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九日风光堪落帽 携酒簪菊更登高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叫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俗称九月九、九日。此节日、月的数字同为九,故称重九,而名重阳则源于《易经》。《易经》凡阳爻都称九,九月初九,日、月并应阳,所以叫重阳。其他称谓则与本节的习俗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日"重阳",也称"重九"。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在这天古人有登高山、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多种习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不仅提到了唐代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同时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感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喜欢赋诗作对,自然给我们留下了  相似文献   

3.
静一 《新天地》2016,(10):46-47
九九归一 岁往月来,今又重阳. 九九最大,归原为一.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日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始于战国时期,自魏晋气氛日渐浓郁,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相似文献   

4.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其实,一年之中有五个重阳日,何以独称“九九”为重阳呢?中国古代崇尚“阴阳”学说,连数字也以阴阳来划分。《易》谓“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素问》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这是说一三五七九为天数、阳数,而九是最大的天数、阳数。古人认为,“日月并应,宜于长久”,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是一个长久之数,故称重九为“重阳”,以别于其他重阳日,名重阳节,今为老人节,且以“长久”赋予尊老、爱老、敬老之意。九为数之极,所以…  相似文献   

5.
一.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据《西京杂记》中贾佩兰讲述九日习俗的记载来看,西汉初年即有此俗。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日:“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三国时的重阳会已颇有声势了。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桓景登高避难的传说,既确证也丰富了重阳节俗。至于定名为重阳节,则是在唐代(之前只是泛称作九日,唐及以后备代,则重阳与九日并用,现代的九日已无专指之意)。宰相李泌  相似文献   

6.
正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因此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国外也有老人节,那么国外是如何过老人节的呢?伊朗的老人节定在每年1月7日,是一年中最早过老人节的国家。在这一天,儿女们要为老人做七道菜,让老人  相似文献   

7.
《九日闲居.并序》是陶渊明唯一的一首吟咏到菊花的重阳诗,此诗在唐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九日闲居》的分析,认为诗中"重阳"、"菊"等意象表达了陶渊明对寿考长年的渴求与企羡,而唐代诗人在接受陶渊明此诗的过程中,陶诗中那种企求长生的浓浓气息被逐渐消解掉了,代之而起的是另外的种种情感寄托和人生感受。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二:陶渊明诗中"菊"意象的开放性;佛教的兴盛与生命主题的消歇。陶诗"菊"意象的开放性使唐人对陶渊明重阳诗的接受背离本意成为可能,而佛教的勃兴与生命主题的消歇,使这种异变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8.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菊花节。近年又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九”为阳数。《易经》称“九”为阳爻(音摇),泛指多数,也说至高无上。例如:皇帝称“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等。大概  相似文献   

9.
各国老人节     
水边沙外 《新少年》2009,(10):43-43,39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朝大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曾写下感人诗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一人。”在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这天,人们除了要登高、插菜萸,还要开展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敬老节、老人节。  相似文献   

10.
<正>风和水,原是《易经》八卦之中的巽卦和坎卦的象征物。《易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分阴分阳的,也是阴阳互补的。世界可分为天、地、人三个层面,通称为"天地人三才","三才"也全都是阴阳并补彼此可以组合成八卦。八卦的乾、坤、艮、兑、巽、震、坎、离,即为构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文化人.菊的清香高洁是陶渊明人格与品德的写照,"陶菊"作为诗歌意象和一种文化语码,是高雅清逸的志趣、旷达疏放悠然忘世的情怀的标志.唐人接受了陶渊明文学作品中"菊"的文化内涵,并将之进一步阐释、光大.唐人几乎言菊必称陶,表达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认同.唐人在重阳之诗中歌咏"陶菊",使陶渊明的人文精神融入到传统的重阳节文化之中,进而生成了具有新的文化内蕴的重阳节文化,不仅提升了重阳节的文化品格,也确立了中国文化中"菊"文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被儒家称为“六经之原”的《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渊源,中国古代的学者无不覃思精研《易经》,并凭借它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生于明清之际的顾亭林先生也十分重视对《易经》的研究,他五十八岁那年在好友程贞夫、李紫澜家里讲《易》,从六月开始一直到九月方毕,李子德有《讲〈易〉毕奉谢宁人先生》诗。亭林晚年曾纂过《易解》,惜未有传。即使这样,在《日知录》以及亭林先生的文集、书信中还保存了他研究《易经》的思想和成果,颇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3.
上小学时我们就一遍遍地背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而从未过过重阳节,自然也不知道那"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只是大概猜测着茱萸可能和端午节采的艾蒿差不多吧!  相似文献   

14.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这是宋元之间诗人叶李的诗,说明他读《易经》很用心。 当今人们,一提学《易经》,即联想到一句话:“学会《诗经》会说话,学会《易经》会算卦。”对学习《诗经》暂且不论,学会《易经》会不会算卦呢?这话对也不对:对,《易经》是我国西周时一部卜筮的书,学了它可以会算卦;不对,《易经》在我国哲学史,文学史上应有它的地位,价值与影响。现在书报上常见到的成语:不速之客,群龙无首,虎视  相似文献   

15.
重阳节人们与亲友结伴出游、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节日中充满了浓厚的人伦亲情意味。这也无形中开拓了诗歌表现的题材,从而形成了抒情性浓厚的唐代重阳诗。在重阳节,因亲友常常不在身边,往往会加重诗人对其的思念,唐代重阳诗的艺术特征正在于充盈于其中的浓厚的思亲念友情结。诗人们多用登高、菊花酒、茱萸、授衣等节俗意象去传达自己的思亲感受,但因诗人经历、境遇、才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情感面貌。  相似文献   

16.
《太玄》八十一卦,每卦九则赞辞共计七百二十九则。赞辞取象密集,围绕卦名展开,句式和音韵上,《易经》不少是整齐的、押韵的,具有一定的诗性特征;衍《易经》的《太玄》以三言、四言句为主,整齐有致,音律和谐,同样富有诗性特征。手法上象征贯穿《易经》始终,《太玄》赞辞也不例外,物象、事象都是象征性的隐语。语辞层面,《太玄》古奥的特色是对《易经》"古歌"的赓续,两者一脉相承,有的赞辞生活化气息浓厚,则是对《易经》"古歌"的新变。  相似文献   

17.
《易经》是古人用以占筮,预测未来吉凶祸福的一部经文。《易经》的《系辞传》中记有具体的占筮方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宋代学者朱熹在他所著的《周易本义》筮仪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前诗:《易经》卦爻辞的文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本质上,《易经》卦爻辞是用于占筮的筮辞,不是中国诗歌的成熟文本,但它因为运用某些赋、比、兴的"立象"手法,具有"前诗"即"诗歌之前的诗歌"的文学因素。本文对有的学人所谓《易经》卦爻辞"隐藏着一部比《诗经》还古老的诗集"〔1〕的看法提出商榷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缪士毅 《山西老年》2014,(10):55-55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自古撩拨着文人雅士的情愫,留下了不少与重阳有关的趣闻轶事。东晋时,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桓温,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率幕僚到荆州龙山登高饮酒,酒至半酣,一阵山风乱起,吹落了参军孟嘉的帽子,他却浑然不知,还不时地举杯饮酒。  相似文献   

20.
"以数立言"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方式,始见用于刘宋谢庄《宋明堂歌》。其出现原因与传统祭祀"礼神者必象其类"的礼仪、魏晋以来新文体观念、刘宋孝武帝朝"复古与创新"的制礼风尚及陈郡谢氏家世礼乐学养有关。此后南齐谢超宗造《齐明堂歌》、谢朓造《雩祭歌》,北朝祖珽造《北齐五郊迎气乐辞》、庾信造《周祀五帝歌》和《周五声调曲》,皆"以数立言",建构了歌诗文体样式与其歌颂对象相对应的礼仪,反映出特定创作者与创作时代的礼乐、文体与学术取向;并在依五行"金数九"立言的名义下,采用既往不入歌谣之章的九言体作乐府歌诗,促成古代九言诗创作的第一次勃兴。清代康乾年间,文人"取诸九昭阳德"、"乾元用九"之数立言作九言颂圣诗,再次引发九言诗的创作热,这一过程为现代新格律诗选择九言体作为发展方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