间,他多次率军抗击日军的进犯,并与友军配合,主动出击,牵制进攻河防的日军,仅1937年至1943年的七年中,与日伪军大小数十战,为国捐躯的将士几千人,使日本侵略者无法立足,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蒙古贵族的降敌阴谋,保住了伊盟七旗,将日军阻挡在黄河岸边,所陷各县次第收复,而且保卫了整个西北战局。今天,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忠烈祠、秀芳图书楼、育婴室等抗日纪念建筑物巍然屹立在陕北大地上,成为马占山将军领导的挺进军将士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7.
抗日儿童团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共产党重视对抗日儿童团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积极引导儿童团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的抗战信念,重视对儿童团进行阶级教育以塑造革命意识,组织儿童团体验和参与集体生产方式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接班人,抗日儿童团团员对党和党的儿童组织怀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抗战胜利做出积极贡献。全面抗战时期党对抗日儿童团的价值观引领为新时代党对少先队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提供经验启示,为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位于华北腹地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历来是灾荒频繁的地区,抗战时期更遭受了严重的水旱灾害及其它自然灾害.边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发展,从而战胜了灾荒,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9.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做出的英明决策.晋察冀地区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聂荣臻领导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在此建立了晋察冀军区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对日伪军的艰苦作战中,不断扩大和发展了解放区,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坚持华北抗战和争取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山东抗日根据地乡风建设在短短数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其成功之处在于将乡风建设寓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之中,使各项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党和政府组织领导与乡贤、社会组织、民众等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将乡风建设变成抗日根据地多元主体的共同行动。以各种组织为基础,以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规范,做到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有机结合。以党和政府部署推动为主导,多种社会传播方式和宣传方式综合运用。其主要经验包括通过宣传动员,为乡风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思想工作,让乡风建设变成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将乡风建设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结合;根据群众认识水平和各地实际,逐步开展,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