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保持了26年。从目前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相对落差来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近两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粗放型增长推动的。未来15年将是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可以成为一个快速增长期,也可能成为一个矛盾多发的徘徊期,能不能争取第一种前途,避免第二种前途,取决于增长方式转变、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三大问题的解决。要建立鼓励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机制,通过自主创新带动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农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要抓住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重点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发展社会事业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变革思维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即实现由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的转变;由孤立思维向联系思维的转变;由片面思维向全面思维的转变;由非矛盾思维向矛盾思维的转变;由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 在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当前方兴未艾的全面改革中,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其中有一类矛盾日益占据着重要地位,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特殊性,就是不能强调用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斗争办法来解决,相反地却需要把对立面结合起来,寻求对立面和谐结合的恰当尺度。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与自然资源的有限.这种矛盾具体表现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对自然资源的无序掠夺.用停止发展的方法和用禁欲主义的道德教化都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单纯用科学技术的方法也不能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生存竞争方式,发展人与人相互协作的和谐关系,实行有计划的社会生产,对自然资源实行有计划的分配,改变现有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目的的社会发展模式,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增长和发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在转型,即从私人物品生产难以满足人民对私人物品的需要这一矛盾主要方面,向公共物品供给难以满足人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这一新的矛盾主要方面转变,主要涉及"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两个方面的转型,进而催生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乎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动力、外部环境调整的系统转变,是对主要矛盾转型的主动回应.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人才匮乏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方面我国人才匮乏,大学生的数量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已经凸现出来,这对矛盾是中国转型时期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浅析了我国人才匮乏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提出体现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它标示着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思维方式;新思维方式是认识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的新视野,只有与时俱进,转变思维方式才能有效落实"三个代表"一是树立新思维,深入领会"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二是求实创新,锐意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区建设是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农民群众适应城镇化过程的需要。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社区在方便农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使农民群众的矛盾集中了起来;农民群众自由散漫的乡村生活方式,与社区的现代规则不能较好兼容;社区服务,与民众的期望相差太远。和谐社区建设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加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能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中央银行动用了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率、发行央行票据等在内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由于其作用领域、调节方式等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解决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中储蓄、消费、投资等比例关系的协调。只有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作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平稳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10.
民族利益与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利益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的民族利益要求凸显,民族利益矛盾增加,少数民族利益意识增强。妥善处理民族利益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建构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需要。协调民族利益冲突,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发展是满足民族利益需求,化解民族利益矛盾的基础;加强法治建设是协调民族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树立科学的利益观,是解决民族利益问题的重要保障;打击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利益矛盾的破坏活动,是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农业技术创新、制度路径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增长源泉转变、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和农业产出模式转变的有机统一。农业技术创新可以全面重建农业生产函数,从而驱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技术创新驱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路径是:完善要素市场机制、强化农业外部性的内部化规制、建立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型四化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迈入了新阶段。在新常态下,供销社的迫切任务是加快转型升级,切实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因而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好传统业务,又要善用改革和创新的思维开拓新型业务,用业务经营发展促使供销社转型升级。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供销社过去长期积累起来的服务“三农”的宝贵经验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经营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经营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弊端,进而阻碍了供销社的生存与发展。供销社要想走为农服务的道路,转型与创新势在必行。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分析供销社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供销社进行转型与创新的必要性;最后归纳总结供销社经营模式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减弱,辽宁机电产品外贸进出口额不断上升,各种问题也不断凸显。“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亟需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应用物联网能够促进机电行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机电产品的出口质量和技术创新水平,增加机电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辽宁机电产品外贸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未来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的机器生产产品将转化为3D 打印产品,发展模式上由资源消耗型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化为资源集约型低碳发展模式。今后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发展数字化制造,培育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发展绿色低碳制造技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适应未来科技创新与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却大而不强。受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制造水平的影响,装备制造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需求下降也导致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在云服务环境下,应运用云计算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实现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营销的服务化转型,进而促进和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助绿色科技提供现实的实践手段,以摆脱陷入传统工业文明困境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明向自觉发展的转型与质变,为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能源再生与替代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文明的自觉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生态化科技创新在整体和历史维度中提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支撑手段,推动工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改造为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培育其生态化转向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国家级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发展的产物,对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为人们所瞩目。基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分析了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构建了开发区"十二五"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模式,提出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的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耦合与创新,是民族地区借势发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乘势而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是提速赶超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标尺。以德宏自治州为例,基于产业融合、产权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三条路径对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越来越依赖服务要素实现价值增加和获取竞争优势,服务创新理论能够指导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化转型,实现服务化制造的目标。根据服务创新理论的技术创新、流程创新、传递系统创新、客户界面创新等理论,提出服务化制造的技术驱动模式、服务扩展模式、服务专业化模式以及服务平台模式,旨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