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怀东 《学术界》2023,(3):18-27
李白《赠孟浩然》诗是一首名作,近年来有学者却对此诗产生了特异的解读,认为此诗对孟浩然的描述是严重“误解”。事实上,李白赠诗最突出的特征是用“卧”这个意象描述孟浩然的清高、淡泊,而“卧”这个词语和意象也在孟浩然诗中大量使用,“卧”正是最有代表性的隐逸生活方式。孟浩然好与佛、道往还,游山玩水,推崇陶渊明,格调清雅,这是隐士生活的具体内容。尽管孟浩然也追求仕进,但科考失败,使得他有意突出归隐之心和林泉之趣,高自标置,以期获得心理平衡。李白对孟浩然隐士形象的理解与推崇,完全符合孟浩然刻意留给世人的总体印象,而李白与孟浩然在推崇隐逸、崇尚高洁人格方面的心心相印,正是盛唐文化“风流”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皮日休是一位热心用世的文人。其《皮子文薮》十卷多有志于用世救时之作。他揭橥的写作宗旨是“上剥远非,下补近失”。深受韩愈、元结影响。“救时补政”是他一贯强调的文学主张,所以对白居易十分推崇。提倡诗风应崇实抑浮。于唐代诗人中,还推尊陈子昂、李白、杜甫、孟浩然四人。对陆龟蒙的诗才评价很高。都反映了他的论诗主张。他把杂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并列为三大类样式,显然是把杂体诗的地位过于抬高了。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浪漫及其末流勺公孔子虽心知其道难行,却死守善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逆境中仍然积极用世,这种刚健精神,着实令人敬佩。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呢?在适宋而有性命之忧时,他说:“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在匡被拘时,他又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  相似文献   

4.
贾熟村 《学术研究》2002,5(3):69-73
陈兰彬,广东吴川人,出身进士,“夙抱伟志,以用世自命,挹其容貌,则粥粥若无能,绝不矜才使气,与之讨论时事,皆能洞烛几微,盖有远略而具内心者。” 由他带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接着,又出任中国首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使节。在中国外交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孟浩然遇唐明皇”事质疑兼论孟浩然的功名仕进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浩然遇明皇事,宋代以后颇为流传。这个故事关系到孟浩然“终身布衣”的原因,实际上也关系到孟浩然的主导思想。倘若真有其事,那也就是说,由于孟浩然冲撞了皇帝,才被皇帝“放归南山,终身不仕”;而唐明皇对他的评语又是“自是卿不求进”。这一切无疑地增加了孟浩然的清高静穆色彩,似乎他根本不追求功名仕进,隐逸才是他的主导思想,他的“终身布衣”便成了他隐逸思想的具体表现。一些人之所以把他看成“隐逸诗人”,与这个故事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辨明这个故事的真伪,对于了解孟浩然的思想是相当必要的。下面我把这个故事的流传及其可疑之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个经久传诵、有口皆碑的写春名篇。孟浩然一生仕进无缘,隐居生活闲谈,但他高情旷怀,始终保持着对山水田园的热爱,而且培养出极细腻的审美感受力,善于从细小的生活琐事或一晨一昏的寻常景物中,发掘出令人新奇的诗美,写来似乎信笔而为,品来却有无穷滋味和情趣。这首诗只二十个字,却写了春风春雨.春夜春晓,春花春鸟,摹写春景十分广泛。但诗人几乎全然不用视觉,事实上根本没有走出户外,而是躺在床上,仅用听觉和想象来描写一个风雨交加的春夜和一个鸟语花香的春晨。昨夜一…  相似文献   

7.
培根是谁?有没有培根这个人?这个问题决不是危言耸听。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是一个神秘的故事的主角,故事的情节都涉及四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要到何处去?他怎样才能最出色地扮演故事中分派给他的重要角色?18世纪~19世纪英国学术界曾一度盛传培根与莎士比亚是同一个人的猜想,国外有莎士比亚研究专家,也曾考证说:培根是莎士比亚的笔名。我想这个猜测大致来自这几个方面:一、他们是同时代人,在不长的生命中,都经历了都铎王朝和斯图加特两个朝代,他们所处的时代在工业革命和科学时代降临之始,在前,有伽…  相似文献   

8.
古人认为孟浩然是个真隐。现当代研究者大多认为在孟浩然的思想里,隐逸思想与仕进思想并存。我认为隐逸思想在孟浩然的思想中处于重要地位,但不是他思想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我和丈夫冯某于2005年10月登记结婚。结婚还不到两年,冯某就开始嫌弃我,经多方了解,原来是他有了外遏。我无法容忍丈夫的背叛行为,想与他离婚。我们在登记结婚后买有一套商品房,房产证上写的是冯某一个人的名字.该商品房的首付款18万元也是冯某的父母支付的。当时他父母没有明确表示首付款是赠与他儿子一个人的。请问,我在离婚时能否要求分割该房产?若有权分割,那么具体如何分割?  相似文献   

10.
孟浩然以山水诗而扬名于盛唐诗坛,他注重以"兴象"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来写山水诗,其诗清空淡泊、浑然自成,鲜明地体现出了与地域文化特质相关联的阴柔清新特色,但同时又杂以刚健之气.种种原因,使得孟浩然以一介布衣在盛唐诗坛崛起.  相似文献   

11.
阅读沈从文的小说会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且不说那浓得化不开的风土人情,单是那些绰约多姿的故事就足以引人入胜。小说是一门比试叙事才能高低的艺术。古今中外关于小说的阐释可谓五花.八门,可是谁能避一开叙事而谈小说呢?就沈从文而言,他对叙事手法的兴趣决不亚于对“蕴藏的热情”与“隐伏的悲痛”的追求①。“文体家”、“玩手法”之类的说法虽不乏贬义,却从另一角度道出沈从文小说的特点。早在青岛大学任教期间,沈从文就“不断变换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用不同方法处理文字组织故事,进行不同的试探”②。他曾潜心研究六朝志怪、唐…  相似文献   

12.
诗意地抒写人生——《曾有云诗选》读后凌世君“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荷尔德林如是说。然而,对于为生活而终日忙碌的人,又有几人能常常感觉到这种诗意呢?曾有云之所以成其为诗人,就在于他以一颗诗心去体察天地万物,感悟生命人生,常于平凡的事物中捕捉到诗意;就在...  相似文献   

13.
无私荐贤     
春秋时期的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还缺一位县令.你看派谁去较合适?”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派解狐去.他一定能够胜任!”  相似文献   

14.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承袭儒家的人道哲学,并受当时“玄学”的影响,成为“天人合一”论者。他的目的是要以之作为理论基础建立一套有益世用的文论,以反对当时无益世用的形式主义文风  相似文献   

15.
乘坐公共汽车的乘客下车时,刚好撞倒骑电动车路过的人,造成此人受伤和财物损失。谁该对他的损失负责?下车的乘客、公交公司,还是公交公司投保的保险公司.92008年2月25日,这起特殊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被江苏省苏州市某人民法院调解解决了。  相似文献   

16.
盛唐的田园诗人孟浩然终生布衣,是位受人敬仰的隐士。但是,孟浩然的隐逸并非始终如一,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前期是为步入仕途作准备的、带有强烈功利目的的隐逸;后期则是追求人格理想、完善其道德追求的真心归隐。受其隐逸思想的影响,孟浩然的诗歌形成了清幽、平淡而又不乏壮逸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寒冰 《松州学刊》2000,(4):57-62
世间万世万物,有些若各自放开,则各自无奇;如若碰合到一起,则会爆发出人们意想不到的亮丽光彩。比如,子弹被枪针撞击;又如,奋发的人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结合……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孟浩然》两首作品看似深情热烈,实际上都是蹈袭自己旧作或前人作品而成,带有矫饰色彩。而孟浩然在人际交往中机警敏感,非常在意情感的本质真诚。两人的社交个性适为对立,这可能才是孟浩然不回应李白的根本原因。本文据此进一步对唐代士人的出处成败与其社交能力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章译文主要概述第三世噶玛巴活佛让迥多吉的圆寂及其一生的弟子、第四世噶玛巴活佛若必多吉的转世及修习佛法和受戒的过程。第三世噶玛巴活佛让迥多吉于公元1339年因病圆寂于大都。本文记载让迥多吉临终前的遗言及伯颜太师等人前往探视等史实。让迥多吉圆寂后,以伯颜太师和大元国师衮却仁钦为首的大臣们为他发丧。将遗体用檀香和黑沉香火化。皇帝妥欢贴睦尔等人对其舍利进行大供养,并下令为其修建有两座称为“古札达协玛”的影堂。让迥多吉一生的弟子众多,本文详细地记载其弟子多萨仁巴、多丹泽卧、多丹札森瓦等人的事迹,尤其是对多丹札森瓦(即红帽系第一世活佛)的生平事迹做了翔实的介绍。但是对他的圆寂年记载有明显的错误,如将他的圆寂年错记为八十二岁的藏历木蛇年(1365年),实际应为六十七岁的藏历土牛年(1349年)。关于红帽系第一世活佛的圆寂年在其下文中也有记述,如“若必多吉十岁(即1349年)时,预知多丹札森瓦(红帽系第一世活佛)之逝世。”如此前后文在记载红帽系第一世活佛的圆寂年存在明显不一致的地方。第四世噶玛巴活佛若必多吉于1340年出生在西藏昌都阿拉荣地方的古觉家族。本文记载他自幼就对父母和周围的人说自己是第三世噶玛巴活佛让迥多吉的转世,并能陈述前世活佛在各地的许多事迹。1348年,担任蔡巴万户长的蔡巴·贡噶多吉听到他的事迹后即献上礼品及邀请信,邀请他到拉萨去。1350年他被迎请至楚布寺。1352年受到了推翻萨迦政权建立帕竹政权刚四年的大司徒·绛曲坚赞之接待和信任。此外,我们也看到,在元朝末年西藏混乱的政局,第四世噶玛巴活佛若必爹吉和萨迦、蔡巴、帕竹等教派和地方势力都保持了较好的关系,他曾多次调解地方之间的纠纷,因此,他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已经有了很高的威望。 另,为了方便读者和研究人员的需求,在译注时根据其内容增设了小标题(原文中未有此标题),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20.
赵世荣同志所撰写的《曾国藩的故园》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是将历史与现实,议论与抒情、翔实的史料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紧密结合熔铸一体的佳作。读后似乎身临其境,随着作者的导引,亲自游览了曾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曾国藩的故园,目睹了历史的陈迹.聆听了当地村人们的传闻,以及曾氏后裔们的诉说。读了这样优美的散文,掩盖凝思,如饮醇酒,醉人而不失清醒的头脑:眼前浮现了一幅幅的画卷,白玉堂、黄金堂、富厚堂,还有大夫第……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与现实中存在的遗迹相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