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已成为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及改革创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市被确定为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城市。这就要求大连市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但相比之下,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矛盾的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城乡和谐稳定的首要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首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发挥大连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就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方略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玲 《经营管理者》2014,(33):173-174
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各省市都非常重视城乡统筹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支柱产业协调发展,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南宁市具有独特的经济基础与区位条件,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本文在介绍了南宁市城乡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支柱产业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乡一体化都是双向的,而我国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则是单向的;那么,我国有条件的地方是否已经发展了双向城乡一体化?本文利用北京市怀柔区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双向城乡一体化的初步发展进行验证性研究,数据检验显示资本下乡、技术下乡和人才下乡在怀柔均达到了一定水平,证明怀柔出现了双向城乡一体化萌芽,处在双向城乡一体化初期阶段。调查数据研究还验证了"在双向城乡一体化条件下资本下乡、技术下乡、人才下乡相伴而行"以及"资本下乡最为关键而且资本下乡先行"的判断;揭示了"城市比邻优势"和"农民职工化";还分析了政府政策、城市资金和技术下乡动机、初期阶段推进事项等内容。上述研究也反映了双向城乡一体化初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和重要需求。鉴于双向城乡一体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作用,我国应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双向城乡一体化。本文对我国认识以及发展双向城乡一体化做了早期开拓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观察     
《领导决策信息》2011,(29):23-23
山东试行城乡客运一体化 早在2005年底.山东省就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2011年初开始.山东省在莱芜、邹平等十余县(市)试点“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把城市与乡村的公共交通纳入同一幅发展蓝图中。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会霞 《决策探索》2013,(18):39-41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之后,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全国部分省市陆续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8,(29):20-21
郑州市大力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郑州市近年来大力推行城乡户籍改革、全民医  相似文献   

8.
正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过程[1]。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严重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如何有效实现城乡一体化,信息化是不竭动力,本论文正是从这一角度着手,系统全面地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重点,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需要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城乡统筹是连接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纽带,其主要目的在于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农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本文主要指出了目前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问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各种资源快速地向城市聚集,城乡差距拉大,"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症结。如何破解"三农"问题,重构科学的城乡关系?已经持续了近7年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的四川省成都市,为  相似文献   

11.
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完全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05年底,山东省就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2011年初开始,山东省在莱芜、邹平等十余县(市)试点"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把城市与乡村的公共交通纳入同一幅发展蓝图中。  相似文献   

13.
单丽 《经营管理者》2014,(18):171-17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方针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实现资源共享和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本文对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广佛肇同城化的推进给肇庆市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鼎湖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推进端州和鼎湖城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是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以作者所在地区为例,对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出建议,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义乌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始终注重从实际出发,围绕“国际商贸名城”的发展定位,坚持以工哺农、以商强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坚持“利民、富民、惠民、安民、新民”的发展理念,通过开展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六个一体化”工程,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乡加速融合,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被联合国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首个综合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是决定我国当前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莆田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文在深入开展莆田"美丽莆田·幸福家园"试点村调研的基础上,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问题,分析了莆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大公交系统,是我国许多城市城市化的特征所决定的,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需要。本文从扶持政策、市场政策和保障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之后,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全国部分省市陆续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加快完善城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漯河市源汇区作为豫中南部内陆特区的惟一城区。近年来,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红 《决策》2012,(1):3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从世界范围看,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为"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目前,各主要发达国家均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这些国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均注意发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