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农村地区440名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指标、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指标(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人格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 结束留守年龄小于10岁的积极、消极情感得分,5岁到10岁的生活满意度得分都显著高于大于10岁的留守儿童;(2) 结束留守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积极、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 中介分析表明,人格神经质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说明,结束留守年龄是影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人格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Aitken拖延问卷(中学生版)对321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能显著预测学业拖延;主观幸福感在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以河南省农村普通中学的184名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198名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173名非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特点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差异不显著;(2)在依恋系统内部,农村留守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质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父亲、朋友和照顾者(只针对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而对父亲、朋友和照顾者间的依恋质量差异不显著;(3)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及其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两县4所农村中小学校670名留守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可能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情感表达、冲突性、独立性和控制性是留守初中生消极应对方式的重要预测变量,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独立性也是留守初中生积极应对方式的重要预测变量;(2)社会支持对于家庭环境与消极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缓解家庭冲突性和控制性的不利影响;(3)社会支持对于家庭环境与积极应对方式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增强家庭情感表达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量表、同伴侵害量表及行为问题量表,对252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正相关;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正相关;(2)儿童对教师积极策略知觉状况能够影响身体侵害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即儿童对教师积极策略知觉水平较高时,身体侵害能显著增加儿童行为问题,但二者在儿童对教师积极策略知觉水平较低时不再产生关联。?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认同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2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IU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情感量表(PANAS) ?自我认同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积极情感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认同感相关不显著;消极情感与网络成瘾相关不显著;自我认同感与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网络成瘾可以显著预测自我认同感;消极情感对于网络成瘾与自我认同感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网络成瘾?自我认同感?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自我认同感可以预测网络成瘾,且消极情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留守儿童与父母双方均在身边的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初步探讨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发展情况,随机抽取河南省144名4-5岁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参与实验,对他们实施接受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两个测试.结果表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非留守儿童完成测试的反应时间显著短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父母在身边的非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MHT量表对安徽省农村117名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留守和年级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3分标准与8分检出标准差异显著,表明双基线健康检出标准有很好的实际作用,低分标准可用于预防筛查,高分标准可用作临床诊断的参考;(2)农村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孤独感及恐怖倾向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非留守儿童严峻;(3)非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4)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年级差异显著,并且7年级得分最高,总体呈N趋势变化,表明7年级心理问题最严重;(5)除冲动倾向外,学习焦虑等各因素女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学生知觉问卷 ,对 5 0 0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调查 ,考察了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结果发现 :(1)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 ,它包括积极情感、约束与控制行为、消极情感与支持帮助行为。 (2 )初中生对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知觉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3)在初中生对教师的约束与控制以及消极情感行为的知觉上 ,男女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而对积极情感和支持与帮助行为的知觉则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江苏南京市、张家港市、昆山市3所民工子弟学校中448名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市某公办中学228名城市户籍初中生作为对照组,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等,结合访谈法,对其主观幸福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接近中等水平,显著低于城市户籍初中生;流动儿童中女生的学校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流动儿童中男生的自我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流动儿童中初一学生的学校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二或初三学生;流动儿童中初一学生的消极情感显著低于初二和初三学生;进城时间长的流动儿童的朋友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自我满意度都显著优于进城时间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