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普及、人类数码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也日进佳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要想将中国的平面设计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使其在鲜明的传统民族特征中融入现代化理念,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在平面设计中有更加明显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民族特征和体现文化价值的当属汉字,若能将汉字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价值和形式意蕴与现代化多元化的平面设计理念和现代审美方式进行完美的融合,无疑会大大推进中国本土平面设计在世界的地位和价值,它的设计元素、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是其它任何国家所不可替代的设计效应,是特定的文化产物,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传统行政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行政文化基因,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公共行政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两创”方针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当前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文化自信的客观需要,是研究传统行政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廖志红 《人才瞭望》2016,(16):211-2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传承和发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积极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余年的积淀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了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随着国家间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的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限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符合全球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于晴 《人才瞭望》2016,(4):183-185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价值观念,不仅滋养着中华民族这方沃土,更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打造学生精神力量、深化学生家国情怀方面.基于此,指出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第一课堂、培养传统文化教育优秀师资、拓展传统文化校内平台、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保障体系等措施,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最终实现其德育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国家,而给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生命源泉,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在大力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应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鸟文化尊崇和塑造了凤并以凤为化境,以凤这独特形象的’鸟文化现象表明,中华民族是较周边以至世界民族更具独特性和文化深厚度。因为历史错综复杂,凤的变化也层出不穷,隋唐时期,凤的神性更加减弱,人性更加扩张,凤不再是礼祭通天之兆,而为荣华富贵象征和吉祥物。花鸟画的兴盛及欣赏花鸟画也与鸟文化和凤信仰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8.
做为培养中小学生美育主要途径的美术学科教育应立足中国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出发,传承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审美文化”的旗帜下,构建发展中国特色(中华民族特色)的美术学科教育。  相似文献   

9.
民族酒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酒的故乡.早在5000多年前,在古老的东亚大陆,我们的祖先就将清泉的甘醇、丰收的喜悦、火热的激情,以及对上天的诚敬,糅合酿造在一起,捧出一种甘美的玉液,这就是酒.从酒问世的那一天起,它就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紧密相连,逐渐积淀升华成一种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和合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和合是在承认事物差异的前提下,相互融合、相互协调,最终达到和谐的整体统一。这种传统的和合文化对中国的和平外交道路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国家安全的内容范围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随着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高,国家文化安全已成为各国执政党和政府面临的新课题.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也是新时期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实施对外交往的重要前提.思考政府应对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对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是亚欧的大陆交通干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三国主要文化交汇融通脉络,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悠久丰厚,西安传统体育文化是西安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势必给西安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机遇在于中西贯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西安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和各方人民的强烈需西安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陕西关中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西安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向外传播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体育文化的需要;发展西安传统体育文化打造西安品牌文化并推向世界是加快陕西建设的需要;发展西安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体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面临的挑战:关于西安传统体育文化的资源整合与呈现问题较为复杂;关于传统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构架问题需科学规划;经济刺激下的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导向问题要准确定位等。  相似文献   

13.
胥思省 《人才瞭望》2017,(10):255-256
关于"文化线路"问题的研究阐释,对于现阶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良好稳定组织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主要围绕文化线路与古代历史文化问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美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育是人类美化自身的一门学科,体育则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而长期存在。各民族体育文化在自我形成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而且还赋予了其美的内涵。本文仅从审美的视角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剖析研究,旨在找出民族体育文化与美育的共通点,以此深化世人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美学认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愈趋激烈,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出现竞争的局面。而竞争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关键是教育。因此,英语作为一门沟通世界各国桥梁的语言,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席位。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对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最后为如何加强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对研究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动画自诞生以来就被世界所认可,那些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优秀动画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魅力,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特色。因此,在动画教学中,更应让学生认识并重视民族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透到教学课程之中,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动画作品。更好的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有效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病理学思政教学中,本文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病理学思政教学的融合点、可行性案例的列举及“混合式”多元教学体系的形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浅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病理学思政教学中的意义,“融合性”成效性评价准则已经初现雏形。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病理学思政教学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供人们日常使用和观赏的器物,更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器物造型,纹饰图案,名称谐音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陶瓷中蕴含的博大精神的寓意文化,以更好地欣赏陶瓷珍品,发扬悠久的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新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提升它对于塑造国际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具体途径是: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为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也为军队铸魂育人增添了丰富的养料。在青年官兵注重个性、追求多元思想,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差异较大的今天,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铸魂育人的强大正能量,这对于把青年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中国梦、强军梦上,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