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
在距今7个世纪,先后与宋、辽、金鼎力,统治西北广大地区近200年的西夏王朝,曾经组织领导其全境内的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生产斗争和军事斗争,开展同周边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突出了民族特色,培养了质朴、诚恳、忠厚、坦率、慷慨的性格和淳朴的民风,实现了党项、汉、回鹘、契丹、吐蕃等民族在西北地区的联合和局部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对西夏、对党项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显学.借助古今所编纂的西夏文辞书,从跃然于山崖峭壁的西夏岩画中探讨党项族社会生活的内容.为我们了解一个全盛时期西夏党项族的性格人生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形式切入对陕西清真寺建筑进行了归类与粗略梳理.结合实例简述了陕西三种形式即传统古建筑形式、新老混合建筑形式、现代仿阿建筑形式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与特点.略作了必要的分析与比较,透视其中的文化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龙江流域因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的独特,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藏族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因其雄伟的外形、明朗的空间、古朴的风格、多样的造型及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建筑中别具一格,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7.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西夏时期干旱、寒冷的气候,草原、荒漠的植被,对其牧业经济若干要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兹认为农牧并存以牧为主是其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且畜牧业因一向在夏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而倍受其统治者的重视。然而这种自然规定和人类选择的统一性,愈来愈受到严重的挑战和破坏,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籍此,作者在研究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基础之上,对这种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建筑文化是建筑所体现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价值及其所属地区的区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筑环境中的反映.由于学校建筑拥有特殊的使用群体,因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文化的特征外,更特殊的文化属性以及由这种文化属性所表现出的教育属性和审美属性. 相似文献
9.
论建筑的民族文化属性——以藏式建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表现人类智慧的物体文化,凝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及文化特征。文章以文化学理论为依据,对建筑的民族属性和区域文化属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以藏式建筑为个案,揭示了藏式建筑的民族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0.
回族是在历史上经过多民族成分内外交融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回族文化是二元一体结构的文化,是多元共生的文化,是开放特征突出的文化,是包容性较强的文化,是适应性很强的文化,是积极进取的文化;回族文化中的爱国思想、清洁意识比较突出;回族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交流对西夏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地处西北边陲 ,曾创造过具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西夏人与周边各族的积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夏文化教育的发展 ,突出表现于崇佛纳儒对西夏文字产生、推广的影响和对西夏的蕃、汉学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西夏法典中的文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书是国家组织、社会团体、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效用和格式的文字材料.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文书工作,西夏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对西夏文书发文制度、收文制度、传递制度、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西夏文《经史杂抄》一书出土已近百年,因首尾皆佚,内容芜杂,此前一直未获全文解读,出处亦不明。本文指出此书主要依据敦煌汉文文献《新集文词九经抄》编译而来,是目前所知西夏人编译的唯一一本通篇征引汉文俗文学的作品。对它的解读可以解决夏译汉籍悬而未决的最后一个谜团,从而为研究西夏教育和文化交流提供一份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回回人东迁中国,由于客观情势的需要改变了固有的风俗习惯。他们积极学习汉文化,使元代出现了大批回回儒者、文学家、艺术家,这是回回人文化心理转变的结果。但是其基本信仰准则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形成了具有独特心理状态的回回民族。回回人文化心理的转变过程也是回回民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成达师范致力于改良教育,培养经汉两通之才,来引导回族民间树立国家认同,增进回汉团结,提高回民文化,激发回族重教爱国的精神,摆脱边缘心态。这对于引导回族既保持伊斯兰文化身份,又能融入大传统社会,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改变了回族长期以来甘为边缘的消极心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中的文化霸权与回族学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球化的视野中,分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兴起、表现以及它对社会公正和人类多元文化现状及发展的威胁,并探讨了文化霸权对回族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还着重阐述了回族和回族学面对文化霸权的应有态度和应对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心理研究机械照搬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容易导致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研究获得的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心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民族心理研究中,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 相似文献
18.
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 --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过程造成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本文以昆明市五华区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个案,进行都市人类学的考察,展示其文化变迁.在此基础上,拟就当前中国西部地区实施都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都市回族社区的发展前景,如何处理好回族社区的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文化适应心理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走出森林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文化适应心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深刻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的差异性,以便为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文化适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壮族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应用及传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元素在广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它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品牌特色的塑造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本文尝试分析当前广告界对广西壮元素的运用,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阐述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