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德国法学家以历史法学给予近代所有权理论的合理性,把权利作为个人的意识力,确立排他的和绝对的所有权;在《德国民法典》中,以所有者的意识确立了近代自由主义的所有权。其后德国法学家又以自然法理论,历史法学探求私的所有权限制的合理性,至20世纪中叶,德国宪法中规定了对所有权的保障和限制,带来了所有权理论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略论市场经济与宪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体制与经济转型和发展间存在不容忽视的关联.经济决定论和宪政决定论的本质是化约主义和线性思维方式,将经济与宪政间的相互"影响"误读为一方的存在"决定"另一方的产生,无益于宪政和经济建设.财产权是市场经济与宪政的联接点.财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亦是宪政的基本原则,它内在要求主权的构设与约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新认识,亦是对经济规律的重新认识,必将促进当代中国宪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以及相应的企业所有权安排,起源于战后由美国占领军主导的外生强制型宪政转轨。在战后初期直接的宪政转轨过程中,通过企业控制权再分配建立起来的日本企业制度以及相应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在后宪政转轨时期偏离制度设计者的目标模式而发生了市场化、本土化的适应性演化,最终在高速增长时期开始呈现出日本型企业制度的全部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西方私人财产权保护经历了从神圣到限制的历史演进.而俄罗斯和中国的私人所有权则呈现从否定到肯定的进程.东西方私人财产权保护的不同取向,既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较量的结果,也是市民社会与福利国家变迁的体现.历史错位的共时形态下.我国私人财产权保护应以社会本位为原则,以国家为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保护的工具,寻求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平衡,达成财产权保护的正义与公正之目标.  相似文献   

5.
就当下宪政建设的语境而言,没有财产权,便无人权,当然地也不会真正享有人的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平等权.确立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权入宪的一项基本原则.通过对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条款迁衍的历史考察和厘析,其对私有财产权的"平等"保护,是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的技术突破和宪政创新.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全部宪政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也有三种类型的宪政,即君主立宪的宪政、共和宪政和人民宪政.中国的宪政史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实行过或尝试建立过这三种类型的宪政.中国的百年宪政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人类宪政通史.中国宪政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宪政史的发展相对照存在"反常"的现象,这种"反常"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陶庆 《求是学刊》2007,34(5):78-83
宪法财产权是指公民创造的全部财产不受任何侵犯的自然法权,它由公法上的纳税人权利与民法上的私有财产权两个部分组成。依照与国家之间在先的契约原则,公民须向国家交纳自己创造的一部分财产作为国家赋税,并由此成为纳税人;宪法赋予国家与公民之间对于公民创造的全部财产的分割程序与原则,公民由此享有对国家赋税征收列支等经济政治社会诸事务的广泛参与权,这种由公民财产分割程序与原则延伸出来的政治参与权就是纳税人权利。保障宪法财产权基础上的纳税人权利,是宪政治理逻辑与历史的双重起点。  相似文献   

8.
侯怀霞  钟瑞栋 《求是学刊》2006,33(1):96-101
信托财产权是信托法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我国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一名新成员,它无法也不应该以传统大陆法系民法中的任何概念来解释。就本质而言,信托财产权不是物权,不是债权,也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同样也不是物权和债权的变形或组合,而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民事权利,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对其有所“反映”。由于信托法与民法典之间存在着许多难以调和的制度冲突,民法典并不必将信托法的全部内容都纳入到民法典之中。  相似文献   

9.
以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在西欧政治与法律制度上率先建构了国家检察权制度,而检察权则直接缘起于王室的陪审制度之惯例,大、小“陪审团”的创识与分工,便成为后世因袭的模式。美国法是在英属北美13州殖民地法律制度文明的土壤上孕育成长的,与英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存有不可割裂的近亲“血缘”关系,但美国在民主法律制度上的创新和对后世的宪政影响却更具普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有权法理论是近现代私法法原理和法规范的基石。笔者曾在《近代所有权论及其法典化》一文中,对近代所有权论及其与近代大陆法系民法典法规范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但关于大陆法系所有权理论,在法本质论上未能给以形而上的认识,仅偏重论述近代所有权论成就了近代民法典的法规范。本文考察大陆法系国家所有权理论的渊源,探求大陆法系所有权理论法观念上的归宿。法国所有权理论以自然法作为其合理性的基础,在理论渊源上导源于罗马法,否定了封建所有制。德国所有权理论在认识论上归结于萨维尼的意思论,温德沙伊德以历史法学的认识论探求到了近代所有权理论。日本虽曾经历了吸收近代所有权理论的过程,但在法观念上并未达到自然法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它直接关涉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程度与秩序状态.传统社会的政治统治一般把合法性维系在意识形态和有效性的基础之上,而现代社会的政治统治则更多地依赖宪政制度来维系其合法性基础.现代社会,随着人民主权观念的日益普及和增强,宪政制度已成为现代政治合法性的一个"刚性"基础.因此,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建构我国政治合法性的宪政基础,便成为中国共产党21世纪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宪政的功能是指宪政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作用.宪政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政治上,宪政对科学和公正的政治制度的追求从根本上维护了政治稳定;在经济上,自由作为宪政的核心价值成为激发人的创新潜能的源泉;在文化上,以人为本的宪政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公法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宪政,在全球公法的视野中可见:从静态角度看,宪玻与行政诉讼两者有共同性的一面,即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有交叉的调整领域,也有重合的功能;但又在原则、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的一面,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决定了两者关系互动式发展的可能.从动态角度看,行政诉讼对宪政有积极影响的一面,又有消极影响的一面;宪政对此也是既有积极回应的一面,又有消极回应的一面.而只有促成宪政与行政诉讼的良性互动式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二者相互之间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既是中国宪法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和发展目标及方向,又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和重要突破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宪政建设的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与亟待推进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内在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是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应该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宪政与权力>是周永坤教授研究宪政下权力配置与规范的新著.该书致力于中国宪政逻辑的转换和公法的现代性转型,在论述了宪政与权力的一般问题之后,着力于研究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间相互牵制,适度渗透的合理关系.论著将思考的重点集中在对具体权力的规范和宪政社会权力的具体配置与运作上,它是作者对中国宪政实践同题的反思和对权力理论深入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盛世律例很重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解读:一是古代律例中所表现的儒家元典精神和宪政情怀,这主要是<汉律>和<大唐律>的民本法律观和儒家"仁政"思想,以及<大明律>"空印案"所折射出财产权掌控之"严于治官而宽于治民"的司法理念.二是儒学视域下的大清律的财产权法典保护以及沈家本"仁"核心的宪政期许.  相似文献   

17.
"五四"后中国自由主义者的宪政观存在着以抽象人权取代人的现实生存权,试图脱离自由主义经济基础而构建宪政上层建筑的倾向。实际上,宪政总是包含"限政"与民主这两个向度,自由主义者强调了宪政的"限政"这一向度,继而强调了一种消极意义上的人权;毛泽东则强调了宪政的"民主"这一向度,从而看到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同一性,为发展出一种积极意义上的人权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是从农垦国有农用地所有权派生出的一项独立权利,“两权分离”确有必要,而且不会虚置农垦国有农用地所有权。划拨和承包经营是北大荒农垦集团取得国有农用地的两种方式,国有划拨农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制度设计、产生机理和行使机制上相似,故可以比照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认定其物权属性;国有承包经营农用地使用权属于所有权行使层面(即直接派生于所有权)的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符合《民法典》第343条“国家所有的农用地实行承包经营的”规定,具有物权属性。将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定性为物权具有正当性,既可以有效贯彻中央关于农垦改革的精神,也有助于实现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目标及稳定国有农用地使用权人的经营预期。而物权法定原则形式要件缺失的问题,可以通过物权法定原则缓和的设计与适用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法律性质上争论不休.我认为,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所有权观念本身认识不统一.我们目前在所有权问题上受三种观念的影响,即大陆法学和英美法学中所有权观念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所有制、所有权问题论述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这三种观念,并明确我国自己民法中的所有权观念,才能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得出正确的认识,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法律性质问题上得出统一的认识来.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宪政显性层面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龙 《社科纵横》2004,19(1):17-18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宪政 ,笔者在持肯定和积极评价之上 ,作一些基本的逻辑的分析 ,这种分析认为 :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在曲折地向前发展 ,迄今虽无宪政之名 ,但有宪政之实 ;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现在该到提出宪政话语的时候了 :我国渐进宪政发展之路首先要解决违宪审查、宪法诉讼等技术性、逻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