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一团泥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这书生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饿得晕倒在庙门外。老和尚见了,叫小徒弟将他扶进庙里,同样吩咐端上最好的茶,准备最好的斋饭。  相似文献   

2.
张利 《社区》2012,(17):19-19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相似文献   

3.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和尚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一天,老和尚对徒弟们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时间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对师傅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美的树叶。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却空手而归。他对师傅说,我见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怎么  相似文献   

4.
1 小时候,父亲在贵州工作,母亲每天要下地,我便成了外婆家的常客. 记忆中,那是个秋天的夜晚,天黑了母亲还没有来接我.外婆点起煤油灯,我缠着外婆讲故事.外婆拿来针线簸箕,一边纳鞋底,一边用细柔的声音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  相似文献   

5.
话语的力量     
有一首叫做《女人是老虎》的流行歌曲: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老和尚悄悄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小和尚吓得赶紧跑师傅呀呀呀呀呀坏坏坏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女色是和尚伦理的雷区,为了避免小和尚走进这个雷区,老和尚以老虎喻示女人,在小和尚的想象中  相似文献   

6.
我的小学     
《北方人》2007,(8)
我的小学是在乡村的庙里度过的。这座庙分两部分,一部分供奉菩萨的叫耕读小学,另一部分供奉家神的叫东柯小学。东柯小学是一所正规的五年制小学,耕读小学只有一位老师,姓李。在我刚上小学时李老师成了现行反革命,被抓走  相似文献   

7.
正前几日看到一个小故事,很简单,小和尚问老和尚,师傅,那些人总是说我们是假和尚,我们怎么应对啊。老和尚把小和尚领到山泉边,指着山泉问他,这水你是不是天天喝?小和尚点点头,老和尚又指着远山问,这山,你是不是天天看。小和尚又点头,老和尚说了句,一切都在你心里,别人怎么能左右真假呢?这个小故事颇有几分禅味,细究想来,人生也不过这样吧,因为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个分子。  相似文献   

8.
仿真模拟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大师向他的三个徒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新衣服上有个小窟窿,你会怎么办?第一个徒弟回答:“置之不理。”第二个徒弟回答:“把它遮掩起来。”只有第三个徒弟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枚针,回答道:“将它补好!”听了他的回答,大师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这个小窟窿就像是我们犯过的错误,对待错误的最佳方法,不是回避,不是掩饰,而是改正。请以“改正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  相似文献   

9.
痛苦和盐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想到一个办法来教导徒弟。他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相似文献   

10.
匠与师     
画家有徒弟二人。大徒弟聪慧,心思活络,悟性极高,常常有惊人的构思;而小徒弟则略显笨拙,常年只知临摹,不知变通。大徒弟立志做一代画师,开宗立派,创新出异。他先学古时技法,然后又研究西方技巧,豪放派、婉约派……他都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1.
笔者先讲个有关“茅塞顿开”的故事,中国古代的手工艺者,师傅教给徒弟的手艺一般都会有所保留,自留着一两手看家的绝招。在一个小县城中,做伞的徒弟出师后在县城中也开了一家和师傅一样的生产雨伞的小店,但是卖出去的伞,客人反应说雨伞质量都不好,没用几个月,伞头都会裂开,这样导致回头客就越来越少,经营渗淡。  相似文献   

12.
古庙夜读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诗人、书画家。郑板桥小时候家里很穷,连晚上点灯的油都买不起。没有灯,无法读书,小板桥急坏了。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村里古庙的佛灯是彻夜不灭的。晚上到庙里去读书,这办法不是很好吗?他高兴地想。从此,郑板桥天天晚上拿着书去古庙。庙里的佛灯也是用油点的,为了看得清楚些,小郑板桥干脆坐到佛像的腿上,把书凑近佛灯来读。  相似文献   

13.
匠与师     
画家有徒弟二人.大徒弟聪慧,心思活络,悟性极高,常常有惊人的构思;而小徒弟则略显笨拙,常年只知临摹,不知变通. 大徒弟立志做一代画师,开宗立派,创新出异.他先学古时技法,然后又研究西方技巧,豪放派、婉约派……他都有所涉及,作品经常出人意外,一时受人追捧,别有一番新意.  相似文献   

14.
菩萨“堕顶”(或者“顶堕”)的问题,是在佛教大乘经《般若经》中出现并讨论的一个教法义理学问题。鉴于在其他种类的大乘经中这个议题鲜有提及,所以可以视为《般若经》中特有的一个义理学问题是反映早期大乘佛教教法思想进展的一个重要段落。最近,辛放博士所译日本学者小泽宪珠的论文《<般若经>中的菩萨地与菩萨位》,提出“明确菩萨地与菩萨位的关系,以求有助于理解菩萨的行位体系”的研究思路,对于笔者思考《般若经》的相关问题颇有启发。小泽宪珠倾向于认为“菩萨位”就是“菩萨地”,笔者则觉得“菩萨位”的问题需要关联菩萨“堕顶”的经文,才能得到完整、准确的理解,而“堕顶”及“菩萨位”说的问题又要放在《般若经》两种地说体系理论整合的复杂演绎中,才能获得正确和清晰的透视。  相似文献   

15.
余平 《社区》2010,(36):42-42
最早知道“佛跳墙”这道菜是从梁实秋先生的《雅合谈吃》中读到的,梁实秋先生在书中讲了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常年吃素的老和尚忍不住想吃荤,有一天他偷偷地买回了几斤猪肉,夜里趁众僧熟睡以后,将猪肉放人坛中,用佛堂里的蜡烛点火炖之。为了不使肉的香气溢出,老和尚将坛密封,使之不透气。  相似文献   

16.
梅兰芳带徒弟十分严格,为了练好戏中一个动作,往往要亲自指导多次。有一天,他给徒弟说戏,徒弟扮演的角色是粗使丫环,几经排练,梅兰芳还是不满意。这一天,大雪纷飞,北风刺骨,寒气袭人。梅兰芳把徒弟叫到楼上说:“请你到厨房给我做个麻辣汤,驱驱寒。”不一会,徒弟把热汤端上了楼,梅兰芳当即叫徒弟喝下去,并嘱咐道:“你把棉袄、鞋子脱了,给我再端碗热汤来。”徒弟顿时一惊,心想,梅老师从来没有这样对待过我,今天是怎么回事?但又不便明说,只好照办。当徒弟下楼后,梅兰芳傍依窗户,居高临下观看徒弟端汤上楼的情景。只见徒弟全身哆嗦着,颤  相似文献   

17.
向右走     
一位木匠师傅带了徒弟几个月后,徒弟出山了。 第一个月,一个中年人抱怨椅子做得大了,徒弟无言以对,师傅忙解释道:“椅子大了,您不仅坐着舒服,放在客厅,也显得大方。”中年人听了高兴而去。  相似文献   

18.
正春秋时期,围棋在举国范围内形成了共识,水平相当的高手们不断对弈,鲁国有位叫弈秋的围棋高手,技高一筹,脱颖而出。他在当时"天下无敌",孟子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弈秋很认真的挑了两个有天赋的徒弟。他们都非常有造诣。大徒弟憨厚、老实、做事情非常认真。二徒弟天生聪明过人,不过,有时候爱耍点小聪明。弈秋开始认真教两个徒弟,大徒弟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每次听课都专心致志,甚至窗户外面有锣鼓奏琴的声音都不能让他分神,他的心思全部放在了领会老师所教的棋艺之中。而二徒弟总觉得老师教的太简单,听一点,就觉  相似文献   

19.
生命烛     
从前有一个穷佃农,叫麻田。麻田上了年纪时,他的妻子才给他生了个俊秀的儿子。那天,家里来了个陌生的漂亮女人,她说自己住在附近的一座庙里,特来祝贺麻田家新生了个婴儿,她邀请麻田带着孩子去庙里接受礼物,麻田喜  相似文献   

20.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焦湖庙,庙里有一个玉枕头,枕头上有一个小孔。据说,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可以在梦里经历许多美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