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1993,(1)
据专家预测,今后新市场的开发不再是消费者产品的天下,将会出现四种新的市场: 第一种是传播和资讯市场。在发达国家,资讯和传播市场迅速发展。明日的办公室和学校将围绕资讯和传播而建;明日的工厂也将围绕资讯组织而不再是机器操作。第三世界国家为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电话普及已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
符浩同志是我国外交界的前辈,曾任我国驻越、驻日大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大中日友好小组主席。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中日关系史仅仅是书面的东西,而符浩同志却是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历史的见证人。不久前,笔者采访了符浩同志。  相似文献   

3.
张鲁宁  张芳 《社科纵横》2009,24(10):20-22
新中国的60年,是和平发展的60年。从“社会主义工业国”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新中国主张和平发展,是合乎国情适应世情的必然抉择。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历史性改变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展开,中西方文化又一次相遇。严重落后的现实使中华民族又一次严峻地意识到危机和紧迫。因此,从80年代开始国内理论界出现了新一轮的文化研究热并持续至今。文化热是围绕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评价和再认识而展开...  相似文献   

5.
和平研究是在本世纪60年代初期出现并且已经获得大家公认的一种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动向。其任务是对于实现和平的条件和在国内与国际范围采用和平方法解决冲突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探讨,为此在有些场合也被称为“和平与冲突研究”。但是从研究对象来说,和平研究的研究课题是“对和平的保障”,而冲突研究的课题则是“对冲突的揭露和对冲突的分析”。不过,从事和平研究的代表人物,在他们进行研究工作的同时,也都主张开展有关和平教育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是在新时期中国对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新主张,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福祉的外交模式。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渊源。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也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中国建设好"和谐社会";其次是积极推动"和谐周边";最后逐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的世界和平建设〔印〕J.P.霍尔德伦冷战后世界核战争的阴影逐步消退,但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高枕无忧。现在引起我们注意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成千上万的核武器配置在各种待用状态下。其主要的拥有者为美国和俄国,还有几百种分布在“中级”的和未加...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的未来与发展中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预测未来将如何发展本是人的一种愿望,但长期以来,这种愿望也越来越表现为一种需要.在古代,人们几代人大体上都是在没有变化的条件下生活.而今天,经济和社会中的变化十分迅速,这就要求人们能适应新的生活和劳动条件,同时还要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由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某个部分的变化会迅速扩展到其他部分,因此,今日人  相似文献   

9.
美学的前途如何,这是目前美学工作者和美学爱好者都很关心的问题。几千年来,人类对审美问题绞尽了脑汁,创立了五花八门的学说,造成了一个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古至今,大家各说一通,没有一种观点无懈可击,也没有一个美学家能被不同学派说服。称为“美学原理”的东西不断出现,但除了作者本人及其学徒之外,谁也不把它们当原理看,因为它们实际上也不过是某种假说。同时,尽管在美学领域不断重复“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却至今收效甚微,美学基本上仍停留在纯理论上。在许多人看来,它不仅对国计民生毫无意义,就是对艺术创作也没有什么大关系。每当它要指导艺术创作或其他审美实践时,便立即显示出无用、可笑和讨厌。于是,很多人发生了疑问:美学是一门科学吗?它能继续存在下去吗?未来的社会需要美学吗?美学将是什么样子?它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为了摆脱困境,现在应当怎么办?这些问题尖锐地摆在美学工作者面前,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0.
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国际私法具有维护和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作用.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里程碑,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将在涉台民事案件及两岸民事纠纷的法律适用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筑稳固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和平与发展:中国崛起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在 2 1世纪的最初 2 0年中国仍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阶段性现代化目标 ,为此 ,规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纪中 ,对内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对外必须坚持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战略边疆指的是一国影响力所能实际控制的战略空间。在国际政治中,战略边疆具有特殊的效能,例如维护国家战略通道安全、拓展国家海外利益等。本文认为,中国在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应该高举发展、和平、合作的旗帜,依据国家实力、利益分布等因素构造自己的战略边疆。  相似文献   

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度概括了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确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本质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现实可能性。坚持和丰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观是中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相互依存的深度,大国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制约了霸权主义,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发展,一些新的安全观念正在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无论是从规模条件,还是从衡量大国地位的关键性指标数据来看,印度作为新兴大国已经无可争议地崛起了。助成印度崛起的关键性因素,除了其一以贯之的大国地位追求,特别是战略现实主义的治国方略外,显然还在于冷战的结束给印度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印度对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的许多规则、规范甚至运作机制并不认可,但由于受种种条件制约,其依然只是国际体系中的一个“有限的挑战者”。印度的崛起导致了亚洲地缘政治的重大变化,进而直接影响着中印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再论和平与发展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问题的论述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 ,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任何偶发事件 ,甚至个别严重事件 ,也不能改变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建构未来的图景,既可以按照必择其一的思维进行尝试,也可以采取有利于对未来的形式施加有意识影响的行动。对未来的研究——需要理智、科学和实践。关于未来的思考具有两种形式——未来学的和预测学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学者R.李希塔在题为《处于十字路口的文明》的集体著作中提出了科技革命的理论,这场革命的实质在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给生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思维(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国际战略的内容,塑造着这个国家国际战略的实现样式和手段。一国国际战略思维(理念)变化的程度越深,其影响国家国际战略内容和面貌的程度也就越深。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迁,中国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美苏对抗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四种可能性: 在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对抗消失后,会有什么新对抗能够成为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因素呢?首先,苏联与西方的对抗会不会被南北对峙所取代?其次,随着美国人、东亚人、欧洲人对付苏联的大联合的解体和新的敌意的产生,会不会发生由  相似文献   

19.
20.
近几年,我国美学研究的重点和国外美学研究有一个共同的趋势,这就是由美的研究转向了审美的研究,也即由对审美客体的本质研究转向了对主体审美经验的研究。美学走向了“过程性”美学,即以审美活动为出发点的美学。与此同时,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从探究客观本体到关注主客体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的转变。可以说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正处在转折迂回中的艰难选择。在这方面出现一大批美学论文和专著。其中叶朗主编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