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德意识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指构成师德行为能力系统的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和师德意志;构成师德行为定向系统的师德理想和师德信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师德义务感、师德责任感和教师良心等。正是师德意识的各方面要素有机结合构成了师德意识的基本结构。因此研究探讨师德意识的基本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师德意识是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师德范畴等内化的结果,是教师教书育人行为的内在动因。研究探讨师德意识的基本结构就是研究探讨其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师德意识发生作用的动力机制,它对培养和强化师德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师德建设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但不少人对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尚不够明晰,为此,必须厘清高校师德的伦理意蕴,明确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定位和高校师德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伦理价值。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应从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充分发挥师德的伦理价值功能,发挥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师德成为教师的生命选择。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师德应是一名教师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综合表现,它体现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建立高校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做到三个结合:师德最低要求与师德最高理想教育相结合;解决师德问题与解决教师困难相结合;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与专业学术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高等师专的学生成为合格初中教师的关键因素为是否具有强烈的教师意识。为此,作者从让学生明确培养目标,并落实达标计划;教师要树立师范生是学生,更是教师的观念,并以此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发挥职业榜样的教育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强化师范生的教师意识。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学论述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以及教师实现职业价值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这些思想对于帮助国家和社会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尊师重教意识,尤其是帮助当代教师树立职业使命感,规范自身职业角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 要:本研究采用翁雪招的“师范生师德意识调查问卷”以及韩春红的“师幼互动质量调查问卷”对144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习生以及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主要发现:幼儿教师师幼互动质量的水平呈中等偏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习生师德意识的水平呈中等偏上;幼儿教师师幼互动质量与本科实习生师德意识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师幼互动质量三个维度与师德意识四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主要建议:高校加强教育实践管理,重视教育实习对学生师德意识的积极作用;幼儿园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注重幼儿教师对实习生师德意识的引领作用;指导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积极引导实习生提高师德意识;实习生注重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师德意识。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自我意义的实现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存在职业角色认知偏差、职业情感消极及职业行为退缩等问题。这主要受我国传统价值体系、国家政策及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教师职业发展过程的消极经验及师德滑坡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强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则需要通过淡化身份意识,树立契约精神,完善国家政策,优化高职院校管理,加强教师的认同教育及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路径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素质.就社会时师专生的评价和期望的调查结果而论,师专毕业的教师在职业态度、教育科学知识、职业技能、教育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师专教育应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确立教育科学的地位,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重视师专生教师经历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精神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生成融聚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品性,是教师实现其生命价值与坚守职业岗位的精神叙事。“师之为师”的德性自觉是新时代教师职业精神生成的内生性资源与驱动力;生命关怀是新时代教师职业精神的品质内涵,是“师之为师”的生命向度。新时代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需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情怀教育作为根本任务与重要内容,需要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作为观念引领与价值追求,需要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文化资源与心理环境,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觉自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状况及师德修养水平却不能令人满意,"师德滑坡"问题特别是大学教师的"师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明确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师由于其复杂脑力劳动的特殊性,进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价值意识、科研精神、防止学术腐败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品德心理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品德心理结构既符合品德心理结构的一般规律 ,又有其独具的蕴涵和形成规律。尽管教师职业品德的内容十分丰富 ,构成十分复杂 ,但就每一具体的职业品德的心理成分来说 ,都包含师德认识 (包括师德观念的形成、师德信念的确立和师德评价的发展 )、师德情感、师德意志 (包括师德动机、师德意志控制力、知行一致 )和师德行为 (包括师德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四种基本成份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是师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需要,是教师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做到师德内化,要解决师德认识问题,还要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培养师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和师德行为,要通过重学、自省、慎独、力行、积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自我建设能力以及教师职业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教师的基本素质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现代生物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先分析现代生物教师的职业前素养准备,包括都职业意识、一般化修养、生物学专业修养以及教育学科修养等;进而讨论现代生物教师的职业中实践推进,主要从生物教师应具有的职业日常规范角度论述敬业精神;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生物教师的职业水平提高,主要从分析教育科研的意义入手,论述探索精神对于教师职业的稳定与教学水平的提高之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师师德内涵与外延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容他人的情怀和文明美好的教师形象。高尚的师德具有极强的育人功能,容易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形成学生对榜样的模仿心理和遵从心理。加强中学教师师德建设,应立足现实,探索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模式;建立和完善师德评价体系;树立集体模范典型,以教研组的整体素质提升来促进教师个人素质提升;将师德建设与关心教师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普及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教师是关键。因此 ,师范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为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本文拟从素质教育对中学政治教师的要求来分析目前师专政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修养存在的缺陷 ,探索改变这种状况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一、师专类政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修养的缺陷素质教育要求中学政治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得到全面发展 ,心理、人格健康成长。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高等学校师德建设情况,从教师的视角对辽宁省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辽宁省高等学校师德的总体状况良好,广大教师敬业爱岗、职业认同感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高等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还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对师德考核的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必须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建立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建设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师德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注重个人功利、敬业精神缺乏、不能做到传授知识和育人并重、自身素质欠缺等一些问题。加强师德建设主要应从加强师德教育、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及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人手,使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教师师德行为监督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师师德行为监督机制具有教育、预防、补救和改进的功能 ,其方式主要有高校的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教师自身职业良心自律监督等。该机制的建立 ,对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