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精神从不因岁月洗礼而褪色,胜利从不因山河变迁而淡薄.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万里跋涉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胜利会师.如今,我们迎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且让我们向所有参加红军长征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贡献的先烈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一)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上海有关单位举行座谈会,恰逢12·9学生运动也是70周年,我应邀参加,谈了一些感想。我认为纪念的意义,在于要重温这一段革命历史,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内容之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动力,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力量源泉,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丰富滋养。在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以及长征精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联系基础上,正确选择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洛阳市人事局于10月28日组织全体人员参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回顾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大家表示:要继承发扬和光大红军长征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坚定共...  相似文献   

5.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次震惊中外的伟大壮举,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长征中所表现出的长征精神更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是在挫折和苦难中寻找重生希望的历史,是把走投无路的败退转为走向新胜利的历史.对于今天的领导者来说,长征则是最好的领导力案例.回顾长征的历史,能带给我们很多领导力启示. 以舍为得,敢于放弃 什么都想保住的人必然什么都保不住.在不利的环境下,为了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往往必须果断地牺牲局部的、暂时的利益.逆境中的组织要想保全自己,就必须有敢于放弃、敢于收缩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正值红军长征胜利会师70周年,全国各地隆重举行了纪念。我在上海,并趁出差到故乡安庆和老区宿松,向部分文化界、军队、地方高校师生和干部座谈、报告,讲了我对党和红军斗争历程和革命传统的一些体会,以及如何发扬红军精神、革命传统,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兹将各次发言综合整理纪要如下,僅供参考,并求指正。  相似文献   

8.
军队的根本职能是打仗,高昂的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在战场上,军人面临的是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赢得战争的胜利,最需要的是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着。新时期铁人王为民同志就是一位永远活着的人,他的精神和崇高品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为民同志继承和发扬了铁人精神,他是胜利人的骄傲。研究和学习王为民精神,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百年胜利、百年创新工程、做好油田发展大文章的需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由求真精神、践行精神、斗争精神以及无私精神等四部分组成,社会关系与阶级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建党活动与自身建设活动分别为其提供物质基础、理论基础、文化基础以及实践基础。要想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转为现实,中国共产党人还需切实做到求真务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践行初心使命,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坚守革命意志,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彰显新作为;以及树立为民情怀,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11.
9月30日上午,2016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在忙碌的两天行程中,享受了一个相对闲适的上午,和眷属们一同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 来自美国的聂子瑞(Eric Robert Nilsson)谈到参观军事博物馆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的感受时,用“感动”二字形容,他说:“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轮回.记得2006年,我刚刚来华不久,去参观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之后也写了自己的参观感受,那时,我希望自己可以在中国待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可以有机会参观80周年展览,如今这个愿望已经成真.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2月19日,韩国第16届总统大选揭晓,56岁的卢武铉成功当选总统。2003年2月25日,卢武铉正式就职,入主青瓦台。 卢武铉的当选被许多人看成是诚实、正直的普通人的胜利,是他自强自立、坚韧不拔精神的胜利。这位出身贫寒的总统不仅有着传奇的政治经历,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开发》2007,(5):58-58
什么叫长征?当年,长征就是长久地行走,长久地战斗,长久地较量,长久地追求。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无论多么困难重重,都前赴后继,永不停步,直至胜利。如今,天上没有了敌人的飞机,地上没有了敌人的大炮,周围没有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路上没有了必须要过的雪山草地,还需要“长征”吗?  相似文献   

14.
《人才开发》2006,(11):1-1
童小鹏同志系我社创刊后聘任的最早顾问之一。他是福建漳州人,少年参加红军,并参加长征全过程。著有完整的《长征日记》,弥足珍贵。自西安事变,就在周恩来同志左右,担任机要秘书、机要科长、总理办公室主任,前后四十年;著有《四十年回忆录》,是一本党史重要资料。建国后曾担任过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副部长。退出一线后担任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办公室副主任,离休后仍多著述。童老高龄,右手不灵,仍应约以左笔写出毛主席《长征》诗,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兼贺《人才开发》杂志创刊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15.
廖秋苑 《人才瞭望》2017,(16):127-129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使命.笔者从“工匠精神”内涵及重要意义谈起,结合技工院校语文课程,分析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现状,探讨语文课程对“工匠精神”的渗透和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坚持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与建设胜利的法宝之一,自我革命是纯洁中国共产党队伍的重要武器,在新时代继续坚持伟大建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何将其深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从价值维度上,应聚焦提高政治站位与实现育人目标;从内容维度上,应凸显“三个务必”“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论断;从融入路径维度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课堂,坚持以红色文化贯穿课堂,坚持以提升认知作为育人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孙宝堂 《人才瞭望》2016,(22):38-39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共同的价值追求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共同体,是学校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校园精神文化引领作用的探析,以期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27日,记者见到了从美国来华参加中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哈罗德·吉尔(Harold Geer)先生.这位曾经转战沙场的战地记者,如今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耄耋老人,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此行吉尔先生还专门带来了他60年前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危难中的中国》(China Crisis),这部40多分钟的纪录片自1945年问世后,第一次与中国的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19.
时代精神与大学精神紧密相联,弘扬大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广大教育者应该不断探索,寻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20.
唐小桃 《人才瞭望》2017,(12):146-147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高度结合.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匠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同时,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弘扬"工匠精神",首先要了解其对高职教育的价值所在,不断探索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入手点、必要性与社会需要,高职院校要转变思想,不断改革创新,让"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整个高职教育改革的进程,探索出更多的培育模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培育工匠技能,创建匠心文化,抓好工匠精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