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关于法学本科教育定位的典型理论主要有"废除论"、"精英教育论"、"职业教育论"、"通识教育论"等,它们各有利弊,为此作为一种相对折中的做法,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基础教育或素质教育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以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法学教育的属性、法学教育供给与法律职业需求的非对称性矛盾,指出法学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精英教育。法律服务的国际化归根到底就是法学教育目标的职业化与人才模式的国际化。在我国目前法律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同质性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的特殊历史时期,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培养目标、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后起法学本科院校亟须树立"成品"意识,及时回应法律服务国际化的要求,大力改善师资结构,突出实践教学与双语教学,重塑法学教育的精英使命。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考试制度背景下,应充分认识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关系,强调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对接,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优化课程设置,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优化教师群体,为法学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当以司法考试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地方院校与地方社会的共生关系以及法学专业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以司法考试为导向,围绕培养目标和司法考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开设16门法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程计划、适当增减课时、选用适当教材、加强案例教学、落实实践环节、改革考试方法,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司考通过率,为地方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法学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方本科院校为视角对通识教育进行探讨,期望引起人们对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予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文章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明晰通识教育地位、强化通识教育意识,设立通识教育专职管理机构、落实通识教育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升通识教育内涵,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水平,打造通识教育课程品牌四个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育的分层以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法学研究生教育、法律硕士教育的目标分别是通识教育、学术教育、职业教育,而不应以通过司法考试作为其目标。司法考试的部分内容需要纳入法学教育的环节,法学教育者须关注司法考试中部分试题答案所反映的基本观点,避免出现"知识即权力"的现象。为优化法学教育结构,我国宜取消法学非普通高校教育、专科教育及非正规教育;要求只有完成了正规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学历教育者方可参加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应该减少选择题并加大主观题的考察力度,并且增加口试。  相似文献   

7.
在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是坚持素质教育还是转变为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争论。应当直面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错位现象,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以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思维为核一心开展法律职业教育,并且和司法考试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教学质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规格不统一,这又直接导致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的不科学。本文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应用型的职业法律工作者,是职业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与之相适应,法学本科教育应强化实践性教学,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完善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律教育分为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培训阶段和学术研究阶段;法学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法;法律从业人员的培养既本着不拘一格的准入原则,又实施严格的准出要求,注重技能培养、业务实践、继续教育;法学的学术研究注重培养研究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实质性学术沟通;指出中国可从中得到启示:加强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导向,建立完善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试论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与专业实习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现实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追求应放弃"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明确定位于"通识教育"。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法学专业实习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必须融入法学本科教育之中,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进一步强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实现法学专业实习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调整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旅游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面向市场需求,课程体系要突出职业能力,实践教学需贴近行业实际,同时还要加强职业引导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是很高的条件下,如何立足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数量庞大的实际,科学调整职业教育的结构,降低职业教育重心,建立以初等职业教育为基础,逐步形成学校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专项训练相结合,与不同形式的培训机构结合的网络,吸引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形成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初等职业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它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这一职业教育形式目前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与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交叉竞争的局面,在资源利用上与普通本科教育也产生了新的矛盾。通过对辽宁省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及现状分析,提出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因利势导、因时就近"的原则和三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生成受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高校类型与层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具复杂性。应对多种影响因素,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生成应将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转换到培养目标中去;应将抽象的培养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生成应遵循其内在逻辑:目标定位适切——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融合;目标价值取向——在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之间调适;目标功能选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之间和谐;目标多样化——在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共生。  相似文献   

15.
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视角审视我国本科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建设的重大举措。针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高等院校一定要科学定位,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分类分层发展,从而培养出具有各校特点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几大问题及其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高校盲目竞争并与社会期望不相适应这一严峻现实,改变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思维,使大学符合社会的多元期望,培养现代社会里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主要动因。而现代社会需要的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知识且能适应未来社会变化,他们将职业视为自我实现的基础。与此相应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就离不开科学研究,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应用科技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还要避免几种危险:避免应用技术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机构”,避免高等教育中的新马尔萨斯倾向,避免以服务地方为由减少政府投入,避免地方本科转型沦为“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的重心与生存发展的价值主要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质量的教育管理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新时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准把握教育管理目标定位,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方法,创新教育管理的实施路径与策略,并能持续优化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以符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判断标准,多角度地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品质、智力能力、性格心理特质进行比较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其他教育类别的学生只存在特点的不同,不存在综合素质差的问题。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科学的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学习操行评价体系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积极思考和探讨如何确立和坚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组织和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学会做事与做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要求,许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自身的转型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高校转型为女子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调整专业设置、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带来了机遇,同时,对其传统办学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挑战。作为被划归新建本科院校之列的女子高校,只有明确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解决是否要转型、如何转型发展等根本性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