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不吵架不算夫妻。下面请陈师傅介绍一下他们夫妇俩是怎样恩恩爱爱,和睦相处的。”在座谈会上,工会主席突然给“模范丈夫”老陈将了一军。 “说起来我们也不是不吵架。结婚十几年,吵架打  相似文献   

2.
吵架 晚饭后无事,妻说她读了一篇好文章,说是夫妻之间一直不吵架其实未必好,因为矛盾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双方总是忍让,总是克制,总是自律,久而久之反而会酿成难以解决的大矛盾,因此建议我们没事不妨也来吵吵架。 我说:“那你就吵吧。” 妻说:“你先吵。” 我说:“女士优先,何况你又是建议提倡者,当然应该由你先吵。” 妻说:“你是男人,男人往往是吵架的导火索,理应由你先吵……” 我们便由此“吵”了起来,吵得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08,(12):41-41
求助者 我特别怕和老婆吵架。老婆总喜欢借题发挥,说我不关心她。只要她一皱眉头,我就知道不可避免地有一场“风暴”降临。我搞不明白,她为什么每天都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我争吵。现在我都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吵架就感觉头要炸裂一般,想立即逃离算了。  相似文献   

4.
恩爱夫妻还会吵架吗?其实,“无冲突婚姻”只是天方夜谭。有关专家对婚姻美满的50对夫妇作了采访,他们均已结婚9年以上。这些恩爱夫妻都坦率承认婚后经常发生“战斗”,他们何以会越吵越好呢?从调查中总结出9条吵架而不伤感情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中国与西方美学史上,有两个重要的美学家——司空图与康德。二人的美学理论有着许多神奇的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被人称之为形式主义美学家,其美学著作都非常难懂。他们都认识到了壮美与优美这样两个范畴,都提出了文艺要“自然”,都谈到了文艺审美核心——“意象”。更重要的还在于:司空图与康德在中西美学史上的地位非常相似,都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康德不但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而且“是产生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思想上的根源。”“以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美学家,差不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启发,并在他的启发下,来探讨各种问题。”(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第87、120页)所以朱光潜先生说:  相似文献   

6.
婚后,我们夫妻恩爱的时光自是不少,而同在屋檐下,舌头哪有不碰腮的。 以往争吵从来没有过夜的时候,正所谓“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早晨吵架,晚上肯定和好,就是晚上吵架到睡觉时也会和好,有时还好得不得了。不过,这次吵架似乎有些不妙,都吵了一周了,吵来吵去连当初为什么吵都忘记了,就知道互不相让,专揭对方的短处,一个劲地吵,已到了分床而  相似文献   

7.
虎口救父     
传说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杨香。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很敬重他。还有人干脆就直接称他为“孝子杨香”。  相似文献   

8.
前两年中央分别提出了两大社会发展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这两大目标都有关系,两大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和践行。所以,我们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非常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一直坚信着“命运”的 说法,所以他每天都在盼望着生活会发生奇迹。他想: “既然有命运,那么一切都由命运来安排吧!”然而年复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结婚已有7年,先生爱我,我也深爱他。可是近期我们经常吵架,每次吵架似乎都由我挑起,我俩很纳闷,这是怎么了?每次吵完后,我都深感委屈,这时我会突然想起他——我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科技》2005,(9):5
夫妻过日子难免吵架,吵得过多就会反目成仇,劳燕分飞。那么,两口子之间有没有白头偕老的秘诀呢?一位德国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得出幸福婚姻的“配方”。汉斯博士是鲁尔大学社会心理学系的教授,他与同事罗曼就如何使夫妻关系“保鲜”这个课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他们调查了数千对夫妇后发现,夫妻关系的裂痕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口角开始的。一方因什么事指责另一方,后者往往“伺机报复”,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分手。汉斯博士指出,要想婚姻幸福长久,应该遵守以下规则:每当你责备伴侣1次后,都应该找机  相似文献   

12.
吳承禧先生对我的論文作了評介,我是非常欢迎的。在我讀完了吳先生的文章以后,觉得有以下几个問題需要和吳先生研究一下: (一)我坚决地反对把我說成是“綜合的基础”論的主張者:我所以反对“綜合的基础”这种提法,是因为这个提法非常含混不清而又不科学的。試問,究竟“綜合的”这三个字能够确切地标明基础的性質嗎?显然不能。是不是連封建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和官僚資本所有制也“綜合”在里边呢?天曉得。“綜合的”这个提法完全是由于一小部分学者主观臆断出来的,它并沒有什么科学味道。他們把凡是主張过渡时期第一阶段有基础的人,都一概叫做“綜合性基础的主張者”。其实,即使主張过渡时期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苏州城东南一条古色古香的大街上,有一家新开业的酒家,名为“同心阁酒家”,门面上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无声服务”。这个酒家无论门口的迎宾先生还是餐厅的服务小姐,清一色由聋哑人担当,像“您好”、“欢迎光临”之类的问候语,全部是以相应的手势和形体语言来表达。另外,其广告语更是巧妙,其中一条是“一个没有吵架的地方”,另一条是“永远看您的脸色行事”。每当顾客走进餐馆大门,便有英俊的迎宾先生笑  相似文献   

14.
谢谢那个叫岁月的东西,让他们终于肯低头妥协,和婚姻握手言和,就此温柔相待. 父亲和母亲结婚40多年,多年的“战争”没有将他们分开,我觉得是个奇迹. 我从小就生活在火药味非常浓的家庭,父亲嗓门大,母亲不服输,他们俩经常说着说着,便毫无征兆地动起手来.经常惊天动地把左邻右舍招来劝架,然后在母亲声嘶力竭的哭声中,“战争”拉下帷幕.刚开始,幼小的我非常害怕,但次数多了,便慢慢熟悉了他们“战争”的套路:吵架、动手、闹离婚、母亲回娘家,然后父亲赔着笑脸迎着数落去接,被姥姥、舅舅苦口婆心地说骂一顿,母亲这才解气一样趾高气扬地跟他回家.他们的“战争”随时爆发,随处爆发,不计成本,不问后果.  相似文献   

15.
夫妻俩怒冲冲地在厨房里对峙着——丈夫抖动的手使咖啡从杯中洒了出来,妻子感到太阳穴胀得阵痛。两人都记不清怎么从是否买一台新冰箱扯到钱的开销,接着就一个比一个声音高地吵起来。 这是大多数夫妻都可能遇到的情况:谁也不想吵架,可怒火却突然爆发,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争吵总是难免的,就象再好的电路也有出故障的时候一样。但是,如果不善调整,就可能会酿成感情危机。我认为,夫妻们如果善于运用下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最早是1986年由张隆溪介绍到中国来的。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中,他认为解构主义不容易讲清楚,其原因在于它本身就不清楚,或者说它本身就反对清楚。此说一出,在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之上就仿佛笼罩上层层魔障妖雾,令人望而怯步。即便后来国内偶有人谈及,也都离不开“晦奥艰深”、“文风艰涩”、“繁琐枯燥”等字眼。有人干脆直截了当地说:“解构文本对不惯此道的一般读者,几乎无异于天书。” 西方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美国文学批评家大卫·诺维兹就认为:“要想阐明解构主义的实质是非常困难的,要想阐明解构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则难上加难。因为这种理论本身内部就是自相矛盾的,所以根本就没  相似文献   

17.
自动取款机ATM24小时可以取钱,非常方便。可机器难免有出错的时候,导致顾客的卡被吞。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轻易相信“热心”的陌生人,你可以直接到银行挂失,取回被吞的卡;也可以通过114查号台查得你的卡所在银行的挂失电话,通过电话挂失。请记住:挂失是不需要密码的,包括银行的工作人员都是不知道你的密码的,所以千万不要把你的密码告诉别人。  相似文献   

18.
吴乔在他的《围炉诗话》中说过如下的一段话:“读诗与作诗,用心各别。读诗心须细,密察作者用意如何?布局如何?措词如何?而后有得于古人。”这话有一部分道理。杜甫读诗,看来就非常细心,所以他对李白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又对严武说:“把酒宜滌酌,题诗好细论。”(《敞廬遣兴奉寄严公》)都着眼在一个细字。不过,吴乔把读诗和作诗区别开来,仿佛作诗就不须心细,却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杜甫作诗也十分细心,这就是他经常提到的“苦用心”。因此,如果我们认为读诗必须心细,那么读杜甫的诗就更要心细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们习惯把自己非常要好的朋友称作“死党”。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新词,因为在古人眼中,“死”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字眼,应该忌讳才是。其实,这个词早在汉代便已出现。《汉书·翟方进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案后将军朱博、钜鹿太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与立交通厚善,相与为腹心,有背公死党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后已。”唐代颜师古注解道:“死党,尽死力于朋党也。”文中提到的三人都是西汉名臣,皆有忠名,尤其陈咸抗拒王莽篡位,不仅自己辞官,还责令三个儿子也辞官。如此看来,死党最早有“为……赴死”之意。  相似文献   

20.
方以智哲学的最高范畴究竟是什么?学术界至今仍然见仁见智。在《东西均》中方以智自己说:“所以为心者,即所以为理、所以为气、所以太极、所以自然者也”,“所以为气,所以为理,所以为心,一也”。又说:“生生者,气之几也,有所以然者主之”,“所以然即阴阳动静之不得不然”。从这些话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心、理、气、太极、自然等在方以智的哲学体系中还不是最高的存在,在它们的背后还有一个“所以然者”。窃以为这“所以然者”即是方以智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