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德才 《回族研究》2012,(3):142-144
2011年7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辑出版的沙允中先生的文集《吉林回族研究》面世。沙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民族工作,是吉林省民族工作部门的前辈,工作的职责和民族的使命感使他对回族研究多有关注,退休之后仍然笔耕不辍,2011年虽已76岁高龄,但仍壮心不已,其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正如回族学界老前辈、中央民族大学著名教授胡振华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沙允中同志"不仅勤奋地做好  相似文献   

2.
《回族研究》2012,(2):108
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王正儒博士撰写的《马福祥》,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马福祥》是作者在多年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著名学者余振贵先生、著名作家石舒清先生分别作  相似文献   

3.
马通先生的新著《丝绸之路上的穆斯林文化》已经付梓,作为先生的弟子,欣喜之余,不禁为先生笔耕不辍之精神所感动。三年求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又浮现于眼前。借此之际,聊作小文,祝贺先生。当然,为先生撰文的人很多,我只想写写我眼中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研究的奠基人”——马通先生。为此,我拾起珍藏在记忆中的几枚贝壳,串起了以下文字。  相似文献   

4.
王伏平 《回族研究》2007,(1):115-118
《中国回教史》①一书,是已故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教育学家、著名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傅统先(1910—1985)先生于1937年撰写的一部与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齐名的民国时期(1911—1949)回族学者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回族史的代表性成果。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回教史》是商务印书馆组编的大型“中国文化史丛书”的一种,从此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史研究正式进入中国文化史研究系列,进入当时中国的学术殿堂[1](P7)。此后,台湾、日本多次印刷、再版此书,成为国外从事中国回族史及…  相似文献   

5.
原彦平 《回族研究》2012,(3):139-141
一20世纪40年代,位于西安的国立西北大学为了方便校内穆斯林学生的就餐而设立了清真灶。为了管理清真灶而成立了"回民同学会"。"回民同学会"是由穆斯林大学生组成的学生团体,有理事数人,来自甘肃张家川(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法律系学生马通被推选为理事长。马通和中文系高年级的学生冯虚(冯增烈,1926—1996)等人,创办了一份旨在弘扬民族文化、介绍穆斯林生活习俗与伊斯兰教的刊物——《新录》。该刊为不定期刊物,办刊经费依赖穆斯林学生的捐助,经费十分困难。1949停刊,前后出版四期。主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正2007年12月29日,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恭贺黄明信先生九秩华诞暨《黄明信藏学文集》出版座谈会于国家图书馆红厅举行。图为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与黄先生的合影  相似文献   

7.
正《历世班禅文集》系国家"十二五"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大典·藏文卷》之子项目,由青海师范大学班禅研究院和西藏扎什伦布寺共同承担,自2014年3月起,历经5年捜集、整理、编辑、核对完成,由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发行。全套文集共51函39卷,3400多万字,37600多页,400多幅插图,包括《克珠杰文集》12函和《三至十世班禅文集》39函。  相似文献   

8.
出身回回民族的南开大学史学大师杨志玖先生遽尔归真,先知穆罕默德说:"学者的逝世是世界的不幸 "此实为我国史学界和回族伊斯兰研究方面的极大的损失 先生之道德文章素为我辈后学所尊仰,本刊创刊伊始,主编杨怀中同志亲赴南开大学拜访杨先生,恳请杨先生撰写《元代回族史稿》,先生欣然允诺 本刊从1991年??期开始连续登载先生大文前后刊出!篇 先生每篇文章发表后即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其功力深厚,行文严谨,又考证史实,坚不可摧,有益当代,惠泽后世 先生去矣,而《元代回族史稿》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捧读尊著,感慨多端,这是先生终生治学于晚年献给母族的一份珍贵的厚礼 先生的史学文集《陋室文存》亦由中华书局出版 前辈懿范,世不忘也 青嶂远矣,白云深矣,翘首瞻望,不可及矣 今人天相隔,我们沐浴肃立为先生悼念  相似文献   

9.
公元1918—1927年,由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亲自主持,先后新刻并校勘《布顿全集》和《甘珠尔》木质雕版,分别勘定28函和100函,并于1926年在布达拉宫西侧哲布顶专门创建雪印经院“雪域利众宝库”,主要收集和保存以上两部佛教经典之全部木质雕版,开始大量印刷14世纪佛教高僧布顿·仁钦珠(1290—1364)的文集(包括其高徒扎采巴·仁钦朗杰的文集)和《甘珠尔》,流通甚广,并以拉萨版《甘珠尔》和《布顿文集》著称于世,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西藏宗教文化事业方面的一件大事。然而,除了普觉·土登强巴楚成旦增撰写、成书于1940年的《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传·奇妙珠宝串》等藏文传记有简略零星的论述外,鲜见学界专门论述该事的文章。文章以现保存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有关藏文历史档案为基础,并结合传记和其他藏文文献的有关记载,梳理和分析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先后新刻并校勘《布顿全集》和《甘珠尔》木质雕版的时间、经过、主要参与人员、薪俸银钱支出、木质雕版数量及其材料等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1992年8月,中国穆斯林的一份民间刊物——《开拓》杂志在甘肃兰州诞生。在全国各地穆斯林大众的捐助支持下,在多位编辑的辛勤努力工作中,如今她已走过了整整10年艰辛的成长发展之路,于2002年8月17日迎来了10岁的“生日”。这天来自全国各地170余位支持《开拓》的“开拓人”云集兰州,参加“《开拓》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共庆《开拓》创刊十周年华诞,共谋发展大计。 在座谈会上,《开拓》杂志主编韩海潮先生代表编辑部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开拓未来”的总结报告,回顾了《开拓》杂志10年来艰难的发展历程。原甘肃省副省长、人大副主任穆永吉,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主编杨怀中先生,原甘肃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东乡族作家、画家汪玉良先生,原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吴延富先生,甘肃临潭县西道堂伊玛目敏生光哈吉,甘肃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马通先生,新疆回族作家魏德新和西北二民院副教授、撒拉族学者马明良先生及日本东京大学林澈教授等与会领导、学者和阿洪及各  相似文献   

11.
对一个学者最好的纪念就是对他学术心路的追忆、对其作品的肯定和对其衣钵的传承,这应当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一种追求和共识。2019年8月29日,著名回族史学家杨怀中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于一个以学术为志向的学者而言,肉体的生命结束了,但学术生命没有终止,先生身前所著的学术著作、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会因后来者的阅读和传承而得以延续。文章以杨怀中先生的《回族史散论》为切入点,回顾杨先生的系列著作,梳理杨先生的学术心路、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以期在先生学术著作和为学之风的勉励中前行。  相似文献   

12.
已故民族语言学家、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森先生所著《突厥语言研究文集》于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森教授曾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突厥语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员。他在中国民族语言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创设了北京大学东语系维吾尔专业和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突厥语教研室,一生致力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的教学与研究。这部文集是中央民族大学学术文库中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凝聚了老一辈学者的心血。著名东方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为文集作序,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为文集题词:著…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恭贺黄明信先生九秩华诞暨<黄明信藏学文集>出版座谈会于2007年12月29日在国家图书馆红厅举行(图1,见封二,下同).  相似文献   

14.
马超群 《回族研究》2012,(1):134-136
近日,同乡马元先生之子马颖生同志将其编纂的《大理马元先生文存》送我阅读,说经大理白族自治州回族学会审订,将此书稿列入《大理回族文化丛书》公开出版发行,邀我为此书写篇序言,我欣然接受。马元字一波,号品三,1916年出生于大理古城南门一户回族家庭。他自小爱国爱教,高中毕业后不久,抗  相似文献   

15.
《马长寿纪念文集》出版方蕴华为纪念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西北大学教授马长寿先生诞辰85周年、逝世20周年,由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王宗维、周伟洲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马长寿纪念文集》最近已同广大读者见面。马长寿,字松龄,又作松龄,1...  相似文献   

16.
《回族研究》2012,(4):141
由宁夏政协常委、宁夏麦丽燕基金会理事长洪梅香编著的《中国回族民俗集萃》一书,于2012年9月由北京朝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回族长期秉持的风俗习惯,是回族文化的活化石,渗透着回族熠熠生辉的人文精神。本书以大量的图片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民族大学丁宏教授主编的《回族对中阿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第二十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集》一书,2013年8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回族学会主办的"第二十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所收学术论文的汇编集,共收集30篇文章,分为"认同·交流"、"历史·人物"、"经济·文化"和"宗教·哲学"四部分。该书定价60元,欲购者请与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联系。联系地址:宁夏银川市北京东路139号出版大厦(750001)。邮购电话:0951-5044614。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的耕耘者——我所认识的马通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最后一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份,新旧交替的日子,勾起多少人对一个世纪以来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也就是这一年,我的导师马通先生从事民族宗教研究工作半个世纪,作为弟子,我早想写一点东西以作记念。一则是对自己几年来跟随先生的学习心得有一总结,另外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勉励同窗,砥砺后进。本文正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学生眼中的马通先生。  相似文献   

19.
哈宝玉 《回族研究》2003,(3):103-104
综观20世纪中国伊斯兰教的学术研究,令我们欣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硕果累累,堪称伊斯兰教研究的“黄金时代”。然而美中亦有不足,比如对伊斯兰教思想的专题研究就是一个例子。至今国内能看到的著作仅有日本学者井简俊彦的《伊斯兰思想历程》(秦惠彬译,1992年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这是很遗憾的。2003年2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伊斯兰教研究专家马通先生的新作《伊斯兰思想史纲》填补了这一空白。还是师从先生的时候,我从他那里汲取了不少关于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知识。虽然大部分是耳食之学,但究竟有转益多师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张中子先生是中国国史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由他撰写的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渥巴锡大汗》分为4部。第一部《梦》,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星》、《日》、《月》三部也将由民族出版社陆续出版。《渥巴锡大汗》应该是一部史诗般的小说。它忠实于史,又不拘泥于史。作者发挥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塑造了渥巴锡大汗、达什汗、敦多克夫、丹京、苏珊、额海、阿思海、郭子重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了诸如俄罗斯官员、牧师、清朝使者……等生动的形象。张中子先生的长篇小说《渥巴锡大汗》,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四部曲。《梦》为渥巴锡大汗的诞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