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当前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特点,对我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达成共识、协调行动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发生学角度看,中国社会现代化源于对外部压力的回应,因而是一种回应型的现代化。从发展模式上看,中国的现代化必然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回应型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江苏的现代化运动全面启动,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地方政治结构的调整改良,到机器工业与现代交通通讯的大规模进军,再到近代学堂与留学教育的应运而生,人们不难感觉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进的骚动。但未几何时这种转进就全面滞缓下来,表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无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令人惋惜的历史局面,主要是因为江苏现代化启动时期的经济环境过于恶劣,而不是因为人们常说的“官方的保守与反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世界现代化的四种主要模式,并运用政治—经济制度组合的分析框架加以辨析,以欧美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为镜鉴,剖析了江苏选择现代化道路,应虚心学习欧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模式的长处,充分吸取东亚市场经济+权威治理模式的经验,高度警惕拉美混合经济+权威治理模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进程不仅具有时间的考量,同时还具有空间的考量。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无不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得以展开。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西欧相比,俄国的自然气候条件对其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和国家体制的影响更大。俄国疆域辽阔,人口迁移频繁,民族和社会结构复杂,其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如果不对与空间组织机构和地理环境因素有关的问题综合体进行研究,就不可能充分地解释现代化的全过程,不可能揭示它所固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历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包括时间定位与空间定位。前者涉及对现代化历史阶段的时间持久性的认识,后者涉及对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或参照系的现实性的认识。只有时空结合的历史定位,才能使我们对一般现代性有正确的把握。而现代化的时空定位特征,决定了现代化运动是国家间相互学习、仿效、竞争与超越的无休止的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6》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世界服务业的服务生产、服务经济和服务要素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时序分析、截面分析和过程分析,进而勾勒出世界服务业现代化的历史轨迹。服务业现代化是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的转变,包括现代服务业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服务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服务业国际体系和国家地位的变化等。世界服务业现代化表现出规模扩大、结构变迁、效率提高、质量提升等特征,总体呈现为可预期、长期复杂、协同发展、创新优化以及路径和模式多样的过程轨迹。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服务业必将有更大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的现代化最早发端于18世纪早期。共产党执政时期,苏联变成了一个现代工业强国。由于违背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之长期得不到纠正和解决,使得苏联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逐步加大。历史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具体的前瞻性的现代化方案,同时也没有一个有效工作的国家机构,那么现代化过程的缺陷是很大的。政府体系的严重缺陷和国家制度缺少诚信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另一个障碍。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表明专有的国家模式能够解决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现代化是一个旨在构建从一种发展路径向另一种路径过渡的政治工程。现代化工程的标准两个方面:经济的和社会的。对于社会标准,应该建立一个能够为各类人才实现其价值的宏观社会环境。如果没有在科技人员政策方面的一个彻底改变,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人员的潜力为国家服务,那么俄罗斯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当前现代化最不利的条件即是没有对俄罗斯智力资源、高质量的教育以及大众创新潜力的需求。现代化政策的优先领域,不能忽视专家和公众对于为什么俄罗斯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孙剑平  李涛 《学术界》2005,(2):196-204
198 0年以来 ,江苏现代化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互动有三个具鲜明特征的阶段 :1 980 -1 992年 ,此互动的两个基本元素是乡镇企业为现代化新锐及家庭为特征性主体的人力资源开发 ;1 993— 1 998年 :互动的两个基本元素是现代化在新体制轨道推进及企业为特征性主体的人力资源开发 ;1 999年以来 :互动的基本元素则是新型工业化为重要内涵的现代化和人力资源立体开发。在此过程中 ,有三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两多两少”的南京现象、“先扬后抑”的常州现象及“均衡推进”的苏州与无锡现象———对于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公共政策 ,它们可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历史上,对路线问题拨乱反正的历史性会议,已有多次。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历次这样的会议大不相同。它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有它自己的鲜明特色:一、以思想路线拨乱反正为先导;二、坚决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同时确立和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确立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方向;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进行改革”的两项“最重大”的决策,开始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和基本路线的转变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成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定可计日程功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教育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产生了许多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和教育实践。从文艺复兴和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德国就进行了普及义务教育运动;在普鲁士和工业革命时期,威廉.冯.洪堡推进了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大学必须实施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20世纪上半期以来,德国的经济超越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秘密武器之一,是大力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吕伟俊  董宝训 《文史哲》2002,(4):161-166
山东区域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演化过程 ,即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文化层面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体现了山东区域现代化自身的一些特点 ,也反映了外源型现代化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共同规律。在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上 ,经历了从旧王朝体制下的探索资本主义发展趋向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时期 ,到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政体的创立时期 ,再到抗日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与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新民主主义发展模式的激烈竞争时期 ,最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最终得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陈皓 《学术探索》2012,(2):81-83
本文对江苏省主要重工业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因素分解,考察了江苏省的地方政策在重工业行业污染控制方面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污染控制目标下的经济效益,以期为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对江苏城市化进程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拟预测,我国加入WTO的各项承诺在2005年完成以后,GDP将比不加入WTO的情形提高1.5%。考虑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 GDP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2.6%,高于全国9.8%的水平,预计2005年江苏省 GDP将提高 1.97%,GDP增加 50亿元左右[1]。对江苏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增强国际经贸对江苏经济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不仅对近期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和中长期经济发展、初步实现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对经济、对不同产业的影响进而影响与…  相似文献   

14.
论晚清山东经济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平生 《文史哲》2002,1(6):119-128
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 ,晚清山东经济现代化艰难起步 ,主要表现在 :1 .机器工业从无到有 ,从而在封闭的农业社会里引入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产生了变革传统社会的根本性的物质基础 ;2 .对外贸易引发了商品流通体系的转型 ,改变了山东原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3 .社会各界对振兴实业有了价值认同 ,工商阶层有了自我关怀意识 ,经济现代化有了制度性保障 ;4.各地兴办企业均含有堵塞漏卮、“稍分洋人之利”的初衷 ,抗敌御侮构成了山东经济发展的主线。上述内容使晚清山东经济跳出了原先长期低水平重复的怪圈 ,并以其自身蕴含的可持续发展因素而昭示了山东经济现代化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是大势所趋,指日可待。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位居全国第三的对外贸易口岸,如何应对WTO,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江苏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对江苏自身的经济发身,而且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明显的意义。 一、加入WTO,江苏工业传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工业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工业经济在某一时期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比较竞争优势,并以此保障工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能力。它既是工业经济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也是工业经济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  相似文献   

16.
东锋  汪君民 《学术探索》2012,(11):74-76
在对江苏省各地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政策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结合政策过程理论及体育产业政策分类体系,对江苏省体育服务产业政策表现形式、政策执行状况进行研究,评价目前江苏省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执行效果,分析江苏省在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书贵  凡丽 《学术探索》2004,3(12):91-94
探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现代化建设道路理论的历史嬗变,准确了解和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确立"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到"翻两番"的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其意义,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局面。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可能比战争更深远地改造了中国社会,冲击着每个人的生活。这种结构性变革的一个突出体现,便是广大乡村地区权力关系的重新构造。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这个复杂的重构过程即发轫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北土改的考察,就重构农村权力关系的策略问题,从斗争地主、动员群众和整顿干部三个方面呈现这一运动的概貌。  相似文献   

19.
专业是连接教育和经济的桥梁,专业设置是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抽取江苏省50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来分析专业设置现状,对城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在工学结合、联合办学、对口升学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还存在一定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加强城乡及区域间联合办学,加强骨干、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