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世 《天府新论》1998,(4):33-37,5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理论界引起了重视,并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笔者试论其中三个问题。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的关系由于黑格尔的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历史观的理论前提之一,“世界历史”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这自然使研究者们在探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时,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在“世界历史”理论方面的异同,给予相当多的注意。这是必要的。只是应更为深入一些,更为全面一些。研究者们都注意到了二者在唯心与唯物、是不是“欧洲中心论”等方…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因此,马克思非常重视对人以及人作为主体的生成和发展的研究。我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后,理论界也开始重视对人的生成和发展问题的研究,有关市场经济与人的生成、发展关系的著述日见其多。但是,纵观我国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不难发现,论者们在一些重要的和基本的问题上分歧颇多,并且存在不少理论上的混乱。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市场经济与个人本位的问题略呈管见,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中丰富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俞吾金 《学术界》2001,(5):11-16
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是他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理论界历来重视研究马克思的这一理念,但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个人全面发展"的提法转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提法.本文强调,这两种提法是有重要差异的,马克思说的"个人全面发展"是有严格的理论含义的.本文分析了这种"转换"的成因,同时也肯定了我国理论界在研究这一问题上所做出的贡献.此外,本文也指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两个维度--道德维度和历史维度,以往的研究普遍地拘执于道德维度,从而遮蔽了马克思对"普遍异化"的历史意义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期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热潮,研究者们在这股热潮中提出各自的见解。其中主要在“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与全球化的关联等方面有所分歧。本文对研究者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期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启示,以凸显这一理论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已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依据这一理论,人们指出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一些新见解。但在我们看来,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即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评价,理论界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些同志认为,马克思晚年已由一元历史观转向多元历史观;有些同志则认为,与《资本论》相比,马克思晚年的历史理论根本没有变化。这两种观点我们都不能赞同。我们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探索确实得出了一些从《资本论》的逻辑分析中无法得出的理论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历史观的转变,而是他的历史理论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马克思的晚年思想标志着他的历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单位──兼评近年来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刘忠世当走出“五种社会形态说”作为历史分期理论的法定的唯一形式的限制后,国内学术理论界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对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评价出现了许多分歧和争议。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到了偶然性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关于"偶然性"的理论论述,借助阿尔都塞晚年所提出的"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可以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出全新的解释,也能回应理论界对于"历史决定论"与"历史目的论"的批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在唯物史观人学本质问题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是将人道主义和个人尊严排除在1845年以后马克思成熟的唯物史观之外.而事实上,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这一经典文本中内在地揭示了唯物史观与个人尊严的理论关联.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多种划分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刘忠世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我国理论界有着重大影响。传统的理解主要是五种生产方式理论,或称之为五种社会形态说。对此,近年来人们议论颇多。许多研究者又提出并讨论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三阶段划...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历史评价理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科学地评价历史和现实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这是唯物史观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的研究视野逐渐集中到马克思的历史评价理论。本文拟结合目前研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对马克思的历史评价理论进行深入的辨析,以期达到对这一理论的科学理解。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社会理论常带有偶像化特征,这与信息匮乏和意识形态的限制密切相关。俄罗斯从来就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马克思,结果马克思及其理论在苏联造就了一系列神话,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理想化的马克思形象占据了统治地位,至上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原来的官方认可的理论地位和国家赋予的权威。近年来,在俄罗斯对马克思理论的解释分为好斗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本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正统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和好斗的马克思主义者派别。后苏联时期,研究者开始关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试图以此作为解决当今俄罗斯社会问题的钥匙。现今俄罗斯对未来社会的前提和社会主义前景的研究发展了马克思及继承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探索,很长时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理论界探讨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自马克思的《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即伦敦手稿在我国出版后,人们对手稿中所提出的社会发展“三形态”图式重视非常,众多研究者认为其以人的发展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体现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精神;又因其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切合我国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并认为其比传统的“五形态”说更能合理地解释历史的实际情况,解释各国的历史实际。这些观点直至今天仍有很大影响。那么,马克思伦敦手稿中提出的三形态图式…  相似文献   

14.
在界定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历史地位前,首先应解决一个基本的方法论问题:研究者应该如何界定笔记的历史地位?本文提出了一条旨在科学解决笔记历史地位问题的循序渐进的新思路:笔记文本的个案研究——笔记间关系的辨析——笔记主题的判定——笔记在马克思同一主题的理论探索活动中的地位的指认——笔记与马克思社会理想、革命实践的关系的辨认——笔记与马克思其他主题的理论探索活动关系的考察——笔记历史地位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人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人问题。这是当代国内外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没有明确把个人问题作为我们关注、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点问题,而把对个人问题的研究让给了资产阶级,之所以如此,其根源之一,在于我们总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多注重对人类社会、人民群众和物质生产方式的探讨,不注重个人,这往往使得我们在挖掘和整理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思想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把个人问题给忽视了。 这就提出这样两个问题:马克思学说中有没有关于个人问题的系统理论?如果有,马克思究竟是怎样分析和看待个人问题的?其实,在马克思那里,他在以人类社会为其理论立脚点的前提下,注重研究个人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都会对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对历史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接对历史的影响作用大小把个人区分为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关于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目前理论界和各类哲学原理教科书中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论述,但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它也是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充分肯定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既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唯…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人道主义”或“现实的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在1844年使用的一个特定概念。这个概念同马克思早期的其它概念一样,近几十年来在西方遭到肆意曲解和滥用,就是在研究者们中间,对之也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只有具体而深入地考察马克思这个阶段的思想发展,特别是它同费尔巴哈哲学的联系,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 1844年,是马克思完成世界观转变而着手创立自己理论体系的始初阶段。正象列宁所说的,“马克思在1844—1847年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进一步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关于“真正的人道主义”概念,正是在他“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的时期所使用的一个特殊概念,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理论的和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总体把握.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交往关系只是全部社会物质关系的本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却遭到不同立场研究者们的误解.只有消除这些误解,才能发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性质、特点、道路及其历史前提?这是学术理论界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历史时刻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得出科学的认识,不能求助于远离中国实际、中国问题的西方理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内,结合新的理论资源和  相似文献   

20.
在近一个半世纪以前,两位伟大的历史巨人,尝试着从社会学角度对悲剧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一个全新视角的概括,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悲剧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几十年来,它一直被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工作者奉为圭臬;新时期以来,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成为文艺理论界争论的一大热点。研究者们见仁见智,从各个角度对马恩悲剧理论进行了探讨和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