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和谐文化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内核,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和谐文化要体现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是人类解放与自由追求在和谐文化中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确立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文关怀习惯,正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在和谐文化中追求人文关怀的重大现实价值。和谐文化要体现人文关怀就应该做到:追求正义公平;坚持以人为本;承认主体主义;重视心理疏导工作;实现人文关怀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的和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助于实现各教学要素关系的和谐,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人为本的和谐艺术。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人文关怀"在理解上存在三个误区,即将人文关怀理解为关心学生生活、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和设置人文课程。这些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该从广义上理解人文关怀,它涉及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人的文化、人的心理等各个层面。大学的人文关怀应该具有五种指向,即自由探索精神以及对失败和错误宽容精神、复归人性、回归生活、彰显个性和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4.
彭波  李洁  叶英 《淮海文汇》2013,(3):23-24
正现代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的意义和作用。人文关怀包含了人格塑造和尊重,是社会理想、生命价值、生存境遇的统一,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人文关怀的本质对教育发展与改革、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考试工作中的人文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考试工作中存在诸多人文缺失,如高校考试体制设计缺乏人文关怀、考试形式单一、监考老师有失人性化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教学要倾注人文关怀,命题要富含人文情怀,二是监考过程中要给予考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创设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三是阅卷评分过程中彰显人性化,补考重修中尽显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是在教育中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尊重人,这才是以大学生发展为本的充分体现,富含人文情怀的新型的高校考试。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关注人的存在、发展与超越的理念,探讨"人文关怀"理念,挖掘人文关怀的价值,无疑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管理理念要求高校引导教师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追寻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并实施刚性与柔性的互补管理,这种理念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人文精神,对于引导高校教师发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梦”的价值目标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诠释了“中国梦”基于人民群众立场,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人民性;“国家富强”蕴涵着“中国梦”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全面性;“民族振兴”折射出“中国梦”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人的素质提升、人的创新能力提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化人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因此,确立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人的本性、社会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必要性,并在此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在价值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贯彻"人文关怀"来实现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熙载的诗论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关注现实人生.他以悲天惆人的情怀,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体精神的和谐理念融贯在艺术审美批评的实践之中,体现了艺术审美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诗学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0.
和谐传媒、传播理性与绿色传播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传媒,需要营造和谐的新闻传播生态。坚持新闻报道的理性和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对人的生存权利的维护与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提升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建构有机结合,是和谐传播生态的基本前提,也是新闻传媒价值和尊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在界定和谐心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和谐心理是一种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的健康心理。和谐心理是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的精神诉求。和谐心理的建设路径应包括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等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工作应改变传统管理观念,注重人文关怀,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改善开架书库管理,构建和谐的人际、人境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校园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原则,以人文关怀、人本思想去处理各种矛盾,最终实现校园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珍视社会责任,贴近民众情感;注重民生报道,关怀人的社会本性;协调基本关系,构建和谐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国家发展全局的指导性理念,与以往发展观念相比,其独特内容是其表达和实施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在发展中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谐,彰显出社会主义社会中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也突显出治国理念的人文关怀思想。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是对人与人类生命的存在本身的关怀,表现为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人格的完善、价值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发展问题的关注。高校一校多区办学的现状,导致对大学生群体人文关怀的弱化和缺失,必须探索重构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因此,进行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并试图通过分析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原因,为教育者理清在人文关怀工作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也是高校学生工作努力的目标。“三个一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它既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2007年4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法学院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举办了2007年“法律、艺术与人文关怀”论坛,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教授、本次论坛的倡导与支持者、罗中立奖学金赞助人仇浩然先生与许多著名的法律人、艺术人以及广大学子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法律、艺术与人文关怀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所追求的和谐理念,特色独具,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造物主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的自知之明,以彰显超验精神和终极关怀;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类同根同源,理应爱人如己,以彰显普善和博爱精神;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