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人都希望长寿。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死尤为恐惧。“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清自己去”,这句俗话把一些老人搞得精神紧张,认为七十三、八十四是难过的“坎儿”,是“鬼门关”。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追根溯源,这种说法源于春秋时期孔子和孟子的寿命。孔子按虚岁算活了73岁,而孟子活了84岁。儒家弟子们尊崇孔孟,认为祖师爷也活不过73岁和84岁,做弟子的怎么能超过先圣们的寿命呢?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自相矛盾,既然弟子不能超过祖师爷的寿限,那么孟子为什么比孔子又多活了11年呢?当前,要紧的是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树立起历…  相似文献   

2.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自己去。”这阴森恐怖的民谚,常让一些临“坎儿”的老人惶惶不可终日。也让家人陪着揪心!其实,老人要过的两个“坎儿”。不过是个误会,据生物学家研究:人类的正常寿命应在120~150岁之间。  相似文献   

3.
刘保富 《老年人》2003,(2):22-22
由于儒家圣人孔子73岁病故,亚圣孟子84岁病亡,于是便有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由于古人忌讳说73岁,常用“亥”字来隐称。如唐代刘禹锡《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诗云:“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李商隐《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诗:“过  相似文献   

4.
有民谚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那意思是这两个年龄的人很容易辞世。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说法也大多得到应验。这是迷信?是巧合?还是人生中的一个生命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5.
《金色年华》2009,(4):37-38
母亲刚刚战战兢兢地迈过她七十三岁的人生大坎,心境开朗得仿佛又年轻了十岁。用她自己的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苦了这许多年,她终于松了口气,她认为在自己七十二岁那年大病一场挺过来后,连阎王也奈何不了她了,她要好好再活十年,她要看着儿女们都出息了,她这一生也就值了。  相似文献   

6.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作为全国三大长寿区域之一的江苏省南通市,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170.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3.5%。“长寿之乡”南通正在经历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银发浪潮”。面对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和“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家和老人安     
许多调查表明,家庭和睦,享受天伦之乐,对老年人来说最为重要。有人说,“和睦家庭多长寿”是有科学道理的。对众多的老人的调查也证明,人愈老愈感到需要家庭温暖。老年夫妻,互相关怀,相依为伴的生活,是老年期最惬意的乐事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别人跑马拉松,别人日走两万步……您可别照搬了吧!“暴走”磨光膝盖软骨94岁老太跑马拉松,65岁老人狂做引体向上,72岁老人挑战耐力赛……近年来,各种“老当益壮”的新闻频频刷屏,成为大众的励志榜样。但对绝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榜样不能轻易模仿。锻炼是必要的,科学的锻炼更重要。为了追求健康,老年人往往会盲目追求大运动量,一些老人迷信“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相似文献   

9.
周柳莺 《老年世界》2014,(13):24-24
公公是心脏病内科专家,今年75岁,看上去也就60岁。他平时除了养花、下棋外,就是研究饮食保健方法。婆婆常常对我说:“你爸爱干净,头脑灵活,什么都好,就是太‘惜命’,难侍候。”这话倒也说的没错,公公的确是挺会自我保健的,可能也和他的职业有关系。公公的牙齿保持得特别棒。他说:“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弱,肉要切细、煮烂,便于咀嚼,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他对于豆腐的营养推崇备至,说豆腐还是植物中的肉料,比动物肉的营养更易于吸收。食肉有“毒素”,豆腐则无毒素。他坚信“清汤素菜、不喝酒、不抽烟”是老年人长寿、养生之道。对于他独特的养生“哲学”,婆婆是睁-眼闭-眼地听着。  相似文献   

10.
应晓燕 《老年世界》2011,(24):38-38
控饮食不退休 爱变革 美国老翁沃尔特·布罗伊宁曾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界最长寿男子,不久前在蒙大拿州辞世,终年114岁。 他生前曾说,节制饮食、坚持工作、拥抱变革、乐于助人是长寿秘诀。 老人乐意分享长寿秘诀,不避讳死亡话题。“我们都会死。一些人恐惧死亡。别怕,既然出生。就会面临死亡。”  相似文献   

11.
杭州桐庐桐君街道麻蓬村仇岭坞自然村有户潘姓人家,十兄妹的年龄相加是863岁!最大的姐姐今年98岁,最小的弟弟今年74岁。不仅长寿,这十个老人身体还都十分健康,活得很有质量。他们总结自己长寿的秘诀只有6个字:粮粗、多动、家和。“孩子孝顺,家庭和睦,老人心情就好。心情好,当然会长寿。”  相似文献   

12.
澄迈县成为海南唯一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有什么独特长寿秘诀吗?一个数据 80岁以上老人有11298人  相似文献   

13.
彭永强 《老年世界》2014,(12):35-35
长命百岁是很多人的理想寿命,也常被用来祝福老年人乐享长寿。既然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活到一百岁的人,那当然也就寥寥无几了。然而,有一种现象却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长寿的作家,相比而言,是非常多的。  相似文献   

14.
喝清水的长寿者白浪滔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80多岁尚能进行科学研究,这与他的科学养生方法有着极大的关系。富兰克林的养生方法主要有“节制”、“清洁”、“宁静”、“秩序”四个方面。节制即食不过饱,饮不过量;清洁便是身体、衣物与饮食等讲究卫生;宁静就是不为...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进入长寿时代的今天,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西安、宝鸡、成阳、渭南等11个市区,近年来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分析的60例案例中.涉及到的老年人有72人,其中男性38人,占53%,女性34人,占47%,年龄最小的有56岁,最大的83岁,平均年龄仅为62岁,与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较,相差8.5岁。调查表明,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是危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无情杀手。老年人要获得健康长寿,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的生活条件,健康的家庭社会环境,健康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刘艺 《老年人》2000,(1):40-41
爷爷不识几个字,但最爱看一些老年人的杂志,如《老年人》等。当然,他的“看”,就是听我念。前天,爷爷心血来潮,说要我代他写篇稿子,寄给《老年人》杂志,我自然遵命了。写些什么呢?沉思良久,就写写越活越年轻的爷爷他自己吧。爷爷今年已是98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每天早晨还坚持散步2公里,让村里的其他老年人眼羡不已。爷爷有何秘诀呢?我代他总结一下吧。坚持锻炼。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长寿的秘诀在于锻炼。爷爷每天早晨很早起来,从不睡懒觉,即使下大雨,他也要去野外散步。村外有一条小河,他走在河堤上,还会来上一段京剧,并配上动作,俨然舞…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10,(18):39-39
西安事变后,36岁的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就开始了漫长的囚禁生涯,却能有101岁的高龄,这在世界政治人物中也是罕见的。1995年,张学良先生在谈论长寿经验时说:“我能长寿,有三个因素,一是乐观,二是饮食适当,三是睡得舒服。”  相似文献   

18.
长寿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期望,但是人类寿命的极限究竟是多少呢?根据户籍统计等客观资料,人们发现,尽管长寿的老人有很多,但他们也很少活过130岁,所以130岁是人生的终极界限,有人将它称为“极限寿命”。  相似文献   

19.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因此人们历来都把九九重阳节当做老年人的节日和敬老的节日。1988年,上海在《上海市老年人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每年重阳节是上海的敬老日。这使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成为上海法定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迄今已延续了近23个年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外一些地区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愉快地安度晚年,开办了各种有趣的老年服务项强 联合国前秘帮长安南说过:“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赋予它各种各样的名称……今天,请允许我再增加一个名称,即长寿时代。”近年来,国外一些地区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愉快地安度晚年,开办了各种有趣的老年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