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蛰居青年     
据说现在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每天24小时有23小时呆在家里,另外一小时用来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这一小时还得是天黑的时候,有人将这群人命名为蛰居青年。起初我以为所谓蛰居青年不过是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称谓,后来到网上“百度”了一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自由职业者在家呆着但不是闲着,说不准比那些坐办公室的白领创造的价值还大,而蛰居青年在家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顶多下厨给自己做点菜、擦擦地板,多数时间是躺着看电视或彻夜上网。现在的年轻人真会花样翻新,有到了月底钱包里找不到一枚钢蹦的“月光族”,有宁可少赚钱或不赚钱也要…  相似文献   

2.
蛰居是日本较为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是一种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消极生活状态。目前,日本青少年蛰居的现状十分严峻,已出现了数十万规模的蛰居者。蛰居的表征相似,诱因和程度却千差万剐,且长期化和高龄化趋势日益增强。随着蛰居人数的增多、时间的延长及蛰居者年龄的增长,如何援助蛰居者,帮助其回归学校或社会,成为日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日本政府、NPO法人等民间团体积极采取针对蛰居者及其家人的援助对策。  相似文献   

3.
蛰居是日本较为严重的青少年问题之一,已成为一些青少年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1990年,青少年蛰居问题首次见诸日本报端。2000年前后,由蛰居者实施的犯罪案件接连发生,青少年蛰居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日本青少年蛰居原因复杂,既有社会性因素,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针对青少年蛰居问题愈发严重的现状,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蛰居问题的隐蔽性和敏感性,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4.
青年短信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青少年蛰居问题的发源地,目前蛰居者已高达数十万人。日本对该问题的研究视角以精神分析为主,实证研究为辅,少量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多侧重于案例分析、援助对策的考察,从而忽略了对蛰居问题根源的探讨。中国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多为现象描述、原因概述及对策简介,缺少宏观架构、理论支撑及深入的原因解析。因此,有必要从日本社会变迁中探寻蛰居问题的演变过程及其产生的社会机理。这对于中国青少年蛰居问题的研究和预防具有重要的警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人生指导”:“五四”精神影响下的青年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由民主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自主自强精神、求实务实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贯穿的时代精神."五四"精神影响了教育,特别是青年教育,引起了人们对青年教育的极大关注,形成一股青年教育的潮流.这股潮流的核心是"全人生指导".八十八年后的今天,那股潮流对青年教育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与现实价值.回返那段历史能够唤起我们沉睡的意识.去着力解决青年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逯改 《当代青年》2021,(4):84-89
"空巢青年"的兴起与城市化息息相关."空巢青年",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家庭核心化后家庭资源聚集的可行性产物,是青年个性发展和主体选择的结果.在城市化进程中助推"空巢青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需要我们打破标签,树立对"空巢青年"的理性认知和正确态度,正视"空巢青年"面临的困难及潜在的风险,构建城市共同体,推动"空巢青年"向"筑巢青年"转变.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青年文化反哺的新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社会的青年文化反哺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反向社会化过程.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社会,青年"文化反哺"呈现出一种全球趋同之势、极度扩张之势,并以非对抗的方式进行,现代社会青年文化反哺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给我们青年的社会化和社会的青年化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民工"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群体,农民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青年民工"是一种过渡性的职业身份状态,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合理保障,从而给社会稳定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实现各阶层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青年民工"的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陈望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关键性人物之一,陈望道青年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理论体系的重要源流.在五四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从"总体解决"的维度提出了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国家方案",其核心要义在于把青年解放系于国家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前提之下.陈望道在秉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制度性障碍是旧式婚姻制度,青年解放的基础在于冲破传统家庭对青年婚恋的束缚,让青年获得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就是陈望道关于青年解放的"微观方案".陈望道青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早期发生域,并在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展现出全新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1.
"养成系"偶像是一种新型偶像类型,对新生代"养成系"偶像及青年粉丝群体社会学研究,有助于探寻"养成系"偶像粉丝从趣缘群体向非正式组织蜕变的过程.青年粉丝群体在为"养成系"偶像应援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当代青年行动的高效率与高组织性,是他们对独立与自由的追求,对文化工业的反抗,他们热情投身于网络文化空间,参与网络文化娱乐活动,从中体会到个人与团队成就感,他们在网络文化空间中体验到全然不同于现实的文化娱乐生活.这是当代青年现实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通过粉丝行为研究青年群体特征和他们的生活现状,有助于大众对当代青年有更加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街角青年"是典型的城市边缘青年群落,由这个"灰色群体"所组成的亚文化社会已经成为对抗主流社会的"灰色社会".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某区一街角帮派的实证调查,解构街角帮派的结构权威,解读街角青年的身份忠诚,解析街角社会的隐性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农民采取"代际分工"家庭经营模式来应对经济压力,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村出现了"空心化""老年化"现象.青年的缺场造成乡村振兴内生性动力不足,如何吸引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成为时代课题.当前,农村青年分为知识型、返乡型和在地型三种类型,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和作用存在差异.在乡村振兴中,知识型青年注重政治性价值追求,他们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返乡型青年更加追求地方性和国家性创业支持,他们带动农村就业;在地型青年是国家惠农政策下乡的重要抓手,他们在维系村庄社会秩序中起到"中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年婚恋市场是一种分化的社会空间,"装富产业链"是该空间实践所生产的另类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中,青年实践者通过时空压缩和分延技术,借由"拼单"和"共享"的方式打造"名媛"和"高富帅"人设,实现社会关系在社会空间的消费符号生产,以参与争夺婚恋资源,实现经济阶层的跨越目标,试图重构婚恋社会空间,以实践另类空间正义.引领青年婚恋观,需要满足青年婚恋交友需求,正视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青年婚恋现象的空间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在流动社会空间中赋予他们在婚恋空间中更加平等的选择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5.
青年研究的学科化,首要解决的硬核是研究范式的形成。作为一门综合学科,青年研究自身的特质问题给学科范式的形成造成了困难:1.多学科的理论分析尚未能形成论题共域;2.不同的方法论研究进路都未能提供学科说明的整体图景;3.学术共同体在青年研究的核心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青年的生发机理是青年研究范式的轴心和根本,基于青年的生发机理,我们应沿着两条基本思路:一是"青年是什么?",二是"青年学是什么?",并通过增强学科意识,确立分支学科,重申历史意识,构建多元对话共域,注重经验研究向理论研究的提升,比较研究与强化原创性理论等路径进行青年研究的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16.
青年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应对互联网"双刃剑"的有效举措.本文从网络素养概念为切入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年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开展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人出版社出版,武汉市武昌文苑书社发行《当代中国青年职工状况》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青年职工状况系统调查》的研究成果,也是全国多地区、多部门"协同攻关"的汗水结晶.本书对于广大干部从总体上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代中国青年职工现实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8.
关注、服务青年的迫切需求,是共青团组织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1999年以来,胜利油田团委以"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为宗旨,在实施青年人才素质工程、青工创新创效工程的同时,时刻关注青年情感需求,努力构建青年婚恋服务工作体系,以"青春有约"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共青团凝聚力工程.通过联谊活动、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渠道,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为青年的恋爱婚姻搭鹊桥、当红娘,已有上百对青年男女通过"青春有约"走进爱情、走进幸福.胜利油田共青团在青年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得到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9.
文嘉 《当代青年》2021,(4):71-77
中国青年政策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兼顾青年的福利获得和青年作为能动主体的作用发挥,更注重"青年优先"理念的传达和青年群体的动员引导,各个层级政策制定主体具有较大创新空间.政策的传导并非简单执行,而应被界定为"政策扩散".作为青年政策主要推动者的共青团,同样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对青年工作的更高要求.青年政策扩散是以党政意志的制度"保障层"、资源汇聚的"吸纳层"和强大动员"驱动层"有机结合并相互转化,这三者共同作用于政策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青年与青年运动既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进程而诞生,同时也是作为近代社会的对立、对抗的一方而存在。"青年"理念的产生并不是一个由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孤立现象,或者是政治运动的权宜之计,而是近代化过程中一种新型思想的诞生,是一种以"青年"理念为核心的概念群的产生。这类概念体系在充满着形形色色"主义"的19世纪可以被称之为"青年主义"。到了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知识界、舆论界将近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进行了翻译与再创造,构筑了汉语范围内有关"青年"话语的原生系统。自此,"青年"作为一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贯穿整个20世纪,并且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