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对目前学界“法理学”与“法哲学”两概念并用的由来作了简要的考察。通过对“法理学”与“法哲学”概念的界定 ,文章认为 ,两者在学术传统、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法哲学”与“法理学”是相互联系 ,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学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学界“法理学”与“法哲学”两概念并用的由来作了简要的考察。通过对“法理学”“哲学”概念的界定,文章认为,两者在学术传统、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法哲学”与“法理学”是相互联系,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学科。  相似文献   

3.
舒国滢 《学术界》2001,(1):101-110
论文把"法理学"与"法哲学"两个外文汉译名称的引入作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事件对待,并对目前学界并用两概念的因由和后果作了简要的考察.通过对"法哲学"与"法理学"概念形成的辨析,文章认为,两者在学术传统、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所以人们在断言"法理学是法哲学"或"法哲学是法理学"时,应当明白谈论的是什么语境中的"法哲学"或"法理学".文章指出,中国的法理学大体上属于法学家的法哲学,但长期以来,法理学家们对实在法的制度和规则本身并不十分感兴趣,不是从实在法的内容本身出发来思考问题,而是把自己的理论兴趣转向对实在法的隐性背景的解释.这种"注释法学"所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它不仅没有使法理学完成与其他学问(如政治学)的分离,而且败坏了法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及大学基础(主干)课程的声名和学问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周永坤教授《法理学》一书中的几个核心命题是:法本质论中的“理想命题”,法价值论中的“平等命题”,法社会论中的“主体际关系命题”和法(学)方法论中的“责任担当命题”。这几个命题是世界法哲学或法理学关注的核心命题,对这几个命题的澄清也可以看作是对邓正来先生提出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在法理学层面的某种回应。我们和周永坤教授的《法理学》分享一种共同的学术立场,即理想和价值是法律的本体要素,追寻理想目标,担当价值责任,是法理学题中应有的本原之义。  相似文献   

5.
政策哲学学科建设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哲学是以政策现象为逻辑起点,以公共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之间的矛盾为研究对象,并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提供哲学理论支持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政策哲学研究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开展政策哲学研究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政策哲学对象论、政策哲学范畴论、政策哲学价值论、政策哲学认识论、政策哲学实践论、政策哲学方法论等构成了政策哲学的学科体系框架.政策哲学与政治哲学、法哲学、行政哲学、管理哲学、价值哲学等学科相关联而并列自存,表明它的建立和发展有充分的现实可行性;政策哲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表明它的建立和发展有充分的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一)概念与对象、内容 法哲学(也称法理学),系资产阶级法学家用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抽象地研究法的一般问题的思想学说。它渊源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到18世纪末才形成为独立学科。它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大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理论法学的历史与现状 法学在西方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国始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是,直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学才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法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时,也就产生了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的分科。随着法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应用法学部门不断增多,理论法学也日趋扩大研究范围。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理论法学包括法哲学(法理学)、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其中法哲学是理论法学的主干。旧中国的理论法学通称为“法  相似文献   

8.
高桂爱  刘刚 《齐鲁学刊》2023,(6):102-112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是提升其理论水平。理论水平的提升须遵循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统一。依据这一原则,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由浅到深三个层次。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当前的体系构建尚停留在第一层次的理论构建上,与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的体系相比,其“理论抽象”相对不足,体系框架的理论化水平不够高。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逻辑路线,可以从体系构建原则、哲学批判、历史检验三个方面入手,参考体系构建的“范畴论”和“红线论”等技术思路进行“体系再造”与“学科分类”,推进实践应用、学科交流和教学推广。具体而言,就是遵循“多来源、两步走、三层次、研究叙述相统一”的体系构建路径,坚持理论来源的多维研究视角、分“两步走”的总体研究路径和“三层次构建”的具体研究路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研究述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中国哲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也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哲学研究面对这些冲击和挑战发生了重新定位和自我辩护的需要。为此 ,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新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走向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将讨论中各种观点综述如下。一、问题的提出与中国史学、文学等学科不同 ,哲学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是 2 0世纪的产物。 1 91 4年 ,北京大学设立“中国哲学门” ,1 91 9年改为哲学系 ,这标志着作为近现代教育和科研…  相似文献   

10.
王夏昊 《东岳论丛》2023,(2):158-166+192
法理学是一门将各个部门应用法学整合为完整统一有机体的法学学科,它拥有不同于后者的研究对象即形式客体。它关于法的知识是独立于经验的纯粹理性知识,是法的形而上学。法理学作为知识体系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这三个部分又可以被归结为关于法的理念的命题和关于法的理想的命题。各个部门应用法学作为根据经验的杂多的特定实在法的知识体系在逻辑上必然与法理学三个构成部分的命题相关联。关于法的理念的命题不可能将关于法的一切知识或命题涵盖其下,因此,需要关于法的理想的命题将关于法的一切知识或命题统合起来。中国法理学关于法的理想的命题的研究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11.
以理查德·舒斯特曼为代表的学者把身体美学定位为美学基础理论研究,视为美学在传统心灵美学基础上继续向前开拓的根本方向。这种定位能够成立的原因在于,身体美学具有自身深厚的哲学基础,即身体存在论。它与作为心灵美学哲学基础的心灵本体论相对,提供了对哲学之为哲学具有构成作用的“存在”问题的解答。基于此,身体美学才能作为基础构造的美学知识,即美学基础理论。这首先集中表现为身体美学在根本上转换了美学关于审美的认知,具有自身的且区别于心灵美学的美本质论。当然,除了哲学基础、美本质论外,当身体美学在美感论、审美范畴、审美形态、美育等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上都给出自出机杼的回答之后,它作为美学基础理论的学科定位和面目可以更为立体地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出版的有关价值理论著作,大体上有几种思路:一是从价值的本体论着手,进而对价值进行认识论研究:价值主体、客体、评价、价值与真理等等;二是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作为独立章节,然后研究价值本质、价值的规定、价值类型等问题。前者可称之为“认识论的价值论”,这种思路的逻辑思维很明白,哲学是认识论,价值哲学亦即价值认识论。后者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试图勾勒出一个相对独立的价值体系。1991年8月出版的北师大青年学者袁贵仁同志的《价值学引论》却与前二者不同,虽然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理论框架的视角则别有新意:即以多种学科为依托(自然不局限于认识论或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人类  相似文献   

13.
部门法理学作为法理部门化和部门法理化的互通表现,目前在学术界快速发展,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动向,并构成了法学知识发展谱系的重要元素。我国部门法理学范畴的提出,主要原因是一般法理学对具体实践指导的乏力和部门法研究中反思性不够。法理学不应当是空中楼阁,它应当走向实际、与部门法实现二者的互通。部门法理学作为法理学的一门学科可以反思部门法的价值、厘清基本法律概念、发现其法规中存在的不足;作为方法,有利于促进部门法的学理化提升。实际上,部门法理学无论是作为学科论还是方法论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必要将二者彻底隔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法律移植与现代国家转型为背景,考察了最近20年来法理学思潮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到法律文化论和法律现代化论的内在发展逻辑,提出这些主流思潮坚持一种“没有国家的法律观”,它不仅是法律移植的政治意识形态的产物,而且是法律共同体的职业意识形态的产物。这种思考与法学家的自我身份认同密切相关,由此被称为“法律人的法理学”。基于反思这种法理学在处理国家与法律关系上的方法论误区,作者考察了当代法理学中的边缘学说,即实用主义法理学,对整个主流思潮的批判,以及由此形成本土主义方法论与本土主义政治立场之间的张力。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立法者的法理学”,试图在更广阔的理论背景上,重新把国家与政治作为法理学思考的中心,从而在技术意义上整合“法律人的法理学”,思考中国在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的转型中面临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太极”是中国古代易学史和哲学史上一个有着核心地位的重要范畴。先秦时期的“太极”当是空间义,而汉唐时期诠释“太极”的主流观念是物质构成与宇宙演化意义上的“元气”论。到了宋代,对“太极”的诠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具体的“气”转变为从形而上的义理和本体上来对其予以诠释。太极“元气”论,逐渐被太极“性”论、“理”论等扬弃甚至消解。在这个过程中,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栻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不但消解了太极“元气”论,而且将其转化为太极“性”论,对朱熹的太极“理”论有重要启示意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形上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由于所持的学科立场及研究视角的不同,对法经济学关注的学者们并没有就其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学派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研究范围上包括从反托拉斯法到法律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偏重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以麦乐怡为代表的非主流学派则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经济、社会、哲学等比较分析”,在研究范围上纳入更多意识形态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经济、政治、社会判断方法的综合。主流学派凭借其研究方法上的“技术优势”,在过去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非主流学派试图突破法经济学研究中“法律的经济分析”这种狭窄的分析框架,发展出一种新的思考法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这一发展趋势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研究方法和分析结论在多大程度上能显示出超过“法律的经济分析”。从根本上讲,法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过程。作为新兴的理论学科,法经济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价值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哲学价值论的研究在我国有了令人注目的进展,与此伴随的,是争论性问题的增多,何者能充当价值主体就是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范畴(“实体价值论”①的提法是不成立的),而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产生的,是客体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的统一。从最一般涵义上说,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的功效、功用或效应。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则是作为一般哲学范畴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何江宁 《阴山学刊》2009,22(3):5-13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美学”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等自身规定性的跨世纪之争,促使我们不得不追根溯源,追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Alexander Gottlieb)和由他首创的作为学科名的Aesthetica(埃斯赛迪卡)。如何认识和评估鲍姆嘉通对审美研究的贡献迄今仍在争论之中,这源于以下问题始终未能被澄清:鲍姆嘉通以Aesthetica的名义试图指代的究竟是怎样一个理论研究领域,这个领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体现在什么地方以至于它有资格成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此学科所对应了生活实际的哪一个领域、指向了人类生存的哪一种维度?美学如何和艺术哲学以及文艺理论相区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必须考察鲍氏在埃斯赛迪卡暨“美学”学科建设上的始初意向,即在其博士论文和理论美学文本中对Aesthetica及其他相关概念所作的规定;以期厘清一些和“美学”自身规定性有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2001,(6)
第一期何秉孟 当前亟需继续深入研究的十大理论问题蔡曙山 论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意义华 民 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对应措施邹彦林 论省区中长期规划的创新杨俊一 企业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郑也夫 走向杀熟之路———对一种反传统历史过程的社会学分析资中筠 论美国强盛之道 (下 )黄楠森 哲学的应用、应用哲学与部门哲学舒国滢 走出概念的泥淖———“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辨于光远 《国际歌》中译文改动真相———我和胡乔木的一场争论王 宁等 伪科学的来源和学者的辨伪使命李伯重 亡国庸君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审视和新世纪的展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桂 《学术界》2002,(1):254-268
二十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 ,是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相一致 ,亦即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一致的 ,因而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一个现代意义的学科门类 ,中国哲学及其研究经历了从萌芽到成型再到成熟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其间 ,既有显著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 ,也有沉痛的政治教训和理论思维教训。在新世纪中 ,中国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其体系将逐渐完善 ,逐渐严谨 ,学科特点更加鲜明 ;中国哲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将进一步凸显 ;中国哲学的研究将更加世界化 ,世界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充分 ,在相互交流中 ,中国哲学的研究水准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