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加强全国人民的法治观念.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国家的法治进程受到其法治观念的直接影响.近些年发生的一些列事件表明大学生的法治观念仍需加强,所以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养成和提升需要足够重视,培养大学生具有法治观念、拥有法律信仰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史银 《人才瞭望》2015,(4):140-141
在法治国家建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法治思维运用到工作思路和实践方法中,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但是,我国高校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有一定的法治思维欠缺现象,应当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革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强化教育队伍,以适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校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的前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并对培养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燕 《人才瞭望》2016,(16):198-19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法律基础教育不只是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而是由法律知识入手,使学生形成法治思维的教育过程,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5.
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法治化发展,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将法律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中,将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融入到农村的文化生活文化建设中势必会推进农村的法治化进程,使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应该从制度层面和意识层面等多角度全面加强农村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农民纠纷解决机制,使农民解决纠纷的思维方式逐渐向法治化转化,促使我国早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6.
王桂玲 《人才瞭望》2017,(4):245-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概括的说是现代法治.当今社会及国家的各种规范与制度结构的集合就是现代法治.简而言之,由于现代社会的特殊性,只有依赖或是通过现代法,才能完成当今社会的整合,才能形成良好的秩序.现代法治被区分为三个层面的法治:个人、系统和国家.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的规范和制度结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和其他国家法治相比,例如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当家作主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观念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公民主体意识作为一种现代观念,能否在广大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树立起来,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核等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加强公民主体意识教育,推动大学生向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现代公民转变。  相似文献   

8.
法律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的基础”。新时期,法学本科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第一线输送人才的任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重新定位于培养我国法治建设所亟需的具备基层工作能力和一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明白法治的定义,清楚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关系,明确党依法执政的新任务,增强法律意识,懂得依法行使权力和义务。党的新部署对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非专业领域普及法律,真正体现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本文简述了如何有针对性地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依法治国方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法治社会的现状做出阐述,以使法治建设获得更好的发展,以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的法治观念和意识也在不断的强化,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与日俱增,人民法院已成为化解各类社会纠纷重要方式之一。法官则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早日实现的重要使命。完善法官的任职保障制度,尊重法官权利,提高法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保障法官人身、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权利等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和推动我国的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亦是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才,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如何评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对于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斌 《人才瞭望》2023,(9):39-41
<正>良好法治素养公民是国家层面推行依法治国的主体。因此,加大对个人层面公民的法治素养培养力度,是进行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参与全面依法治国的群体中,大学生群体的法治素养会影响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因而,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就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只有和谐法治的约束下,社会才能朝着一个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下的和谐法治社会中强调的是思想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添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制思想的传输,思想政治课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堂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塑造指引方向的一个过程,同时也起到了培养大学生优秀品格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和谐法治视野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引导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本文以浙江省某师范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从政治素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学习观、职业观四个方面调查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并提出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六条措施.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法治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民主法治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韩冬 《人才瞭望》2016,(8):194-195
加强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优良诚信品质,推进我国高校诚信体系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构中凸显的重要实际问题.在分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及分析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框架,并对大学生诚信提升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作为我国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笔者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实施法律顾问制度,是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制度依托.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了解大学生自身思想状况特点,认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才能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进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系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