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名词(或动词)在保持原有词性的同时,又能在其它语言环境中用作动词(或名词)且功能意义相对稳定、词形不变,这样的一类词叫做名动同形词,这种现象就是名动同形现象。识别这种语言现象的关键是分清它是词类活用还是词的兼类。以词类的功能意义是否对等,可以把它分为功能意义对等的名动同形词和功能意义不对等的名动同形词两类。其特点主要有:一、作为名词和动词,读音相同,词义之间有联系;二、有一般名词和动词的特征;三、通常不能重叠使用;四、充当主语或宾语时,谓语有四种情形。使用名动同形词时要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词语模进行全面分析。词语模的出现避免了汉语言采用某个单一的标准将汉语中连续的界限模糊的语言现象划分为离散成分,同时它对现有词汇的构成方式和表达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它既有和其他语言相同的一面,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加强对汉语独特性的研究,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汉语的研究摆脱印欧语研究的模式,走上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我们完全赞同这一意见,下面打算就汉语的一大特点──极富灵活性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从词语的组合着汉语的灵活性这里说的词语指词和短语。词和短语是两级重要的语言单位,句子由它们构成。研究一个语言的特性,离不开对它们的分析和探索。我们谈汉语的灵活性,当然少不了对汉语词与短语的考察。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汉语词语…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大量的戏剧行业词通过比喻的方式使词义得到了扩展,即从专门用语变成了社会所有成员每天共同使用的词语;戏剧行业词的通用化是戏剧文化在语言中长期积淀、凝固的结果,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是汉语戏剧行业词词义扩展的丰厚土壤;汉语戏剧行业词的词义扩展就是循着由具象到抽象的汉民族思维轨迹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汉语史上的词义研究,硕果累累;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的语言学、词汇学的研究,产生了“承前启后”的深远影响。但是,在词、词义定义(概念)、运用等方面,也有过不同角度的争论。“真理产生于辩论中”。词义定义的明确解决,推动了词义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证古今词义的性质、来源、发展、变化,立足普通语言事实,着重探讨词义到语义这一语言基础工程。语言学的核心是语法。词义发展的“核心”或关键,俗说转义,新说“引申”。汉语新词新语出现,必然要产生与它相适应的词义。这对于丰富汉语词汇,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名词性双音并列复合词的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有的是两个同义语素,有的是两个类义语素,还有少量的是两个对义语素。它们并列组成复合词后,它们的词义和构成它的两个语素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着相当大的发展变化。其中一部分词的词义仍保留着构成它的语素义,即它的字面义,见形而知义;而另一部分词的词义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的形式又有不同,和语素义相比,有的词语比语素义减损了,只保留了一半语素义,另一半语素义却消失了;有的词义比语素义增大了,不限于语素义的范围,而增大到泛指…  相似文献   

7.
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端志 《文史哲》2003,(6):52-57
训诂学是我国古代学者从认知方面研究汉语语义的传统学科,词汇词义是其核心。词汇学是近百年来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形成的新学科,其研究中心也是词汇词义。但是,这两个学科产生的条件不同,哲学基础不同,研究汉语的历史阶段也不同。因此,对词汇词义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但是,由于研究的都是词汇词义,它们又有一定的内同性。差别和内同都反映了这两个学科的互补性,而互补性当中就包含了汉语词汇词义研究的原创性。其重点在于汉语语言单位、汉"字"的性质、汉语词汇的单位、结构和理据以及词汇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工具的层面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主要是形式上的不同,但在语言思想的层面上,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西方语言因素是促使汉语发生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从西方输入的术语、概念和范畴在中国现代思想领域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这些词语在数量上虽然不多,但它却构成了现代思想的"关键词",从而促进了现代汉语作为体系的形成.同时,西方语言方式深刻地影响了汉语,使汉语词语在思想内涵上发生了变化,既具有传统的内涵,又增加了西方的维度.现代汉语作为语言体系既不同于古代汉语体系,也不同于西方的语言体系.现代汉语学术研究迄今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方面,对于在思想的层面上现代汉语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种形成对现代思想和现代文化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薛秋宁  肖元珍 《广西社会科学》2004,(11):134-135,138
汉语对应的单、双音节动词在形式、意义、功能和音节的感受度方面都存在着复杂的非对应性和差异 ,这种非对应性是汉语词语弹性作用的表现 ,体现了汉语词语组合的独特文化精神———以词语的义类为本、体用兼备和名动互补。  相似文献   

10.
语流音变造成方言词语的外部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它主要发生在常用词中,基本类型有异化、同化、儿化、类化与合音。弄清其原形式,有利于对方言词汇的掌握。本文举例讨论了简阳河西话常用词语流音变的类型、条件、过程和原因,对于研究汉语语流音变同语音、词汇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达"作为一个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广泛使用的外来词汇,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完全等同于伊斯兰文化,在汉语译介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词源词义。本文从"胡达"一词的词源、词义以及汉语译介等方面探讨了国内现有词典编撰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应该增加"胡达"词条释义,以正确理解词语背后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一种变异的语言.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运用主体认知方式、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词义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等原因,许多现代汉语词语在网络这一特殊环境下产生了新的含义,网络语言中旧词产生新义的方式有派生式和非派生式两种,其中,派生奇又可分为比喻派生、引申派生、词性转换派生.应加强对网络语言的整理研究,以促进汉语健康、规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之间的语义映射与互动。它在汉语流行词语的词义衍生和词义泛化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隐喻认知与当代汉语流行词词义衍生、泛化之间的关联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一是隐喻阶段,二是抽象化阶段,三是泛化阶段。隐喻的运作过程就是对语义或语域的偏离,而对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消除偏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论人的社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孝哲 《天府新论》2006,1(1):27-29
一、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属性众所周知,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但人的根本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简称为社会性。为什么可以这样说?该作怎样的理解和解释?笔者试作如下解答。从物质形态上说,人是一种高级物质形态,是一种特殊的高等脊椎动物。人像其他物体一样是由物质元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语言使用意义的模糊性在任何语言中都随处可见。很长一段时间内语言学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们认为语言应该清晰精确,但事实上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并不是那么直接和精确。选用的词语意义越是模糊,越会给对方留有余地。例如:(1)Wouldyoupleasecometomyhomeatyouconve-nience?(2)Pleasecometomyhomeifyouhavetime.相反,上述例子若采用精确的表达,那么话语听起来倒像是在下最后通牒。如:(3)Wouldyouliketocometomyhomeat8:35'01'May15,2003?语言的使用既有模糊的一面又有精确的一面。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词义系统中的一个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刘晓梅 《学术研究》2007,(2):139-143
在西学东渐和社会大变革的双重背景影响下,19世纪的汉语中产生了大量新词语、新词义,同时一实多名、古词义短暂存留等等词语过渡现象异常复杂多样,这在《中外旧约章汇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万国公法》及《海国图志》四种近代史料中有突出的反映。随着对近代史料的进一步挖掘,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现代汉语词汇史甚至现代汉语史的上限都可定在19世纪。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汉语隐语的几个问题——兼论隐语与黑话的区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汉语学界眼下通行的隐语定义存在着缺憾,同时在隐语同黑话的关系、隐语的确认以及隐语的类别等问题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学界至今对隐语在语音形式、词义架构、词语的内部结构等等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一些特征等基本问题依然一无所知。而上述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着手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文化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和文化语言学观点透视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文章认为文化义是词语本身所隐含的文化色彩或者附加在词语之上超语言的文化意蕴,它负荷着汉民族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透对对汉语例词的文化义的分析,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语言科学的研究,窥见汉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汉语的文化义似应从以下方向发掘:成语与典故义;比喻与比喻义;借代与借代义;附会与象征义;联想与联想义;情态下褒贬义;风格与语体义;形态、色象与形象义等。  相似文献   

19.
词义的变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依赖词汇的基本意义向其它意义游动的过程。从主观语用的角度分析制约词义变化的语言外机制。在主观语用因素的作用下词汇单位的内隐意义被激活,实现了由词语的静态基本意义向动态的主观语用意义的游动,完成了词义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语境是指某个特定词语出现的语言环境,它决定词义并为词义理解提供各种线索,但是语境线索大多是不充分的,语境信息与词义内涵有重叠、部分重叠、互不包容等多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