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度数学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鲜明特征,支持数学化的观点认为这是经济学追求科学的结果,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视角加以考察,近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一个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重——定量研究为主的演进过程,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总体趋势是逐步走向数学化.这一历史演进的内在依据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经济学研究方法始终是依据资产阶级的需要而演进的.数学化并不是经济学追求科学的结果,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满足资产阶级利益需要的结果,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利益需要在经济学领域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语言经济学理论框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之于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与纯粹的语言学不同,语言经济学是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来研究和考察语言问题。和其他的经济学理论或者其它学科的理论一样,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也应该包括理论假设,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或者说是研究分析工具,实证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政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3.
语言经济是指开发、保护和利用语言资源而产生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总和,其现实表现主要有语言培训市场、语言翻译市场、语言文字出版业、语言科技、语言艺术、语言会展以及新兴语言服务业等。语言经济学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两者因涉及语言与经济而联姻,但它们在表现形式、产生和发展的路径以及取向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语言经济可以为语言经济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案例,对语言经济实践进行细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语言经济学自身学科的发展;作为一门学科,语言经济学又可以为发展语言经济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厘清两者相互间的关系,有利于语言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当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体 ,它包含了以往经济学方论发展史上其自认为有用的多种成分 ,有时甚至是一些相互矛盾的因素都被其所吸收 ,体现了有容乃大的气度 ,与库恩所谓的思维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有异曲同工之处。新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就是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社会学成为热门学科,但随之也出现了泛化的趋势: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研究都自称为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实际上成了一门在多元范式幌子下丧失了学术规范的学科。改变这种状况,构建只对社会现象中"社会的"因素的研究体系,可称为"狭义社会学"。狭义社会学是一门经验性实证学科;"社会的"视角单一侧面性与视域贯通性是其研究对象;"询问—建构—反馈"是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的"理论自觉与方法揭示是其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点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亚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18-21
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点,使其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别具一格。相对于主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注重研究制度、法律、历史、社会和伦理等非市场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研究的起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分析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特点及其演化轨迹得到的启示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往往成为理论突破的启动按钮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当代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与经济学的语言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以来,在当代西方哲学和许多社会科学领域中,均较普遍地发生了一个“语言转向”现象。但是,这一现象迄今为止还没有在西方当代经济学中发生。这与自马歇尔和凯恩斯以降以新古典主义为主流的当代经济学各学派,一般还只注重数学分析工具运用和计量建模的应用有关。当代主流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只要遵循这样一种抽象的数学思路,在这条思路的尽头则是一种由数理模型构建起来的理性结构,而这种理论的理性结构又超越文化和具体社会体制制式而反映着人类诸种社会的一些自然秩序。从当代语言哲学的分析进路来看当代经济学,就会发现,作为研究人们经济行为的一门社会科学的理论经济学,如果不思考人们交往与交易中的语言和语言问题,如果不反思经济学作为一种话语体系的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内在本质及其局限,恐怕难能向人自身提供和展现一种失真较少的相对真实图景。 相似文献
9.
规制经济学学科定位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制(Regulation)问题近些年在国内外都是热门话题。但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规制经济学(或管制经济学)在国内起步较晚。本文试图讨论一下规制经济学学科定位中的几个问题,如学科名称、代表著作、主要内容、相关学科等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力图从动力学角度,理清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原因及其脉络,这是把握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章试图以此更深入地理解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演变,从而为推进我国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语言经济学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存在着语言变量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被很好地解答,在其研究范畴、对象和方法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和混乱。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语言经济学实质,促进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1)语言成为经济学的研究话题,主要在于语言自身的经济属性,即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官方)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社会)语言是一种社会制度;(2)要区别"经济"和"经济学"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经济学是"‘语言’的‘经济学’"与"‘语言经济’的‘学’"两者的总和;(3)语言经济学研究要注重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语言及相关问题上的运用,而非停留在概念的使用上,在方法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语言规划研究,而是作为语言规划研究的一个有力补充;(5)语言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与教育产业也存在着交集,在语言产业对经济贡献度的具体度量上,不能拘泥于单一指标,要多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它的基本方法论是逻辑经验主义。如果说逻辑经验主义是现代契约经济学学者们始终割舍不下的“科学主义”情结,而特殊研究对象又不可避免地给它打上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烙印,因此,现代契约经济学日渐呈现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融合的演化新趋势。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无疑将不断丰富其方法论,而随着社会经济背景的变迁,现代契约经济学理论往往表现出同方法论同步演化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主流经济学及主流经济学家所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反映了经济学发展的内在危机。本文以博弈论为例,指出当前经济学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语言问题,列举出经济学中一些语言滥用现象,表明经济学研究语言转向的重要性。本文还进一步提示了经济学语言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藉此探讨性的给出了经济学发展方向的思考。通过对经济学语言的研究来为经济学开辟道路,必将是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就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它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有较为固定的研究对象和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学科的特点,但由于该学科研究的时间较短,至今在国内外还没有构筑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应用方面,应用性的语言问题以及语言政策和规划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前景广阔,今后应立足于应用性和交叉性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要加强语言变迁的经济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制度分析,马克思建立了动态的经济发展理论,能够对社会的长期发展趋势做出较好的预测。马克思经济学的这一优越性和特点归根到底是依托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方法论具有整体性、现实性和规范性等特点,它使得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或许对经济学中长期存在的方法论之争和目前经济学走出困境都具有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源。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外国语言的学习者和教育者,更要注重语言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那么语言学习与经济学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其理论基础何在?语言使用的价值大小如何体现?文章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语言问题其实是社会问题。60年代以来经济学一直对语言的各种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语言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边缘学科。主流语言经济学研究主要关注语言学与经济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三个阶段,然后描述了语言经济学一般性定义,最后我们详细考察分析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几个路向。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语言政策的制定和语言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他们既有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又存在较大差异.对他们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有利于我们批判性地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虽然已经发展起来,但是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理清和深入研究,从而较好地促进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从基本理论层次提出并论证的几个基本命题包括:(1)语言经济学是研究语言形成和演变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语言、语言行为和语言政策如何与人力资本、就业、工资、收入分配等相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2)作为人类的基本制度,语言是演化的,而文字主要是构建的。(3)语言的信息载体及传播工具功能与文化符号功能有分野的趋势,两者具有不同的演化路径或方向:作为前者,趋同和趋简;作为后者,呈现多元化或者力求保持多元化。(4)一种语言的通用程度是该语言的学习成本和相应母语国的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函数。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由于所持的学科立场及研究视角的不同,对法经济学关注的学者们并没有就其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学派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研究范围上包括从反托拉斯法到法律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偏重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以麦乐怡为代表的非主流学派则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经济、社会、哲学等比较分析”,在研究范围上纳入更多意识形态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经济、政治、社会判断方法的综合。主流学派凭借其研究方法上的“技术优势”,在过去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非主流学派试图突破法经济学研究中“法律的经济分析”这种狭窄的分析框架,发展出一种新的思考法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这一发展趋势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研究方法和分析结论在多大程度上能显示出超过“法律的经济分析”。从根本上讲,法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过程。作为新兴的理论学科,法经济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