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网络论坛公共事务修辞勃兴,然而关于其修辞特点的研究却比较鲜见。文章在综括网络语言修辞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很少使用非语言符号;倾向于书面语;话语风格严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理性程度低。这些特征折射出我国社会转型期激烈的社会矛盾、长期集权政治文化对民众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共领域事务讨论方兴未艾和公众公共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公共修辞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传播学的"身体"里,一直都流淌着其他学科的血液,而修辞学则是其中最古老的学术传统。修辞学与传播学的"相遇",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传播修辞学。不同于修辞传播学的实践取向特征,传播修辞学强调立足修辞认识论这一逻辑原点,赋予传播研究一种修辞视角,将传播问题置于修辞学的知识脉络中加以考察,以此拓展并重构传播研究的修辞学范式。传播修辞学研究的理论路径之一就是聚焦于传播活动的相关要素和环节,分别探讨其来自修辞学的研究视角及其打开的知识话语。相应地,修辞动机问题、修辞情景问题、修辞美学问题、修辞传播问题、修辞语法问题、修辞批评问题构成了传播修辞学研究的六大核心问题域。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论辩研究的三个视角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论辩研究可大体区分为结果取向的非形式逻辑研究、程序-规则取向的语用辩证研究和过程-受众取向的修辞论辩研究三个视角.不同视角的论辩理论都从古典修辞思想汲取理论灵感,强调以或然意见而非绝对真理作为话语生发的基础,注重话语实践的时空、受众等情境因素在论辩生成与评估中的作用,体现了修辞转向或者说对修辞传统的回归.这些论辩理论资源理应成为西方修辞学术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辩研究的修辞转向对于修辞批评实践和修辞学自身的发展都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讨论修辞、修辞学和语用、语用学的定义入手,重点讨论了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修辞学和语用学虽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是它们是两门平行发展的学科,其异远远大于同。现有不少关于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看法之所以不妥,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修辞学、语用学的理解有误。近年兴起的"接受修辞学"、"修辞控效说"、"语用修辞学"等修辞学新论难以经得起推敲。革新中国修辞学的可取之道是多做原创性研究,多修正业已发现的缺陷,多研究口语修辞,而不是在概念上标新立异,创立未经扎实论证、也没有原创性成果支持的各种修辞学假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2005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修辞学会成立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大会交流论文。文章较全面地分析评论了陆稼祥先生的新著《修辞新论选》,并结合其相关专著从多方面探索了陆稼祥的修辞学思想:注重继承传统修辞学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吸收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锐意创新“生成修辞学”;开拓对修辞与文化等新领域的探索,见解独到;重视表达、领会、赏析修辞的研究,成果卓著;身体力行倡导文学语言与作家作品语言艺术和言语风格的研究。陆教授的论著为研究20世纪中国修辞学提供了重要资料,他的修辞学思想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应占一席地位。现特发此稿,以纪念陆稼祥教授。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修辞学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学科交融已成国际修辞学,包括中国修辞学在内的重要发展趋势.如何在多学科交融之中发展中国的修辞学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修辞学研究的基点问题和拓宽与拓深问题尤其重要.就修辞学研究的基点而言,应以语言、语言运用为立足点,以表达为立足点.就修辞学研究的拓宽与拓深而言,应着力研究修辞行为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它具有较为系统的修辞理论形态,为我们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修辞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思想资料。本文从修辞原则,字、句、篇、章的修辞,以及修辞方法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文章写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论述了刘勰修辞理论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批评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修辞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论修辞哲学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批判传统修辞学专注于表达形式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修辞的本体性质作出新的阐释,并从修辞的表达内容、修辞的认识特点和修辞的建构行为三个层次构想了修辞哲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易的《修辞学通诠》是我国现代修辞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学术价值和特色主要表现为:创建了我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修辞学体系;运用唯物辩证观研究修辞现象;在当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理论,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佐藤信夫与利科的语言哲学的比较,展示出佐藤对西方修辞哲学的突破.这种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1、他从西方传统修辞学中挖掘出修辞的"发现性认识的造型功能",找到了西方修辞学长期忽视的修辞学之根;2、他提出了作为"第三视点"的修辞感觉,把修辞学研究从说服技术和诗艺的长期二元对立推进到更深层次的修辞创造;3、他建立了以人性论为基点的修辞学本体论,使修辞学从语言的装饰提升为语言和人的本体.  相似文献   

12.
忽视修辞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失误,修辞教学不应是英语学习的后期工作,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修辞学的范畴内,英语修辞包括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两个基本侧面。20世纪西方新修辞学体现为两大分支,语体文体修辞学和人文修辞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对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在更高层次上理解语言是有很大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传统修辞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唯心性质的主体修辞学,而非东方式的本体修辞学.柏拉图哲学的理念对修辞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具体的言语应用上,柏拉图强调文章的理性思维、真理性价值以及篇章的布局结构,强调使用分析综合辩证的方法深入认识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并以此体现修辞的真正力量.与此同时,在与诡辩术的论争中,柏拉图表现出对修辞术的一定误解,特别是对具体修辞格的漠视.  相似文献   

14.
传统修辞学以语言形式调整和表达效果分析为研究内容,修辞处于辅助地位;转向后的新修辞学以言语行为分析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修辞取得本体地位。同时,倡导新修辞观的学者对言语行为研究的具体内容意见不一,或关注言语行为本身,或致力于言语行为与语用结构分析。目前,两种修辞观仍难以沟通。作为传统修辞学的方法论范畴“零度”,在新的修辞学中仍有价值,以之为纽带,两种修辞观可以形成一个贯通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结合修辞学的演进史实和发展现状,强调了修辞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存在并发展的事实,呼唤现代修辞学必须与时俱进,并着重指出修辞学理论必须适时扩张和自我完善、修辞方法体系应当重建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斯金纳在对政治思想进行语境分析的基础上,把修辞分析方法引入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实现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修辞学转向”.斯金纳的修辞分析方法对政治思想进行修辞性解读,把政治思想看作是政治主体在特定政治语境中基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采用修辞策略进行政治论辩的产物,从而展现了对政治思想进行多种认识、理解和阐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人际修辞中的话语礼貌与身份协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修辞是当代修辞学中重视语言交际实践,追求语言表达最佳效果、取得理想交际目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言语交际行为。话语礼貌作为人际修辞的一大首要原则,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国内学者大都从语用、文化或面子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拟结合一些具体话语事件,探讨话语交际中的身份协商,即身份互认、身份互构以及身份互抗如何对话语礼貌相对性产生建构作用,以弥补目前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陈丽梅 《理论界》2010,(11):150-152
修辞活动是修辞主体为了实现一定意图而运用语言文字的言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修辞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对修辞效果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而影响修辞主体主导作用的是修辞主体意识的强弱及其能动性的发挥。本文试着从修辞行为的界定及修辞活动的始终出发,探讨修辞主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并试图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对修辞研究起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来透视言语行为理论,发现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包含了许多修辞因素,主要体现在:言语行为的"说话就是做事"与西方修辞学对修辞的定义不谋而合;言语行为的重要特征"意向性"体现了语言的修辞性;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三个恰当条件体现了修辞情境对修辞者的要求和修辞劝说策略;语言行为的三分法再现了修辞运作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言语行为理论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修辞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江守义 《江淮论坛》2013,(5):148-155
费伦从修辞学的视角来界定叙事,从修辞的手段、沟通性和目的性三个角度来展开具体的叙事分析。聚焦和不可靠叙述等叙事技巧在他的分析中成为修辞手段,对叙事进程和读者的关注体现出修辞的交际特征,对叙事伦理的强调体现出修辞的目的性。叙事学和修辞学的有机结合.使他的叙事研究体现出鲜明的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