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0年代后期开始走向复兴的社会史学无疑是新时期历史学最具学术活力、发展潜力和挑战气息的领域。近年来对社会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一直伴随着社会史学的发展1。笔者着眼于自身对中国社会史研究历程的考察,将20年来的社会史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反思既有成果,以为社会史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一、复兴与初步整合(1986~1994)1986年冯尔康先生在《百科知识》上发表的《开展社会史的研究》一文,被视为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走向复兴的开端,“恢复、发展社会史的研究,已是当今史学界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2。此后介绍社会史学的文章相…  相似文献   

2.
社会史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势,常建华先生结合自己20多年的社会史研究实践,回首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程,出版了新著《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对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思考。首先,该著对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进行了学术史梳理。书中收录的《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特征》、《中国社会史研究概况》、《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理论争鸣及其演进》等重要文章,不仅厘清了中国社会史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而且对当前社会史研究的最前沿的领域进行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史的学科定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史一直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西方社会史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竞争中,以其特有的学术风格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赢得了普遍的赞誉,独秀于史学之林。中国的社会史研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势头甚健,学术成果也引人注目。但社会史的学科地位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从学科理论的层面上,影响着社会史学的进一步发展。1995年第1期《历史研究》发表的常宗虎《社会史浅论》一文,彻底否定了社会史相对独立的学科价值,认为社会史本质上届于“泡沫学科”。此说颇具影响,加重了人们的困惑。对此,笔者在《中国社会史学的历史命运》(《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再谈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等论文中已有所论述,但意犹未尽,故撰是文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虽然已有不少研究论著,但一些重要的史实仍不清晰,有的则被曲解。在整个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中,都呈现为政治性占主导地位,学术因素受政治观念的制约,故不能剥离政治性来研讨社会史论战的史学影响。在论战之初,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出版应是组织性举措;王礼锡编辑的《读书杂志》实际主要成为托派和独立参与者论战的舞台。对于社会史论战,其政治作用和史学影响都不宜评价过高,真正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方针提供充实理论依据者,乃是随后的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相似文献   

5.
社会史研究的立场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社会史研究内涵的理解 ,海内外的学者还有所不同。当我们进入新世纪之时 ,回首社会史研究的历程 ,便会发现作为现代史学的社会史研究 ,既产生于 2 0世纪 ,又在上一个世纪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概言之 ,欧美史学界在 50年代以前的早期社会史研究重在社会经济史 ,比较强调宏观社会史 ,重视总的历史 ;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史研究更多的是属于历史的综合研究 ,主张长时段的研究 ,受计量史学影响比较大 ;近一二十年的社会史研究则表现为社会文化史 ,重视微观研究 ,对叙述史学有一种新的回归。我国的社会史研究在 50年代以前主流是社会史大论战 ,50至…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发端于20年代,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刺激并推动了它的形成,到40年代,这一史学流派则建立起自己完整的史学体系。这一史学体系不但在中国现代史学的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直接影响了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科学所发生的变化。有鉴于此,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饶有新意的研究论著不断刊布于世。我们新近读到的原联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汉学家梅希蒂尔德·罗梅君博士的  相似文献   

7.
补史学之缺成一家之言──评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蒋美华,李爱蓉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199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乔书)这部洋洋35万字的力作,是整体社会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它填补了史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有功于学林。...  相似文献   

8.
何刚 《江淮论坛》2009,(1):158-164
郭沫若及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焦点,各方论战者从理论引用、中国历史的阶段划分、古代社会性质的确定等方面对郭沫若古史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论战中包含着合理科学的学术成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郭沫若古史研究的修正和完善,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本文力图侧重于从学术史的视野叙述郭沫若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从而部分还原其被遮蔽的学术面相。  相似文献   

9.
一 罗卜桑丹津《阿勒坦·脱卜赤》(蒙古黄金史),在蒙古史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早被学仁所瞩目,但是关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珍藏的一种们阿勒坦·脱卜赤》抄本,世人确很少知晓。该书原收藏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官布老人家中,后于1962年损献于内蒙古历史语文研究所(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前身)。该书著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有专家说约成书于1765年),世称“墨尔根格根抄本黄金史”,上下两卷、66页(A·B*2上SX26Crp,为毛笔抄本;全书分13章,每章后写有结尾诗。该书与罗·《黄金史》以及其它文献的版本关系问题,的确是蒙古文献学上将被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学术界,有关社会历史的研究对象问题,似乎英国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n,1917—)的表述较为妥帖。他在《从社会史到社会的历史》一文中说:“社会史不象经济史或其他用连字号连接的历史,它从来就不可能是一个专门化学科,因为它的主题不能孤立起来。”“文化史家可以不注重经济学,经济学家可以不注重莎士比亚。然而,社会史家如果忽视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内容,就不会取得进展。”①这一表述符合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1.
关注的报刊及方式日 期被关注文章题目作 者刊 期责任编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复印 2 0 0 2·1论范文澜在 2 0世纪中国史学中的地位陈其泰 2 0 0 1·5田卫平《新华文摘》辑目 2 0 0 2·1宋仁宗朝缓解财政危机的失败王晓薇 2 0 0 1·5田卫平《新华文摘》转载 2 0 0 2·1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命运 (专题讨论 ) 朱寿桐丁亚芳 2 0 0 1·5孙秀荣《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复印 2 0 0 2·1日本工业的系列化特点及其启示祝晓光 2 0 0 1·6王改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复印 2 0 0 2·2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周中之…  相似文献   

12.
《诗经·豳风·七月》的创作年代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而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这与对它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关,而这些方法依据的材料有些是不可靠的,有些是不充分的。依据天文学上的岁差现象就可以确定《豳风·七月》的创作年代。运用岁差推算法推算,《豳风·七月》成诗年代距尧之时1307年,距今(公元2000年)为3050年。这是一首豳人以夏历写成的写农时农事的农谚诗  相似文献   

13.
清代茶法研究历经百年,但其重要复杂内涵仍需开掘。清代茶法基本文献之一《清史稿·食货志·茶法》,对相关研究影响较大,但学界对其论述价值的认识尚不充分。利用前人少有关注的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系列档案,可深入讨论清代国史对茶法的书写问题。《清史稿·食货志·茶法》承袭国史馆《茶马》档案而成,但重新定位了清代茶法。清国史馆《茶马》档案将茶马之政定位为安定边疆、充实战备的国计要政。《清史稿·食货志·茶法》的纂修处在茶叶成为商品,但民初华茶衰落的背景下,有史学经世之志的纂修官姚永朴,转而强调振兴茶业的民族商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史研究的主流 ,我和时下很多社会史学者的看法有些不同。大家都能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意见 ,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条件。下面就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问题 ,提几点想法 ,请批评指正。(一 ) 2 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史论战 ,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进入中国的一次高潮 ,要写入2 0世纪中国史学史。2 0世纪早期 ,中国传统史学受到两次大冲击。一次是“五四”时期 ,西方现代史学思想理论传入中国。这次冲击使中国传统史学完全败下阵来。受西方史学思想影响的 ,前有梁启超、王国维、胡适 ,后有傅斯年、陈寅恪、顾颉刚。他们从西方接受来的西方…  相似文献   

15.
关于阿瑟·密勒,《美国最优秀剧选》的编者约翰·加斯纳认为是和田纳西·威廉士并驾齐驱的剧作家。剧评家理·瓦特则认为,他们俩加上威廉·英兹,是继龙金·奥尼尔以后的三位严肃剧大师,无疑会在世界剧作家的光荣榜上永远留名。这是五十年代的评价。到了六十年代末,另一个《剧选》编者巴恩斯沙为他的《代价》仍是该年代最优秀剧之一,但他的成就将无法驾乎爱德华·阿尔比之上,在某个意义上其历史地位可能还比不上尼·西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后现代思潮开始影响西方史学研究,并在同一时期传入中国,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沉寂后,至90年代逐渐为学界所瞩目。中国社会史学界在自己的学术演进脉络中,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勃兴、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转向与"新社会史"的出现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各自取得了重要成就,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中国社会史研究正处在分化与整合之际,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提供了一种使中国社会史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上》提出了"时会"之说,并把"时会说"融入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之中,融入史学理论研究之中,分别表述为"势然说"、"时然说"和"使然说",以达到"以史论器明其道"的目的.史学理论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诗·卫风·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名篇,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本文试图从史学角度探讨该诗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45卷于1985年12月出版了,这一卷包括有马克思在1879——1881年间写的《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亨利·萨纳姆·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和《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马克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研究中,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念群副教授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以下简称“杨著”凡引此书只注页码,通过儒学地域化来解释近代湖湘、岭南、江浙三大区域知识群体的形成、互动及其与近代三大社会变革——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的确在选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借用西方话语分析的方法,把思想史与社会史加以沟通的尝试,也使得史学研究别开生面。这部杨念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