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是国之脊梁,他们在网络世界接收、传播中的导向,切实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关乎国家安全。为铸牢大学生通向高素养网络观的道路,一定要做好多角色化、“一条龙式”化教育工作。本文既分门别类,又系统连贯探析高校、辅导员、思政课老师、学生骨干和大学生个人这五大角色在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旨在实现“全覆盖,高成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如今大学生在新媒体思潮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行为活动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本文深入分析网络“圈层化”的定义、特征及表现形式,其造成大学生接受信息封闭、价值观念偏差、思维模式固化,同时使得师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拉大,影响思政教育主流声音有效传播,影响网络思想异见有效监控。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政平台主阵地优势,打造思政“网络军队”,完善网络思政平台,融入学生圈层,强化网络监督,积极研究探索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人类社会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移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被广泛应用,对教育形成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高校的思政教育是培养高品德、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题,新媒体时代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可行性.基于此,从其对高校学生和思政教育的影响出发,探索创新路径,为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教育事业和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高校开展育人工作对学生思政教育也愈发注重,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思政教育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使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得到同步提升,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研究也十分有必要。本文联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积极意义,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现存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从深化互联网+思想认识、完善思政教育内容、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做好校园网络文化融合、强化网络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新型媒体形态,有着深厚的教育教学价值.基于此,首先概述新媒体的内涵、特征,然后从课程趣味、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方法三个角度分析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最后就如何在思政教育中应用新媒体提出几点建议,包括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平台、强化网络监管等.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指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倡导在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的同向同行。作为思政教育工作之中最活跃的元素,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是有效利用课堂教育这一途径的必然选择。专业教师当从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思政内功,修炼育人能力,开发思政元素教材等几方面着手,从而实现专业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渐实现了普及,而在网络环境的熏陶下,微博、微信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高校的思想教育。网络新技术微博和微信的发展,为教师的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源泉。本文从以微博、微信提高教师的思政工作的可行性入手,进而详细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微博、微信在学生思政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为高校教师的思政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文献,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参考常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措施和理念,设计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平台,深入分析移动互联背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对措施,改革思政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媒体改革速度日新月异,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力。在高校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工具。然而,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存在,缺乏有效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两者的教育功能,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变革,如何将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文章从高校思政教育特点和美育现状出发,探索新媒体时代两者融合的意义,并结合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两者融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开展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对于深化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国情认知、唤醒留学生对中国道路、中国发展的情感,身体力行传播中国发展经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以留学生医学汉语课程为例,对思政教育融入留学生医学汉语课程进行路径探索,提出一是要挖掘思政元素,强化留学生认知;二是综合教学叙事方式,深化留学生情感;三是由意动付诸行动,实现人际传播;最后以《医学汉语》第3课为例,设计思政教育融入医学汉语课程教学,为同类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以提高留学生思政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兰 《人才瞭望》2017,(6):124-125
高职思政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笔者通过高职思政教师做好示范引导工作、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各种类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发挥新媒体对思政教学的推广作用,有效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思政教学中,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通过提高网络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创新网络思政教学模式、加强网络思政课程建设等路径实现,以全面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3.
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对提升大学生思政素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都有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学生面临诸多的诱惑和挑战,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难度。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文章立足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而具体探讨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有利也有弊,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如何有效利用高校网络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水平成了我们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在国家五位一体社会发展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的要求下,并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的,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不仅要做好素质质量要达标,还应该要有健全的网络思政教育体制制度做保障才行。  相似文献   

15.
广告学专业作为传媒大类的重要专业方向,承载着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育人责任。本研究以“课程思政合力”理论为指导,以《广告媒体策略》课程为实践对象,从梳理课程思政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优化专业思政实践要素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力争达到基因式融合,也寄希望本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对广告学专业其他课程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有了新的改变。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成为热议的话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政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先进的网络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在为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困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课本身在开展和深入上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技术的加入为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思政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应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助力打造思政课高效课堂,发挥好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运用好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微课堂、网络思政等形式启智润心,形成育人新局面。由此,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探析创新思政机制,扩展思政教学路径和方式,从入脑、入心、有声、有情等四个维度阐述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打造高效的思政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产业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也越加多元化。日益丰富的媒体也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的关键因素。由于新兴的传媒在信息传播快速、信息丰富等优势突出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信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极易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在高校承担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教育者,如何通过规范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接受积极信息的同时,避免不良信息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本文将要着重探讨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教育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科学的“三观”的重要途径。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可移动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也发生转变,云思政应运而生,思政教育途径的拓宽,既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带来新挑战,掣肘与突破,如何驾驭好两者,成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话题。在开展云思政实践活动中,如何实现高效教学效果,需要我们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校为主力的基本理念,精准施策,灵活应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基于数字通信网络的科学构建不仅为信息通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效果,那就是对教育发展的扶持。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数据构建的大数据环境的背景下,高校教育事业将进行深化改革,有了大数据技术支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可行性下手,然后坚守思政教育创新基础原则,再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具体方案,最后来推动思政教育发展,提高思政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