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高校的思政课教育在高校所有的课程当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其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思政课教育对于培育出一个高品质、高素质的人才,而社会在重视人才的技能同时也最为重视人才的品德,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高校中非常重视的教学方式,同时,为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高校进行,建设一个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成为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阶段,本文对此做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2.
传统思政课堂对于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时常表现出力有未逮的状态,如何灵活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将教室的时空限制打破,将传统教室外部的各种有利资源引入教学空间,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其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与认同,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思政课程的授课难点出发,介绍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及其应用环境,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体现到教育行业中也不例外。近年来,慕课教学模式加入到我国高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使得我国高职教学水平直线上升,因此获得广泛好评。文章首先结合社会实际,简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慕课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应用,能够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给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它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和海量的教学资源,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平台,为教学方法的革新奠定基础,推动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此同时,也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产生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膨胀的负面信息对思政课产生的严重干扰、网络舆情给思政课带来的巨大冲击、思政课教学主体面临众多挑战、给思政课教学客体带来消极影响。面对这一情况,高职思政课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应对。一方面,要提升思政课教师全媒体素养,另一方面,要探索基于学生需求侧的供给侧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科学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思政教育教学创新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非常容易受到网络消极思想的错误引导,增加了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风险。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研究,并通过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学现状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最终落脚点则是学生的自觉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然而,由于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实践在思政课堂中呈现度较低,成为理论无法渗透生活的原因之一。围绕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堂教育现状,总结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课堂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新时代教学实践面临的困境,寻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路径,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育人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持续推动新时代思政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中,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可以确保课程实效性,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开展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职业素质教育逐步渗透进教学内容,并且使其特征体现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这一途径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为国家与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在本文中,分析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探究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塑造学生正确“三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起到重要作用。加强思政课针对性建设是思政课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外界形势的必然选择。精准思政为提高思政课针对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把握当前思政课发展现状的条件下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从技术赋权、内容赋能、话语重构、生态共生几个方面探讨提高高职思政课针对性建设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发展目标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践行其要求,强化质量意识,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对于高职思政课来说,把积极心理学和思政课堂相结合,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在积极心理学和高职思政课的优势互补下,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更多的可能。本文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越来越完善,融合的教学理念也越来越先进。在大思政课育人理念得到广泛重视的同时,高职院校应用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科学。这一理念对院校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想在其指引下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首先应当让教学团队得到优化。因为只有教师的水平足够,对大思政课育人理念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围绕这一理念开展教学。本文针对基于大思政课育人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团队优化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涂曼妮 《人才瞭望》2016,(18):253-254
为了更好地推行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思政课教师在面对个性越来越鲜明的大学生时,需要重新了解和分析“98后”大学生的思想特性和行为模式,加强教学改革,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系统且全面地评价教学结果,是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对10所河北高职院校考核方式的数据分析,探讨当前高职教育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涉农高职院校具有培育“三农”新型人才的职责与使命。脱贫攻坚作为“三农”领域的一次伟大实践,形成了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成果与高职思政课教学具有较强的契合性,是新时代涉农高职思政课育人的关键内容。从其价值意义上来讲,脱贫攻坚融入涉农高职思政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知农爱农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的情怀与担当,形成贴近高职学情的思政“金课”。在思政课教学中,高职思政课教师要立足高职专业特点和学生学情,综合运用脱贫攻坚经验、精神与先进事迹等方式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网络资源因其传播迅速、内容宽泛等特征备受高职思政教育人士关注,且其存在较强的可复制性与共享性,不仅能让学生获知信息更为便捷,也能为高职思政课教师教学予以帮助。本文先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影响网络资源运用效率的因素与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实际提出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网络资源运用效率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的分层教学改革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分层教学的展开和深入,有必要结合分层教学探索新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本文对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指出基于分层教学实践下教学考核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伟兰 《人才瞭望》2017,(6):124-125
高职思政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笔者通过高职思政教师做好示范引导工作、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各种类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发挥新媒体对思政教学的推广作用,有效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思政教学中,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面对复杂环境,思政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实效。本文从教学语言的角度,分组织教学语言和课堂讲授教学语言两个部分对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获得感,是指高职学生从思政课学习中所得到的:知行合一的体验感,格局渐开的成长感,羽翼渐丰的满足感,醍醐灌顶的顿悟感,成就积累的幸福感等。高职学生获得感的产生,受社会评价的传导性、课程影响的隐延性、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老师教学的局限性等方面影响。为克服负面影响,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需要多方努力。通过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创设“参与式”共建课堂,拓展“沉浸式”参赛模式,完善“全过程”评价机制等,聚合学习的外驱力与内动力,全面提升高职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在思政课中的获得感,从而扩大思政课对学生成长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人们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地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随着网络的普及,当前各个行业利用网络的数量也在增加,同时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近些年来,网络更是走向了教育领域,网络教学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我们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开始采用慕课这种教学形式,并且在应用实践中获得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教育教学改革中慕课应用的意义出发,浅析如何将慕课教学更好地应用到高职英语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对教学模式不断的改革与优化,使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而本文则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下会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