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历史教学》1 995年第六期发表了刘廷华同志的《日本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一文 ,作者认为“保留天皇制的国体是日本向盟国投降的条件”。研读之后 ,深感有提出来与作者进一步商榷的必要。一众所周知 ,关于轴心国无条件投降的原则最早是由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一九四三年一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提出来的 ,即“除德、日、意无条件投降之外 ,任何条件都不予以接受。”1他指出 ,“无条件投降并不意味着德国人民的毁灭 ,而倒意味着那种以征服和奴役别国人民为根据的哲学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毁灭。”2其后 ,盟国首脑又对这一原…  相似文献   

2.
重评陶德曼调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初期,德日法西斯相互勾结,以“调停”为名压迫中国政府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直接担任此次“调停”任务的为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史称“陶德曼调停”。这次调停,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影响甚大,史家评论甚多,但欠妥之处不少。抗日战争时期,尚只说是“蒋介石一次动摇”。以后,史学界则一再加码,把陶德曼的调停说成是蒋介石向日本的一次投降,甚至是主动的投降。历史的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3.
关于日本投降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久卧病榻,偶阅《世界史研究动态》今年第八期徐康明先生《是无条件投降还是有条件投降》一文,颇有所感,撰此短文,以抒浅见。徐文谓学术界公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是按照《波茨坦公告》向反法西斯盟国无条件投降的。但徐康明先生认为事实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战后建立世界霸权的需要”,“一手操纵实现了日本的有条件投降”。徐先生引了大量的材料,叙述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统治集团以及其它各国政府的当权者们进行的各种活动,还引了不少日本政府内部在投降之前进行的各种讨论来说明问题。如他指出,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发表声明,提出要求日本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在“无条件投降”之前增加了范围限制。五月下旬,美国副国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日本投降后中国战区的受降范围、日军投降兵力、“陆总”的受降计划和部署,以及收缴日军武器、遣送日俘日侨的情况,分析“陆总”和平顺利受降的原因,并对“陆总”受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苏联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问题上,苏美两家历来互相争功,各自宣扬自己起了“决定作用”。美国说它们的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①,苏联则说它们对日参战决定了日本的命运。战后三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原子弹决定论”受到多方批判和谴责,这种论调已逐渐消声匿迹了。而苏联的“参战决定论”虽亦受到某些驳斥,但苏联著作家们不仅没有接受教训,改变认识,反而更肆无忌惮地加以鼓吹。他们的专著、教科书,某些将军们的回忆录,都不厌其烦地说:“决定日本命运并加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是苏军的行动。”②苏联“对完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加速了它的彻底失败和无条件投降。”③  相似文献   

6.
1945年夏,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临近尾声。德国投降后,日本帝国主义已日暮途穷。同年7月中旬,同盟国举行波茨坦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由于内部分歧,迟迟不明确表态。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形势急转直下,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仍然议而未决。最后只得由天皇“圣断”。本文详细叙述了日本投降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7.
时在 《今日南国》2014,(12):19-19
一厢情愿讨好苏联 长期以来,1945年8月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被认为是促成日本迅速宣布投降的重要因素,但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日前披露称,从日本的视角看,8月6日和9日(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日子)并非日本的重要日子,投放原子弹对日本最高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发表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鲜为人知的是,在诏书发表前的最后时刻,仍有主战派追随者发动“起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投降以来,总有一部分人重蹈覆辙地否认日本侵略的历史,伎俩卑劣,韬光养晦,用显要的身份、议会的多数、掌握的政权、伪装的“公正”知冥顽的态度大售其奸。出现这种情形,有深远的根源,是美国的对日政策,日本的国力增强,“大东亚共荣圈”迷梦深固,右翼势力复活滋长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1945年9月2日,是日本投降签字之日。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特刊发《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纪实》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日本投降后,将被盟国占领和管制,是《波茨坦公告》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盟军占领日本,实际上是美国的单独占领。中国,作为主要盟国之一,亦决心派遣“中国驻日占领军”进占日本。1946年夏,正当“中国驻日占领军”整装就绪,待机东渡之际,蒋介石重新决定:中止派遣。其原因何在?本文就此问题作了探讨与分析,并指出中国驻日代表团在管制日本时毫无主权,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2.
日本投降内幕高士振编最后通碟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者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录局外务省立即召开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确凿的史实论证了中国抗日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不但打破了日本“北进”的计划,而且迟滞了日本的“南进”计划,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和美英盟军的对日作战,中国军民的抗战,是消灭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是迫使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牵制和消灭敌人最多,作出的民族牺牲也最大,因此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被解除了武装。从1947年5月起实施的日本宪法明文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军队,永远放弃战争手段。在冷战时期,“和平宪法”是日本借以埋头发展经济的“盾牌”。当时日本实行的政策是“通过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确保国防,全心致力于经济建设,国际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一律推给美国”的单纯路线。〔1〕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为日本提供的保护伞已不如从前那么至关重要。同时,日本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此情况下,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逐渐抬头,开始对“和平宪法”中限制军备的第9款不满,要求对其修改,“要…  相似文献   

15.
中日贸易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有日本媒体称,中国是日本经济的“救世主”,日本已到了“中国打个喷嚏,日本经济就要感冒的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因素将对正在走出“失去的十年”阴影的日本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蔡轶 《金陵瞭望》2005,(14):81-82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举行过后,至1945年底,108名前日本军政要人被认定为甲级战犯嫌疑犯。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中、美、英、苏、法、加、新、澳、荷9国代表为法官。  相似文献   

17.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吞并了中国台湾。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本从台湾征兵共20万人。由于日本人将台湾原住民称为高砂族,便将从台湾原住民中8次征兵所有的2万多人称为“高砂义勇军”,这2万多人被派往马尼拉、新几内亚、拉哇鲁。高砂义勇军上了战场后在日军中地位极低,给日军打杂挑担,被日本人称为“苦力者”,没有地位,也没有军阶,最后能活着回来的,只有三分之一。就在这三分之一中,多数还是伤残。日本战败后,少数别有用心的日本人将在战争中战死的高砂义勇军的灵位放在靖国神社中,还宣称“台湾人是爱日本的”、“台湾人愿意做日本人”。而事实上在日治时期的台湾原住民,是被日军或胁迫或利用下被迫或少部分自愿成为“高砂义勇军”的。本文从原住民祖灵信仰的角度,研究高砂义勇军,探讨他们悲剧性命运的一个成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期战争中开辟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重要战场。在打败日本法西斯、夺取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战斗中,中国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九·一八事变”以后,直到日本帝国主义者投降为止,中国抗日战争强有力地牵制着日军的主力,使日本帝国主义者既无法实现发动大规模侵苏的“北进”战略,又影响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南进”政策的转变和实施。从形式上看,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没有直接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没有越出国境,攻入日本国土,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但实际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  相似文献   

19.
杨校 《山西老年》2013,(8):22-22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8月6日和9日,美国为迫使日本投降,分别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可事后有人发现,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三颗原子弹,光长崎就两颗,有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  相似文献   

20.
反法西斯战争是全人类正义力量共同的神圣事业,打败日本是所有参战国家长期努力共同斗争的结果。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全歼了日本海军,重创了日本空军,消灭了109万余名日军,摧毁了日本战时经济,动摇了日本法西斯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在走投无路,面临彻底失败的情况下,日本谋和的“暗流”逐渐活跃起来,开始正视屡战屡败四面楚歌的现实。从而开始了承认败局,准备接受投降条款到最后投降的过程。总之,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贡献是巨大的,美国大兵压境,迫使日本走了投降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